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充电桩的防触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124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车充电桩的防触电装置,涉及充电桩领域,包括充电桩壳体和充电枪,充电枪通过电缆线连接充电桩壳体,充电枪包含充电插头和充电把手,充电把手上竖向开设有滑槽,滑槽两端分别设有滑块,滑槽上方设有U形杆,U形杆包括横杆,横杆顶面两端分别设有竖杆,竖杆与滑块对应连接,滑块上设有螺孔,滑槽底部设有多个螺孔,滑块通过螺钉固定,横杆上设有卡孔,卡孔内插接有电笔,电笔笔尖一端与充电把手接触,电笔笔头位于横杆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充电桩在下雨天进行充电时,很容易使充电枪端头处进入水,充电把手带电而导致发生触电的问题。

An Anti-shock Device for Charging Pile of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充电桩的防触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桩的防触电装置。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现有技术中,充电桩上的充电枪为插入式的,在给汽车充电时,直接将充电枪插到汽车上的槽口内,这种充电方式在下雨天,很容易使充电枪端头处进入水,在充电时,充电把手带电而导致发生触电。例如申请号201720731110.4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其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的充电桩本体上设置有太阳能组件,所述的太阳能组件下部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下部端设置有蓄电箱,所述的蓄电箱下部端设置有逆变器,所述的逆变器下部端设置有充电操作箱,所述的充电操作箱一侧端设置有绕线辊,所述的绕线辊上设置有电缆,所述的绕线辊一侧端设置有旋转轴,在所述的旋转轴上设置有卡扣;此充电桩避免了电缆的随意摆放,更好的保护电缆,不易受损,但是此充电桩未设有防触电装置,下雨天充电桩充电时,很容易使充电枪端头处进入水,充电把手带电而导致发生触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充电桩的防触电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车充电桩的防触电装置,包括充电桩壳体和充电枪,所述充电枪通过电缆线连接充电桩壳体,所述充电枪包含充电插头和充电把手,所述充电把手上竖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两端分别设有滑块,所述滑槽上方设有U形杆,U形杆包括横杆,横杆顶面两端分别设有竖杆,竖杆与滑块对应连接,所述滑块上设有螺孔,所述滑槽底部设有多个螺孔,所述滑块通过螺钉固定,所述横杆上设有卡孔,卡孔内插接有电笔,电笔笔尖一端与充电把手接触,所述电笔笔头位于横杆顶端。优选的,所述充电桩壳体为铝合金材质,所述充电桩壳体外表面设有绝缘层。优选的,所述充电插头靠近充电把手的一端套接有防雨套,防雨套由多个套圈组成,所述套圈从左到右的外径逐渐变小,所述套圈为防腐绝缘材料。通过设置防雨套,当充电插头插进汽车充电孔时,套圈之间开始挤压,外径最大的套圈挤压在汽车外壁上,充电桩在充电时具有防雨作用,防止雨水渗入发生触电现象。优选的,所述U形杆为塑料材质。优选的,所述充电插头上套设有防触电套,防触电套上设有多个折痕,所述防触电套具有弹性。通过设置防触电套,当充电时,充电插头插入汽车槽口,充电插头挤压防触电套,防触电套开始折叠,当充电结束后防触电套开始恢复,防触电套防止工作人员使用时误碰到充电插头发生触电。优选的,所述橡胶长条横截面呈长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U形杆,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手持U形杆,并用大拇指接触电笔笔头,当电笔亮时,说明充电把手上有电,使用时应注意防止发生触电并对充电枪进行修理,进一步U形杆通过滑块滑动进行位置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工作人员,达到最佳手持状态;进一步通过设置防雨套,当充电插头插进汽车充电孔时,套圈之间开始挤压,外径最大的套圈挤压在汽车外壁上,充电桩在充电时具有防雨作用,防止雨水渗入发生触电现象。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充电桩在下雨天进行充电时,很容易使充电枪端头处进入水,充电把手带电而导致发生触电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充电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充电枪与防触电套、防雨套、U形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充电桩壳体;2-充电枪;3-充电把手;4-充电插头;5-防触电套;6-防雨套;61-套圈;7-U形杆;71-竖杆;72-横杆;8-滑槽;9-螺钉;10-滑块;11-电笔;12-电缆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电动车充电桩的防触电装置,包括充电桩壳体1和充电枪2,充电枪2通过电缆线12连接充电桩壳体1,充电枪2包含充电插头4和充电把手3,充电把手3上竖向开设有滑槽8,滑槽8两端分别设有滑块10,滑槽8上方设有U形杆7,U形杆7包括横杆72,横杆72顶面两端分别设有竖杆71,竖杆71与滑块10对应连接,滑块10上设有螺孔,滑槽8底部设有多个螺孔,滑块10通过螺钉9固定,横杆72上设有卡孔,卡孔内插接有电笔11,电笔11笔尖一端与充电把手3接触,电笔11笔头位于横杆72顶端。充电插头4靠近充电把手3的一端套接有防雨套6,防雨套6由多个套圈61组成,套圈61从左到右的外径逐渐变小,套圈61为防腐绝缘材料。充电插头4上套设有防触电套5,防触电套5上设有多个折痕,防触电套5具有弹性。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手持U形杆7,并用大拇指接触电笔11笔头,当电笔11亮时,说明充电把手3上有电,使用时应注意防止发生触电并对充电枪2进行修理,进一步U形杆7通过滑块10滑动进行位置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工作人员,达到最佳手持状态;进一步通过设置防雨套6,当充电插头4插进汽车充电孔时,套圈61开始挤压,外径最大的套圈61挤压在汽车外壁上,充电桩在充电时具有防雨作用,防止雨水渗入发生触电现象;进一步通过设置防触电套5,当充电时,充电插头4插入汽车槽口,充电插头4挤压防触电套5,防触电套5开始折叠,当充电结束后防触电套5开始恢复,防触电套5防止工作人员使用时误碰到充电插头4发生触电。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充电桩的防触电装置,包括充电桩壳体(1)和充电枪(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2)通过电缆线(12)连接充电桩壳体(1),所述充电枪(2)包含充电插头(4)和充电把手(3),所述充电把手(3)上竖向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两端分别设有滑块(10),所述滑槽(8)上方设有U形杆(7),U形杆(7)包括横杆(72),横杆(72)顶面两端分别设有竖杆(71),竖杆(71)与滑块(10)对应连接,所述滑块(10)上设有螺孔,所述滑槽(8)底部设有多个螺孔,所述滑块(10)通过螺钉(9)固定,所述横杆(72)上设有卡孔,卡孔内插接有电笔(11),电笔(11)笔尖一端与充电把手(3)接触,所述电笔(11)笔头位于横杆(72)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充电桩的防触电装置,包括充电桩壳体(1)和充电枪(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2)通过电缆线(12)连接充电桩壳体(1),所述充电枪(2)包含充电插头(4)和充电把手(3),所述充电把手(3)上竖向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两端分别设有滑块(10),所述滑槽(8)上方设有U形杆(7),U形杆(7)包括横杆(72),横杆(72)顶面两端分别设有竖杆(71),竖杆(71)与滑块(10)对应连接,所述滑块(10)上设有螺孔,所述滑槽(8)底部设有多个螺孔,所述滑块(10)通过螺钉(9)固定,所述横杆(72)上设有卡孔,卡孔内插接有电笔(11),电笔(11)笔尖一端与充电把手(3)接触,所述电笔(11)笔头位于横杆(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慧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充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