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与包括固定装置的多媒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111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安装固定部件,包括头尾相互缠绕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具有弧形的侧壁,所述的侧壁的尾部向内侧延伸形成第一限位臂,所述的第一限位臂的顶部向所述的侧壁的头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二限位臂,所述的侧壁的头部向内侧形成倒钩,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安装槽,所述的部件从所述的安装槽放入后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尾部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的部件的两端各自卡紧在第一限位臂和倒钩之间、第二限位臂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减少组装治具,减少组装人力,减少磁铁组装时间;磁铁可更换,组装良率提升,降低组装成本。

Fixed Devices and Multimedia Devices Including Fixed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装置与包括固定装置的多媒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笔记本电脑结构设计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的笔记本电脑上休眠磁铁的组装方式有两种,即胶水或者热熔的方式固定磁铁,例如附图1所示。这两种方式,组装时都需要点胶治具或者热熔机台来完成,由于磁铁不可更换,当磁铁不良或者组装错误发生时,必须更换整个上壳或下壳,如果拆卸,整个机构件都会报废,造成良率下降、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旋转式的结构,磁铁通过旋转组装到机构件上。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安装固定部件,包括头尾相互缠绕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具有弧形的侧壁,所述的侧壁的尾部向内侧延伸形成第一限位臂,所述的第一限位臂的顶部向所述的侧壁的头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二限位臂,所述的侧壁的头部向内侧形成倒钩,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安装槽,所述的部件从所述的安装槽放入后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尾部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的部件的两端各自卡紧在第一限位臂和倒钩之间、第二限位臂下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侧壁的内侧具有限位部,所述的部件的两端分别抵紧在所述的限位部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侧壁位于第一限位臂和倒钩之间的直径逐渐缩小。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侧壁的头部向前延伸形成第三限位部,所述的部件位于安装槽时,所述的部件的两端分别抵紧在所述的第三限位部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二限位臂呈弧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二限位臂自第一限位臂的顶部起高度逐渐升高。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部件为长条形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部件包括休眠磁铁。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媒体装置,具有如上所述的固定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电脑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减少组装治具,减少组装人力,减少磁铁组装时间;2.磁铁可更换,组装良率提升,降低组装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描述了现有技术中的休眠磁铁固定方式;附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图(未安装部件);附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主视图;附图4至附图6描述了部件在固定装置中的安装过程;附图7为附图6中沿A-A的剖视图;附图8为根据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已安装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2至附图8所示,附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图(未安装部件,附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主视图,附图4至附图6描述了部件在固定装置中的安装过程,附图7为附图6中沿A-A的剖视图,附图8为根据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已安装部件)。一种用于安装固定部件10的固定装置,本装置可以应用于塑料成型、金属压铸成型、CNC、粉末冶金等工艺,部件10通常为长条形结构,例如休眠磁铁,也可用于其他笔记本电脑部品。该结构的固定装置看可以广泛应用于多媒体装置之中,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电脑中等。固定装置包括头尾相互缠绕的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1,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安装槽7。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具有弧形的侧壁3,侧壁3的尾部向内侧延伸形成第一限位臂4,第一限位臂4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限位臂4的顶部向侧壁3的头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二限位臂5,第二限位臂5呈弧形,并且第二限位臂5自第一限位臂4的顶部起高度逐渐升高,构成一个沿顺时针方向逐渐缩小的空间;侧壁3的头部向内侧形成倒钩6,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的侧壁3的头部向前延伸形成第三限位部9,部件10位于安装槽7时,部件10的两端分别抵紧在第三限位部9上;侧壁3的内侧具有限位部8,部件10的两端分别抵紧在限位部8上,具体的,侧壁3位于第一限位臂4和倒钩6之间的直径逐渐缩小。组装时,部件10(休眠磁铁)放到初始位置的安装槽7中,部件10从安装槽7放入后两端分别朝向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的尾部方向转动,在这个过程中,倒钩6与部件10之间有轻微的干涉,人为施加力量当部件10克服阻力旋转通过后,倒钩6立即对部件10产生限位作用,继续旋转到最终位置时部件10的两端各自卡紧在第一限位臂4和倒钩6之间来限制部件10在该平面内的自由度;在部件10到达最终位置的过程中,侧壁3上渐进的轮廓线逐渐增大对部件10施加的限位力,当旋转到最终位置时,限位力量达到最大,以此限位,第二限位臂5对部件10在纵向形成限位来限制自由度。拆卸时,通过向外侧抬起第三限位部9,同时施加一定反向旋转的力即可将部件10旋出。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可以减少组装治具,减少组装人力,减少磁铁组装时间,另外,由于磁铁可更换,组装良率提升,降低组装成本。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安装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尾相互缠绕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具有弧形的侧壁,所述的侧壁的尾部向内侧延伸形成第一限位臂,所述的第一限位臂的顶部向所述的侧壁的头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二限位臂,所述的侧壁的头部向内侧形成倒钩,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安装槽,所述的部件从所述的安装槽放入后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尾部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的部件的两端各自卡紧在第一限位臂和倒钩之间、第二限位臂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安装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尾相互缠绕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具有弧形的侧壁,所述的侧壁的尾部向内侧延伸形成第一限位臂,所述的第一限位臂的顶部向所述的侧壁的头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二限位臂,所述的侧壁的头部向内侧形成倒钩,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安装槽,所述的部件从所述的安装槽放入后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尾部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的部件的两端各自卡紧在第一限位臂和倒钩之间、第二限位臂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壁的内侧具有限位部,所述的部件的两端分别抵紧在所述的限位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壁位于第一限位臂和倒钩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仁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