一种压电式睡姿变化监测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72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电式睡姿变化监测垫,主体为垫子式结构,包括棉质保护层、单波浪面形乳胶层、柔性检测层、乳胶底层,自上而下组合;所述的单波浪面形乳胶层,平面朝上与棉质保护层相贴,波浪面朝下与柔性检测层相贴,所述的柔性检测层,划分为十六个传感区,按4×4分布,每个区域布置PVDF压电薄膜环一个,沿宽度方向上的每四个PVDF压电薄膜环配备一个布线区,所述的PVDF压电薄膜环,结构为椭圆环形,最大长直径和短直径取传感长和宽的三分之二以上;所述的垫子式结构主体连接信号处理器,包括传感信号预处理电路和以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的信号处理电路,基于预置的睡姿分析策略,进行睡姿改变的判别。

A Piezoelectric Sleeping Posture Change Monitoring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电式睡姿变化监测垫
本技术涉及睡眠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电式睡姿变化监测垫。
技术介绍
睡眠监测的“金标准”是多导睡眠描记法,通过脑电、眼电、肌电的全程监测准确反映睡眠状况,它是医学睡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被普通大众使用的睡眠监测方法,主要有可穿戴式便携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机等)和智能床垫。可穿戴式便携设备利用内置的加速传感器,采集睡眠过程中特殊频率的移动,通过动作时刻、动作持续时间、动作次数等,达到睡眠质量监测的目的,这种方法评价方式单一、存在误判风险。智能床垫,除实现上述功能之外,还可以对睡眠姿态进行监测。智能床垫对睡姿的监测一般采用压阻式,通过遍布于整个床垫面积上的传感网络,计算出人体压力分布,从而判断睡姿。这种方式对压阻式传感器及其布局具有较高要求,需要采用特殊定制结构,同时需要复杂的信号接收和数据处理能力。智能床垫对睡姿的监测也可采用压电式,通过压电元件制成的睡眠监测带实现,由于结构单一,对睡姿的判定并不准确。在智能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中,压电元件,主要用来监测翻身振动信号以及脉搏、心跳等生理信息。压电元件具有压电效应,是一种非常适合动态测量的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电式睡姿变化监测垫,其特征在于:主体为垫子式结构,所述的垫子式结构主体包括棉质保护层(1)、单波浪面形乳胶层(2)、柔性检测层(3)、乳胶底层(4),自上而下组合,长1.4米‑1.8米,宽0.6米‑1米,厚度不超过0.03米;除垫子式结构主体外,需连接信号处理器(9),所述的信号处理器(9)包括传感信号预处理电路(10)和以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的信号处理电路(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式睡姿变化监测垫,其特征在于:主体为垫子式结构,所述的垫子式结构主体包括棉质保护层(1)、单波浪面形乳胶层(2)、柔性检测层(3)、乳胶底层(4),自上而下组合,长1.4米-1.8米,宽0.6米-1米,厚度不超过0.03米;除垫子式结构主体外,需连接信号处理器(9),所述的信号处理器(9)包括传感信号预处理电路(10)和以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的信号处理电路(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式睡姿变化监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波浪面形乳胶层(2),平面朝上与所述的棉质保护层(1)下表面相贴,波浪面(5)朝下与所述的柔性检测层(3)相贴,单个波浪宽度小于0.02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式睡姿变化监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检测层(3),划分为十六个传感区(6)、四个布线区(7),所述的十六个传感区按4×4分布,每个区域布置PVDF压电薄膜环(8)一个,沿宽度方向上的每四个PVDF压电薄膜环为一组,每组配备一个布线区(7),所述的布线区(7)位于每组传感区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懋欣沈小燕巫春燕肖屹立楼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