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漏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00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漏用夹具,包括底部固定板、固定杆、至少两个顶部固定柱、至少两个抵触件、至少两个伸出杆、大力夹、侧部密封盘、阀体及顶部密封盘,固定杆的底部固定于底部固定板,固定杆的顶部与顶部固定柱固定连接,抵触件螺纹连接于伸出杆,伸出杆可拆卸安装于顶部固定柱,大力夹的端部与侧部密封盘固定连接;阀体设有通道、上部连通孔、下部连通孔及侧部连通孔,测试时阀体的底部抵触于底部固定板,大力夹带动侧部密封盘抵触于侧部连通孔,通过大力夹带动侧部密封盘密封侧部连通孔,通过顶部密封盘密封上部连通孔,底部固定板密封下部连通孔,完成对阀体的密封以方便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方便。

Fixture for leak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漏用夹具
本技术涉及阀体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漏用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阀体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而阀体的气密性作为阀体质量保证的重要标准,越来越受到生产商和客户的重视,阀体的气密性检测的使用逐渐推广。现有的阀体气密性检测一般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检测阀体气密性的夹具,检测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测漏用夹具,其能解决气密性检测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测漏用夹具,包括底部固定板、固定杆、至少两个顶部固定柱、至少两个抵触件、至少两个伸出杆、大力夹、侧部密封盘、阀体及顶部密封盘,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部固定板,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所述顶部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抵触件螺纹连接于所述伸出杆,所述伸出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顶部固定柱,所述大力夹的端部与侧部密封盘固定连接;所述阀体设有通道、上部连通孔、下部连通孔及侧部连通孔,测试时所述阀体的底部抵触于所述底部固定板,所述大力夹带动侧部密封盘抵触于所述侧部连通孔,所述顶部密封盘抵触于所述上部连通孔,所述抵触件的端部抵触于所述上部连通孔使所述顶部密封盘固定于所述上部连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抵触件的端部设有抵触垫,所述抵触垫抵触于所述顶部密封盘。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固定板设有固定槽及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槽呈四边形,所述四边形的边角设有弧形避让槽,所述固定杆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杆的截面呈四边形,所述固定杆插接于所述固定槽。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配合插接于所述固定槽。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2-5个,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与所述固定槽、所述抵触件的数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4个,所述固定杆环绕分布于所述阀体外侧。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密封盘平行于底部固定板。进一步地,所述抵触件垂直于所述顶部密封盘。进一步地,所述大力夹固定于所述底部固定板,所述大力夹相对于所述底部固定板的高度与所述侧部连通孔相对于所述底部固定板的高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固定板呈正方形,所述顶部密封盘及所述侧部密封盘呈圆盘状。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测试时所述阀体的底部抵触于所述底部固定板,所述大力夹带动侧部密封盘抵触于所述侧部连通孔,所述顶部密封盘抵触于所述上部连通孔,所述抵触件的端部抵触于所述上部连通孔使所述顶部密封盘固定于所述上部连通孔。通过所述大力夹带动所述侧部密封盘密封所述侧部连通孔,通过所述顶部密封盘密封所述上部连通孔,所述底部固定板密封所述下部连通孔,完成对所述阀体的密封以方便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方便。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测漏用夹具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测漏用夹具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测漏用夹具中一底部固定板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测漏用夹具中一阀体的示意图。