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汕头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59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11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沙棘油15~60份、黄芩提取物10~55份、海藻提取物5~50份、肉苁蓉提取物5~50份、茶多酚1~30份。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通过沙棘油、黄芩提取物、肉苁蓉提取物、海藻提取物与茶多酚的复配,从而实现对于全波段紫外线的吸收,并且所述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中都是天然有效地吸收紫外线的成分,将其应用于护肤品,不会刺激皮肤,不会使得皮肤过敏,是低敏的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并且所述所述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并且尽可能多的保留有效成分。

A Compound for Absorbing Ultraviolet Ray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技术方案属于日用化工
,特别涉及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紫外线分为三个波段UVA、UVB及UVC。其中UVC几乎别臭氧层完全吸收,不能达到地球表面。UVB是波长为280~320nm的紫外线,UVB大部分别皮肤表皮吸收,不会引起角质细胞DNA的变化,但因其能量较高,会对皮肤产生强烈的光损伤,甚至导致皮肤癌。UVA是波长为320~400nm的紫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到达皮肤真皮层,破坏皮肤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导致皱纹的产生,其损伤是累积性的,是光老化主要诱因,同时刺激黑色素生成,导致肤色不均匀。因此,皮肤的防晒至关重要。目前,常见紫外吸收剂为肉桂酸类、水杨酸类、苯酮类、二苯基烷类等,但这些紫外吸收剂只能吸收290~320nm范围的紫外线,并且这些紫外吸收剂对比皮肤的刺激性较大,容易造成皮肤角质层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推广。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沙棘油15~60份、黄芩提取物10~55份、海藻提取物5~50份、肉苁蓉提取物5~50份、茶多酚1~30份。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沙棘油20~40份、黄芩提取物20~40份、海藻提取物10~30份、肉苁蓉提取物10~30份、茶多酚5~15份。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沙棘油25~30份、黄芩提取物30~35份、海藻提取物15~27份、肉苁蓉提取物11~26份、茶多酚7~12份。上述所述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黄芩提取物的制备:将黄芩烘干研磨成黄芩粉;然后向黄芩粉中加入蒸馏水及复合酶,在温度为30~40℃下进行酶解,酶解反应为4~6h,酶解结束后灭酶,过滤得到沉淀物和过滤液,然后对过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所述黄芩提取物;肉苁蓉提取物的制备:将肉苁蓉肉质茎药材烘干,并研磨成粉末,得到肉苁蓉粉;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肉苁蓉粉,其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30~60℃、萃取压力为1.0~2.5MPa、CO2流速为0.1~0.50L/min、萃取时间为4~6h;海藻提取物的制备:将新鲜海藻洗净烘干后研磨成海藻粉,然后利用石油醚对海藻粉进行脱脂处理得到脱脂海藻粉,然后向脱脂海藻粉中加入蒸馏水和复合酶,在温度为30~40℃下进行酶解,酶解反应为4~6h,酶解结束后灭酶,过滤得到沉淀物和过滤液,然后对过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所述海藻提取物;将制得沙棘油、黄芩提取物、肉苁蓉提取物、海藻提取物及茶多酚混合均匀后,即得到所述的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进一步地,在黄芩提取物的制备中过程中,所述黄芩粉的粒径为100~500μm。进一步地,在肉苁蓉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所述肉苁蓉粉的粒径为100~500μm。进一步地,在海藻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所述海藻粉的粒径为100~500μm。进一步地,在黄芩提取物的制备过程及海藻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所用复合酶为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任一所述的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在防晒霜中的应用。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其主要成分为黄芩苷,黄芩苷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且黄芩苷还能吸收整个紫外波段,是一种天然的吸收紫外线成分;沙棘油是从天然植物沙棘的果实中提取出来的油脂,沙棘油中有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A及黄酮类化合物,而维生素A及大部分黄酮类化合物是良好的中、长紫外线吸收剂;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抗氧化能力很强,比VE、BHT、BHA强3~9倍,是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去除剂,并且茶多酚在应用于护肤品中时,茶多酚与护肤品的其他成分相容性好,能改善护肤品的使用感,并且与化学防晒剂和物理防晒剂复配有较强的增效作用