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稍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1397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蔗稍收集装置,其包括车架、带轮组Ⅰ、输送装置、导向板、收集器、带轮组Ⅱ、带轮及齿轮组、收集箱、后轮、汽油机、前轮;该装置可以高效的将机械化收获后遗留在田间的甘蔗稍收集起来。本装置以汽油机作为驱动装置,以带传动方式带动收集器旋转,将洒落在田间的甘蔗稍收集到输送装置,再通过输送装置将甘蔗稍投放进收集箱中,装置的收集以及行走动作都是通过汽油机带动,有利于节省人力。本装置结构可靠,制造成本低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可适应多种地形。

A slightly collecting device for sugarc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蔗稍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甘蔗稍收集装置,涉及农业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为了提高甘蔗收获的效率,近年来在我国大规模实行甘蔗机械化收获,在收获过程中,甘蔗收割机首先将不能榨糖的甘蔗稍切割掉并抛洒在农田中。然而,实际生活中甘蔗稍可以作为一种优质的牲畜饲料,将甘蔗稍直接抛洒到农田中的收获模式不利于甘蔗资源的利用。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简便收集甘蔗稍的装置势在必行,同时,为了在我国广大山地、丘陵地区将此类机器进行推广,这种装置的最佳形式是小型化、自动化,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维护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蔗稍收集装置,该装置能利用内燃机驱动完成从农田中捡拾并收集甘蔗稍的工作;该装置具有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节省人力的优势。该装置采用汽油机驱动,利用带传动将动力传输至各个部件,利用齿状的收集器将散落在农田中的甘蔗稍捡拾起来并利用传送带将收集的甘蔗稍抛洒进收集箱内,其行走、收集、输送运动都是靠汽油机进行驱动的,同时利用带传动和齿轮传动对速度起到调节作用使行走速度和收集速度得到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蔗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带轮组Ⅰ(2)、输送装置(3)、导向板(4)、若干收集器(5)、带轮组Ⅱ(6)、带轮及齿轮组(7)、收集箱(8)、两个后轮(9)、汽油机(34)、两个前轮(26)、汽油机支撑架(10)、收集器轴(39)、前轮轴(36)、传动轴Ⅰ(22)、传动轴Ⅱ(24)、传送带支撑架Ⅰ(28)、传送带支撑架Ⅱ(31)、后轮支撑架(35)、后轮轴(25)、传动轴Ⅲ(42)、导向板支撑架(32)、收集器支撑架(30)和支撑架Ⅲ(41);所述若干收集器(5)分别固定在收集器轴(39)上,所述传动轴Ⅱ(24)的左端穿入传送带支撑架Ⅰ(28)上部的孔内,右端穿过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蔗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带轮组Ⅰ(2)、输送装置(3)、导向板(4)、若干收集器(5)、带轮组Ⅱ(6)、带轮及齿轮组(7)、收集箱(8)、两个后轮(9)、汽油机(34)、两个前轮(26)、汽油机支撑架(10)、收集器轴(39)、前轮轴(36)、传动轴Ⅰ(22)、传动轴Ⅱ(24)、传送带支撑架Ⅰ(28)、传送带支撑架Ⅱ(31)、后轮支撑架(35)、后轮轴(25)、传动轴Ⅲ(42)、导向板支撑架(32)、收集器支撑架(30)和支撑架Ⅲ(41);所述若干收集器(5)分别固定在收集器轴(39)上,所述传动轴Ⅱ(24)的左端穿入传送带支撑架Ⅰ(28)上部的孔内,右端穿过支撑架Ⅲ(41)上部的孔,设置在传送带支撑架Ⅰ(28)与支撑架Ⅲ(41)之间,传送带支撑架Ⅰ(28)的下部固定在车架(1)的左上方,支撑架Ⅲ(41)的下部固定在车架(1)的右上方,传动轴Ⅱ(24)相对车架(1)转动,所述传动轴Ⅰ(22)设置在支撑架Ⅲ(41)的中部,并相对支撑架Ⅲ(41)转动,所述传动轴Ⅲ(42)的两端均穿入传送带支撑架Ⅱ(31)下部的孔内,设置在两个传送带支撑架Ⅱ(31)之间,传送带支撑架Ⅱ(31)的上部固定在车架(1)的中部,传动轴Ⅲ(42)相对车架(1)转动,所述导向板(4)的中部两端分别通过导向板支撑架(32)固定在车架(1)的前部,导向板(4)的后部两端分别焊接在传送带支撑架Ⅱ(31)的中部,所述两个后轮(9)分别安装在后轮轴(25)的左右两端,后轮轴(25)的两端均穿入后轮支撑架(35)的孔内,设置在两个后轮支撑架(35)之间,后轮支撑架(35)安装在收集箱(8)的底部后端,所述后轮支撑架(35)位于后轮(9)的内侧;所述输送装置(3)包括:传送带主动轮(27)、输送带(11)和传送带从动轮(29);所述传送带主动轮(27)通过输送带(11)与传送带从动轮(29)连接,所述传送带主动轮(27)安装在传动轴Ⅱ(24)上,所述传送带从动轮(29)安装在传动轴Ⅲ(42)上;所述带轮组Ⅱ(6)包括:带轮Ⅱ(14)、皮带Ⅰ(13)和带轮Ⅰ(12);所述带轮组Ⅰ(2)包括:带轮Ⅳ(18)、皮带Ⅱ(17)和带轮Ⅲ(16);所述带轮及齿轮组(7)包括:齿轮Ⅰ(21)、齿轮Ⅱ(23)、带轮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少春邢浩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