图中:100、测漏用夹具;10、底部固定板;11、固定槽;111、弧形避让槽;12、第一固定孔;20、固定杆;30、顶部固定柱;40、抵触件;41、抵触垫;50、伸出杆;60、大力夹;70、侧部密封盘;80、阀体;81、通道;82、上部连通孔;83、下部连通孔;84、侧部连通孔;90、顶部密封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图4,一种测漏用夹具100包括底部固定板10、固定杆20、至少两个顶部固定柱30、至少两个抵触件40、至少两个伸出杆50、大力夹60、侧部密封盘70、阀体80及顶部密封盘90,所述固定杆20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部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杆20的顶部与所述顶部固定柱30固定连接,所述抵触件40螺纹连接于所述伸出杆50,所述伸出杆50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顶部固定柱30,所述大力夹60的端部与侧部密封盘70固定连接;所述阀体80设有通道81、上部连通孔82、下部连通孔83及侧部连通孔84,测试时所述阀体80的底部抵触于所述底部固定板10,所述大力夹60带动侧部密封盘70抵触于所述侧部连通孔84,所述顶部密封盘90抵触于所述上部连通孔82,所述抵触件40的端部抵触于所述上部连通孔82使所述顶部密封盘90固定于所述上部连通孔82。在本实施例中,据客户的图纸及工作要求:所述阀体80必须气密在0.375bar的气压允许20cm3/h。所以测漏治具必须封住所述上部连通孔82、下部连通孔83及侧部连通孔84,通过所述大力夹60带动所述侧部密封盘70密封所述侧部连通孔84,通过所述顶部密封盘90密封所述上部连通孔82,所述底部固定板10密封所述下部连通孔83,完成对所述阀体80的密封以方便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方便。优选的,所述抵触件40的端部设有抵触垫41,所述抵触垫41抵触于所述顶部密封盘90,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优选的,所述底部固定板10设有固定槽11及第一固定孔12,所述固定槽11呈四边形,所述四边形的边角设有弧形避让槽111,所述固定杆20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2,所述固定杆20的截面呈四边形,所述固定杆20插接于所述固定槽11。避免所述固定杆20转动,影响密封效果。优选的,所述固定杆20配合插接于所述固定槽11,定位精准,提高密封性及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固定杆20的数量为2-5个,所述固定杆20的数量与所述固定槽11、所述抵触件40的数量相同。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20的数量为4个,所述固定杆20环绕分布于所述阀体80外侧。四周固定平稳,测试稳定性高。优选的,所述顶部密封盘90平行于底部固定板10,所述抵触件40垂直于所述顶部密封盘90,所述大力夹60固定于所述底部固定板10,所述大力夹60相对于所述底部固定板10的高度与所述侧部连通孔84相对于所述底部固定板10的高度相同,所述底部固定板10呈正方形,所述顶部密封盘90及所述侧部密封盘70呈圆盘状。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通过所述大力夹60进行气密性配件的固定,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的稳定性。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固定板、固定杆、至少两个顶部固定柱、至少两个抵触件、至少两个伸出杆、大力夹、侧部密封盘、阀体及顶部密封盘,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部固定板,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所述顶部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抵触件螺纹连接于所述伸出杆,所述伸出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顶部固定柱,所述大力夹的端部与侧部密封盘固定连接;所述阀体设有通道、上部连通孔、下部连通孔及侧部连通孔,测试时所述阀体的底部抵触于所述底部固定板,所述大力夹带动侧部密封盘抵触于所述侧部连通孔,所述顶部密封盘抵触于所述上部连通孔,所述抵触件的端部抵触于所述上部连通孔使所述顶部密封盘固定于所述上部连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固定板、固定杆、至少两个顶部固定柱、至少两个抵触件、至少两个伸出杆、大力夹、侧部密封盘、阀体及顶部密封盘,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部固定板,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所述顶部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抵触件螺纹连接于所述伸出杆,所述伸出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顶部固定柱,所述大力夹的端部与侧部密封盘固定连接;所述阀体设有通道、上部连通孔、下部连通孔及侧部连通孔,测试时所述阀体的底部抵触于所述底部固定板,所述大力夹带动侧部密封盘抵触于所述侧部连通孔,所述顶部密封盘抵触于所述上部连通孔,所述抵触件的端部抵触于所述上部连通孔使所述顶部密封盘固定于所述上部连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件的端部设有抵触垫,所述抵触垫抵触于所述顶部密封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板设有固定槽及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槽呈四边形,所述四边形的边角设有弧形避让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大峰钟长生姚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捷特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