;海藻糖是一种安全的非还原性双糖,广泛存在自然界中,具有保湿性等功能;海藻糖具有保湿、防晒、防紫外线等功效;肉苁蓉中含有较多的苯乙醇总苷,所述苯乙酸总苷是有效地防晒成分,能有效地吸收UVA及UVB;因此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通过沙棘油、黄芩提取物、肉苁蓉提取物、海藻提取物与茶多酚的复配,从而实现对于全波段紫外线的吸收,并且所述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中都是天然有效地吸收紫外线的成分,将其应用于护肤品,不会刺激皮肤,不会使得皮肤过敏,是低敏的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并且所述所述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并且尽可能多的保留有效成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沙棘油26份、黄芩提取物31份、海藻提取物25份、肉苁蓉提取物20份、茶多酚10份。上述所述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黄芩提取物的制备:将黄芩烘干研磨成黄芩粉;然后向黄芩粉中加入蒸馏水及复合酶,在温度为40℃下进行酶解,酶解反应为6h,酶解结束后灭酶,过滤得到沉淀物和过滤液,然后对过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所述黄芩提取物;肉苁蓉提取物的制备:将肉苁蓉肉质茎药材烘干,并研磨成粉末,得到肉苁蓉粉;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肉苁蓉粉,其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为2.5MPa、CO2流速为0.50L/min、萃取时间为5h;海藻提取物的制备:将新鲜海藻洗净烘干后研磨成海藻粉,然后利用石油醚对海藻粉进行脱脂处理得到脱脂海藻粉,然后向脱脂海藻粉中加入蒸馏水和复合酶,在温度为35℃下进行酶解,酶解反应为5h,酶解结束后灭酶,过滤得到沉淀物和过滤液,然后对过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所述海藻提取物;将制得沙棘油、黄芩提取物、肉苁蓉提取物、海藻提取物及茶多酚混合均匀后,即得到所述的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其中,在黄芩提取物的制备中过程中,所述黄芩粉的粒径为500μm。其中,在肉苁蓉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所述肉苁蓉粉的粒径为500μm。其中,在海藻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所述海藻粉的粒径为100~500μm。其中,在黄芩提取物的制备过程及海藻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所用复合酶为纤维素酶。可将上述制得的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添加在防晒霜。实施例2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沙棘油20份、黄芩提取物20份、海藻提取物30份、肉苁蓉提取物30份、茶多酚15份。上述所述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黄芩提取物的制备:将黄芩烘干研磨成黄芩粉;然后向黄芩粉中加入蒸馏水及复合酶,在温度为35℃下进行酶解,酶解反应为5h,酶解结束后灭酶,过滤得到沉淀物和过滤液,然后对过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所述黄芩提取物;肉苁蓉提取物的制备:将肉苁蓉肉质茎药材烘干,并研磨成粉末,得到肉苁蓉粉;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肉苁蓉粉,其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为1.0MPa、CO2流速为0.3L/min、萃取时间为6h;海藻提取物的制备:将新鲜海藻洗净烘干后研磨成海藻粉,然后利用石油醚对海藻粉进行脱脂处理得到脱脂海藻粉,然后向脱脂海藻粉中加入蒸馏水和复合酶,在温度为30℃下进行酶解,酶解反应为4h,酶解结束后灭酶,过滤得到沉淀物和过滤液,然后对过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所述海藻提取物;将制得沙棘油、黄芩提取物、肉苁蓉提取物、海藻提取物及茶多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沙棘油15~60份、黄芩提取物10~55份、海藻提取物5~50份、肉苁蓉提取物5~50份、茶多酚1~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沙棘油15~60份、黄芩提取物10~55份、海藻提取物5~50份、肉苁蓉提取物5~50份、茶多酚1~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沙棘油20~40份、黄芩提取物20~40份、海藻提取物10~30份、肉苁蓉提取物10~30份、茶多酚5~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沙棘油25~30份、黄芩提取物30~35份、海藻提取物15~27份、肉苁蓉提取物11~26份、茶多酚7~12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黄芩提取物的制备:将黄芩烘干研磨成黄芩粉;然后向黄芩粉中加入蒸馏水及复合酶,在温度为30~40℃下进行酶解,酶解反应为4~6h,酶解结束后灭酶,过滤得到沉淀物和过滤液,然后对过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所述黄芩提取物;肉苁蓉提取物的制备:将肉苁蓉肉质茎药材烘干,并研磨成粉末,得到肉苁蓉粉;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肉苁蓉粉,其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30~60℃、萃取压力为1.0~2.5MPa、CO2流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刘文华杜虹马群徐溯彭莉嫒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