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漏的穿刺抽吸套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1560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肿瘤囊液的抽吸,具体说是一种防渗漏的穿刺抽吸套及其使用方法,其中穿刺抽吸套包括前端可随穿刺抽吸器穿入肿瘤内部的中空管,该穿刺抽吸器套入所述中空管的内腔,所述中空管前端设有前球囊和后球囊,该前球囊和后球囊充气后夹持并封闭所述穿刺抽吸器的穿刺针穿入肿瘤的穿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中空管前端设置前后两个球囊,两球囊充气后不断膨胀,并相互抵紧,从而夹紧穿刺口周围的肿瘤囊壁,达到封闭穿刺口的目的,实现肿瘤囊液的防渗漏。且两个充气的球囊还可将本穿刺抽吸套稳固地定位在肿瘤上,方便穿刺操作。

A leakproof puncture suction sleeve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漏的穿刺抽吸套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肿瘤囊液的穿刺抽吸,具体说是一种防渗漏的穿刺抽吸套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腹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手术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有着诸多优点。腹腔镜下组织结构放大,解剖层次更清晰,可直接近距离观察病灶,且创伤小,恢复快,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腹腔镜手术适用于绝大多数的良性肿瘤以及部分早期的恶性肿瘤,目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仍然有一些弊端,腔镜手术由于器械的限制,更加容易引起肿瘤的医源性破裂,即使是良性肿瘤也可能导致肿瘤的复发,如妇科较常见卵巢粘液瘤、卵巢巧克力囊肿等,恶性肿瘤则可以导致临床分期升级,肿瘤播散、腹腔种植,影响预后。由于腹部伤口大小的限制,对于较大的肿瘤医生一般会用穿刺抽吸器先吸净肿瘤内的囊液或部分囊液,再放入标本袋中从穿刺口取出,但是往往在穿刺抽吸器抽吸及进出肿瘤的过程中,肿瘤内的囊液会从穿刺口流出或者残留在穿刺吸头处甚至流入腹腔,增加医源性破裂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减少医源性破裂机会的防渗漏的穿刺抽吸套。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渗漏的穿刺抽吸套,包括前端可随穿刺抽吸器穿入肿瘤内部的中空管,该穿刺抽吸器套入所述中空管的内腔,所述中空管前端设有前球囊和后球囊,该前球囊和后球囊充气后夹持并封闭所述穿刺抽吸器的穿刺针穿入肿瘤的穿刺口。作为优选,所述后球囊充气后抵靠在肿瘤的外表面,所述前球囊伸入肿瘤内部。作为优选,所述中空管上位于前球囊和后球囊之间设有防渗漏气囊,该防渗漏气囊充气后可堵塞所述穿刺口。作为优选,所述防渗漏气囊充气后呈前端直径小、后端直径大的锥体状,且该锥体状的防渗漏气囊以所述中心管为旋转中心。作为优选,所述中空管后端位于腹部手术口外侧设有可覆盖该腹部手术口的保护气袋或保护膜。作为优选,所述中空管前端呈楔形。作为优选,所述防渗漏气囊、前球囊和后球囊均采用设置在中空管管壁上独立的气管充气或排气。本专利技术在中空管前端设置前后两个球囊,两球囊充气后不断膨胀,并相互抵紧,从而夹紧穿刺口周围的肿瘤囊壁,达到封闭穿刺口的目的,实现肿瘤囊液的防渗漏。且两个充气的球囊还可将本穿刺抽吸套稳固地定位在肿瘤上,方便穿刺操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穿刺抽吸套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穿刺前,防渗漏气囊、前球囊和后球囊均不充气,并将穿刺抽吸器套入中空管内;(2)利用穿刺抽吸器的穿刺针将前球囊随中空管前端穿入肿瘤内部;(3)向后球囊充气,再向前球囊充气;(4)然后向防渗漏气囊内充气。作为优选,所述穿刺抽吸器套入中空管后,穿刺抽吸器的穿刺针伸出中空管前端。作为优选,穿刺完成后,先排出前球囊内的气体,再分别排出后球囊与防渗漏气囊内的气体,最后中空管退出穿刺口和腹部手术口。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防渗漏的穿刺抽吸套的使用方法操作简单、实用,为术者带来了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渗漏的穿刺抽吸套,其包括前端可随穿刺抽吸器1穿入肿瘤内部的中空管2,该穿刺抽吸器套入所述中空管的内腔,中空管采用透明的塑料管,可避免影响术野;其前端设计成楔形,方便更好的包裹穿刺针以更好的进入肿瘤内部,减少穿刺瞬间出现囊液外渗的风险;且中空管的内腔稍大于穿刺抽吸器的直径,保证穿刺抽吸器在内腔中自由移动,避免与中空管发生干涉;所述中空管前端设有前球囊3和后球囊4,该前球囊和后球囊充气后夹持并封闭所述穿刺抽吸器的穿刺针5穿入肿瘤的穿刺口,以避免穿刺过程中肿瘤内的囊液由穿刺口渗入腹腔,从而减少医源性破裂的机会。具体来说,所述后球囊充气后抵靠在肿瘤的外表面,以方便调整中空管前端穿入肿瘤的深度,所述前球囊伸入肿瘤内部。