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由选择调节开环的痔上黏膜手术暴露辅助器械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痔上黏膜手术暴露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痔病是人类进化直立行走后的产物,是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1990年佛罗伦萨大学的AllegraG教授首次尝试用消化道吻合器应用于痔手术。意大利的Longo教授根据肛垫下移学说,针对肛门局域的解剖生理特点,改进了管状吻合器,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革命性的术式即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并推广到全世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的原理是根据肛垫下移学说,在齿线上2.5-4cm的位置对痔上黏膜进行环行切除钉合,对下移的病理性肛垫进行上提悬吊、阻断部分血供,使肛垫回复到原来的正常解剖位置,减少痔体的血供使其萎缩止血。相比传统手术直接针对痔本身,PPH手术的位置在于痔上黏膜(无痛区),故PPH手术在保护肛门精细感觉、减少围手术期疼痛,术后快速康复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具有损伤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和愈合快的特点。2000年PPH技术引入我国,中国医生进行了大量的PPH临床实践,针对环状脱垂性痔病PPH是个很好的选择,在给病人带来微创、无痛、便捷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由选择调节开环的痔上黏膜手术暴露辅助器械,包括肛门镜,所述肛门镜包括头部、尾部,头部、尾部之间设置有开窗和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肛门镜为三个依次套接的第一肛门镜、第二肛门镜和第三肛门镜,所述肛门镜均为单开窗,所述依次套接的第一肛门镜、第二肛门镜和第三肛门镜相互之间可以旋转调节开窗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由选择调节开环的痔上黏膜手术暴露辅助器械,包括肛门镜,所述肛门镜包括头部、尾部,头部、尾部之间设置有开窗和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肛门镜为三个依次套接的第一肛门镜、第二肛门镜和第三肛门镜,所述肛门镜均为单开窗,所述依次套接的第一肛门镜、第二肛门镜和第三肛门镜相互之间可以旋转调节开窗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选择调节开环的痔上黏膜手术暴露辅助器械,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菁,石荣,吴许雄,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安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