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09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下表面至少设置有一对压板;所述压板用于按压所述反射片上的灯珠通孔边缘以使所述灯条上的灯珠穿过,所述把手和所述一对压板形成容纳所述灯珠的容纳空间。由于当用力下压把手时,一对压板分别从通孔两侧按压通孔的边缘,以使灯珠穿过通孔。组装过程简单,不费力,避免安装人员易疲劳,手指易磨伤的问题,解决了反射片难以完全卡合进入灯珠凸镜底部的问题。

A Reflector Lamp Bar Card Cur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
本技术涉及治具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
技术介绍
目前液晶电视模组产品实行灯条点胶工艺: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将反射片卡合进入LED灯珠凸镜底部。现有技术中,为保证在生产卡合过程中不因人为因素损伤灯条凸镜,故需人工使用手指依LED灯珠数量逐个按压灯珠位置反射片边缘处,将反射片卡合到LED灯珠凸镜底部。此种作业方式在长时间作业操作时作业人员容易疲劳、磨伤手指。且反射片不容易完全卡合进入灯珠凸镜底部,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射片难以完全卡合进入灯珠凸镜底部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中,其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下表面至少设置有一对压板;所述压板用于按压所述反射片上的灯珠通孔边缘以使所述灯条上的灯珠穿过,所述把手和所述一对压板形成容纳所述灯珠的容纳空间。所述的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中,每对压板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自上至下向所述第二压板一侧倾斜。所述的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中,所述第一压板的倾斜角度为1-40°。所述的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中,所述第一压板中相邻两个侧面圆滑过渡。所述的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中,所述把手的上表面与侧面圆滑过渡。所述的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中,所述把手的长度为30-300mm,所述把手的宽度为30-80mm。所述的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中,所述第一压板底端与所述第二压板的底端之间的距离为10-20mm,所述第一压板的高度为10-50mm。所述的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中,所述第一压板底端与所述第二压板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的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槽,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顶面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适配的卡凸。所述的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中,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均采用螺钉与所述把手连接。有益效果:由于当用力下压把手时,一对压板分别从通孔两侧按压通孔的边缘,以使灯珠穿过通孔。组装过程简单,不费力,避免安装人员易疲劳,手指易磨伤的问题,解决了反射片难以完全卡合进入灯珠凸镜底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反射片和灯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把手、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把手、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把手、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同时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包括:把手21,所述把手下表面至少设置有一对压板,可根据需要设置压板的对数,本实施例中以一对压板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反射片1上设置有若干个可供所述灯条3上灯珠31穿过的灯珠通孔11,所述压板用于按压所述灯珠通孔11边缘以使所述灯珠31穿过,所述把手21和所述一对压板形成容纳所述灯珠31的容纳空间,灯珠31穿过灯珠通孔11后进入容纳空间内,当然容纳空间足够大,反射片1和灯条3卡合安装好后,即灯珠31穿过灯珠通孔11后进入容纳空间内后,把手21或一对压板不会对灯珠造成干涉。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的灯条3设置在背板上,灯条3上设置有若干个灯珠31,灯珠31具有凸镜。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的反射片1通常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四周边缘的四个侧板,且相邻两个侧板相互连接,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灯珠通孔11,灯珠通孔11与灯珠31一一对应,为确保反射片1的反射率,灯珠通孔11的大小与灯珠31的大小相当,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按压反射片1使得灯珠31穿过灯珠通孔11,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使用手指将灯珠通孔11便于以使灯珠31穿过灯珠通孔11,安装人员易疲劳,手指易磨伤,且灯珠通孔11边缘容易凸起,反射片1容易组装不到位。通过本技术中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可以方便地将灯珠31穿过灯珠通孔11,使反射片1组装到位,具体地,安装人员先将灯珠通孔11对准灯珠31;然后握住把手21,将一对压板放置在灯珠通孔11的边缘处,此时,灯珠31位于一对压板之间;最后,用力下压把手21,一对压板分别从灯珠通孔11两侧按压灯珠通孔11的边缘,以使灯珠31穿过灯珠通孔11。组装过程简单,不费力,避免安装人员易疲劳,手指易磨伤的问题,解决了反射片1难以完全卡合进入灯珠31凸镜底部的问题。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每对压板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压板22和第二压板23,所述第一压板22自上至下向所述第二压板23一侧倾斜。具体地,由于第一压板22和第二压板23对称设置,则第二压板23自上至下向所述第一压板22一侧倾斜,从横截面来看,第一压板22和第二压板23分别为倒置梯形的两个腰,把手21为倒置梯形的下底,倒置梯形的上底为开口,可供灯珠31插入。通常背板上设置有多个灯条3,灯条3与灯条3之间的距离较近,而在组装过程中,第一压板22位于相邻的两个灯条3之间,采用倾斜设计,倒置梯形的下底较宽,有足够多的地方便于安装人员用力;安装人员在按压把手21时,并不是完全竖直向下按压把手21的,而是有一定的偏移,例如与第一压板22的倾斜方向一致,在按压过程中,倾斜的第一压板22受到力可以分解为竖直向下的分力和向第二压板23的水平方向的分力,水平方向的分力使得第一压板22更靠近灯珠通孔11,更靠近灯珠31,而在竖直方向的分力的作用下,灯珠通孔11边缘完全压下,实现对反射片1进行充分按压,使反射片1安装到位。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请同时参阅图1-图2,所述第一压板22的倾斜角度为1-40°。具体地,这里的倾斜角度是指第一压板2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较佳地,倾斜角度为20-30°。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请同时参阅图2-图3,所述第一压板22中相邻两个侧面圆滑过渡。具体地,第一压板22具有内侧面(与第二压板23相对的表面),外侧面(背离第二压板23的表面),上表面(与把手21相对的表面),下表面(背离把手21的表面),前侧面以及后侧面。第一压板22中相邻两个侧面圆滑过渡,可以避免相邻侧面之间的直角对灯珠31或反射片1造成损伤。当然,第一压板22的内侧面与下表面也可以圆滑过渡。进一步地,当安装人员按压完后,将把手21向前平移,若平移方向稍有偏移,第一压板22的前侧面碰到灯珠31,由于第一压板22的前侧面和内侧面圆滑过渡,则灯珠31沿圆滑过渡的曲面滑动,可以使把手21平移方向摆正向前。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请同时参阅图2-图3,所述把手21的上表面与侧面圆滑过渡。可以避免安装人员在向下压把手21时,造成损伤。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把手21的长度为30-300mm,所述把手21的宽度为30-80mm。较佳的,把手21的长度为100mm,把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下表面至少设置有一对压板;所述压板用于按压所述反射片上的灯珠通孔边缘以使所述灯条上的灯珠穿过,所述把手和所述一对压板形成容纳所述灯珠的容纳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下表面至少设置有一对压板;所述压板用于按压所述反射片上的灯珠通孔边缘以使所述灯条上的灯珠穿过,所述把手和所述一对压板形成容纳所述灯珠的容纳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每对压板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自上至下向所述第二压板一侧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的倾斜角度为1-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中相邻两个侧面圆滑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灯条卡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上表面与侧面圆滑过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裕唐以尧张军委张胜国张凯佘阳阳轩风张国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