在中空管前端通过穿刺口穿入肿瘤内部时,前球囊不充气,这样可随着中空管前端一并进入肿瘤内部;而且随着肿瘤内的囊液被穿刺抽吸器吸出后,肿瘤囊壁塌陷,而此时充气的前球囊一方面可撑开肿瘤内部,非常有利于穿刺针更大范围、更加准确的操作,手术视野极好;另一方面配合抵紧的后球囊夹紧穿刺口周围的囊壁,实现了囊液的防渗漏。在实施过程中,随着前后球囊不断充气,前后球囊慢慢接触并相互抵紧,由于两球囊的形变,可能存在离穿刺口较远处的两球囊壁的抵紧力更大,导致穿刺口附近的两球囊壁的抵紧力变小,由此我们设计了以下方案,即在所述中空管上位于前球囊和后球囊之间设有防渗漏气囊6,该防渗漏气囊充气后可堵塞所述穿刺口。在防渗漏气囊没有充气时,其一部分随着中空管前端穿入肿瘤内部,另一部分留在肿瘤外部,从而保证充气后防渗漏气囊具有较好的防渗漏效果。防渗漏气囊充气后呈前端直径小、后端直径大的锥体状,实现堵塞穿刺口的目的,且该锥体状的防渗漏气囊以所述中心管为旋转中心,不仅加工方便,而且其逐渐变大的直径可较好的适应穿刺口,起到更好的防渗漏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前后球囊的一部分可设置在防渗漏气囊的外壁,使得前后球囊紧邻;也可在前后球囊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在这个空间设置防渗漏气囊。本专利技术的所述中空管后端位于腹部手术口外侧设有保护气袋7,其可覆盖住腹部手术口,防止穿刺抽吸器从本专利技术的穿刺抽吸套中退出时,其上可能残留的囊液滴落在腹部外壁上,保证囊液不会从腹部手术口流入腹腔,以进一步减少医源性破裂的机会。保护气袋还具有定位本专利技术穿刺抽吸套的作用,保证穿刺抽吸套固定在腹部手术口上。作为另一种方式,所述中空管后端设有可覆盖腹部手术口的保护膜,同样可以起到覆盖腹部手术口、防止囊液滴落在腹部外壁上的左右。采用保护膜的方式更简单。作为优选,所述防渗漏气囊、保护气袋、前球囊和后球囊均采用设置在中空管管壁上的独立气管8充气或排气,方便调整气囊大小,适应性更强。实施过程中,在距离中空管前端端面约0.5cm处设置两个紧邻着的环形的球囊,即前球囊和后球囊,两球囊位于穿刺口两侧,相当于夹持住了穿刺口,一方面可保证穿刺抽吸套稳固地定位在肿瘤上,另一方面方便封闭穿刺口。在两个球囊之间设有防渗漏气囊,可确保在穿刺抽吸器退出肿瘤表面时能阻止肿瘤内的囊液沿着中空管前端从穿刺口流出,以免污染手术部位。下面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防渗漏的穿刺抽吸套的使用方法:穿刺前,防渗漏气囊、前球囊和后球囊均不充气,先将穿刺抽吸器套入本专利技术的中空管中,套入长度以只露出穿刺抽吸器前端的穿刺针为宜;然后将穿刺抽吸器及穿刺抽吸套一同穿入肿瘤内部,穿入深度约为1.5cm,再通过气管向后球囊内充气,并将其贴紧肿瘤外表面,可方便调整中空管前端的穿入深度;接着向前球囊内充气,这样便将本专利技术的穿刺抽吸套固定在了肿瘤上,并封闭了穿刺口;然后向防渗漏气囊内充气,以堵塞穿刺口,进一步密封穿刺口。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前、后球囊对肿瘤囊壁进行压迫,在穿刺针变动方向以及前进后退抽吸时,避免了肿瘤内的囊液由穿刺口渗出。穿刺完成后,先排出前球囊内的气体,再分别排出后球囊与防渗漏气囊内的气体,最后将中空管退出穿刺口和腹部手术口。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肿瘤内的囊液已经被抽吸走,肿瘤的张力减小,肿瘤的囊壁塌陷,容易形变,在退出本专利技术的穿刺抽吸套时,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漏的穿刺抽吸套,包括前端可随穿刺抽吸器穿入肿瘤内部的中空管,其特征在于:该穿刺抽吸器套入所述中空管的内腔,所述中空管前端设有前球囊和后球囊,该前球囊和后球囊充气后夹持并封闭所述穿刺抽吸器的穿刺针穿入肿瘤的穿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漏的穿刺抽吸套,包括前端可随穿刺抽吸器穿入肿瘤内部的中空管,其特征在于:该穿刺抽吸器套入所述中空管的内腔,所述中空管前端设有前球囊和后球囊,该前球囊和后球囊充气后夹持并封闭所述穿刺抽吸器的穿刺针穿入肿瘤的穿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防渗漏的穿刺抽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球囊充气后抵靠在肿瘤的外表面,所述前球囊伸入肿瘤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渗漏的穿刺抽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上位于前球囊和后球囊之间设有防渗漏气囊,该防渗漏气囊充气后可堵塞所述穿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渗漏的穿刺抽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漏气囊充气后呈前端直径小、后端直径大的锥体状,且该锥体状的防渗漏气囊以所述中心管为旋转中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渗漏的穿刺抽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后端位于腹部手术口外侧设有可覆盖该腹部手术口的保护气袋或保护膜。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斌朱姝娟郭杏子薛敏胡庆元宋羽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