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高背压机组串并联供热切换的热网循环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0915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高背压机组串并联供热切换的热网循环水系统,包括#2机凝汽器、#1机凝汽器、热网水回水管、首站供水管道、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及第四阀门,其中,热网水回水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第一阀门的一端相连通,另一路与第二阀门的一端相连通,第二阀门的另一端与#1机凝汽器的入口相连通,#1机凝汽器的出口与第三阀门的一端及第四阀门的一端相连通,第三阀门的另一端及第一阀门的另一端与#2机凝汽器的入口相连通,#2机凝汽器的出口及第四阀门的另一端与首站供水管道相连通,该系统能够实现高背压机组串联供热与并联供热的切换。

A 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for heat supply network with series-parallel connection of high back pressure un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高背压机组串并联供热切换的热网循环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高效热电联产
,涉及一种能够高背压机组串并联供热切换的热网循环水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有大量135MW~300MW等级机组实施高背压供热改造,以提高机组供热能力及供热经济性。典型高背压供热是在供热期内将机组运行背压提高至40kPa~50kPa,将低压缸排汽用于供热,机组冷却工质切换为热网循环水。国内已有多家电厂实施了或即将实施2台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改造后2台高背压供热机组是串联供热或并联供热,首先受制于厂内热网循环水管网的设计方式。根据调研,目前国内已投运双机组高背压供热项目的厂内热网循环水管网设计较为简单,均是根据现有条件直接设计为串联供热或并联供热,然而不能实现串联供热与并联供热的切换,因此经济性及运行调整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高背压机组串并联供热切换的热网循环水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高背压机组串联供热与并联供热的切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能够高背压机组串并联供热切换的热网循环水系统包括#2机凝汽器、#1机凝汽器、热网水回水管、首站供水管道、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及第四阀门,其中,热网水回水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第一阀门的一端相连通,另一路与第二阀门的一端相连通,第二阀门的另一端与#1机凝汽器的入口相连通,#1机凝汽器的出口与第三阀门的一端及第四阀门的一端相连通,第三阀门的另一端及第一阀门的另一端与#2机凝汽器的入口相连通,#2机凝汽器的出口及第四阀门的另一端与首站供水管道相连通。#2机凝汽器的出口与第五阀门的一端相连通,第五阀门的另一端及第四阀门与首站供水管道相连通。当需要进行高背压机组串联供热时,则关闭第一阀门及第四阀门,打开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及第五阀门,实现#1机凝汽器与#2机凝汽器的串联供热。当需要进行高背压机组并联供热时,则关闭第三阀门,开启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四阀门及第五阀门,实现#1机凝汽器与#2机凝汽器的并联供热。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能够高背压机组串并联供热切换的热网循环水系统在具体操作时,通过控制各阀门的关闭及打开,以实现#1机凝汽器与#2机凝汽器并联供热与串联供热的切换,从而既可以适应投产早期热弯循环水量偏小时串联供热的运行要求,又可适应未来热网循环水量大幅增长后并联供热运行的要求,避免管网大范围的二次改造,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1机凝汽器、2为#2机凝汽器、3为第一阀门、4为第二阀门、5为第三阀门、6为第四阀门、7为第五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能够高背压机组串并联供热切换的热网循环水系统包括#2机凝汽器2、#1机凝汽器1、热网水回水管、首站供水管道、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第三阀门5及第四阀门6,其中,热网水回水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第一阀门3的一端相连通,另一路与第二阀门4的一端相连通,第二阀门4的另一端与#1机凝汽器1的入口相连通,#1机凝汽器1的出口与第三阀门5的一端及第四阀门6的一端相连通,第三阀门5的另一端及第一阀门3的另一端与#2机凝汽器2的入口相连通,#2机凝汽器2的出口及第四阀门6的另一端与首站供水管道相连通,其中,#2机凝汽器2的出口与第五阀门7的一端相连通,第五阀门7的另一端及第四阀门6与首站供水管道相连通。当需要进行高背压机组串联供热时,则关闭第一阀门3及第四阀门6,打开第二阀门4、第三阀门5及第五阀门7,实现#1机凝汽器1与#2机凝汽器2的串联供热;当需要进行高背压机组并联供热时,则关闭第三阀门5,开启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第四阀门6及第五阀门7,实现#1机凝汽器1与#2机凝汽器2的并联供热。本技术在具体工作时,在投产后前几年内热网循环水量偏小时,需要进行高背压机组串联供热,则关闭第一阀门3及第四阀门6,打开第二阀门4、第三阀门5及第五阀门7,#1机凝汽器1与#2机凝汽器2的串联供热,实现#1机凝汽器1与#2机凝汽器2的梯级加热,其中一台凝汽器背压控制在26~28kPa左右,另一台凝汽器背压控制在45~50kPa左右,从而使得前置凝汽器的热化发电量较并联运行增加6%~10%,经济效益显著。随着厂内热网循环水量的逐年升高,2台高背压机组串联供热运行时热网循环水水阻将显著上升,甚至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使得#1机凝汽器1与#2机凝汽器2的并联供热,由此可节省热网循环水管道、阀门总投资的20%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高背压机组串并联供热切换的热网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2机凝汽器(2)、#1机凝汽器(1)、热网水回水管、首站供水管道、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第三阀门(5)及第四阀门(6),其中,热网水回水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第一阀门(3)的一端相连通,另一路与第二阀门(4)的一端相连通,第二阀门(4)的另一端与#1机凝汽器(1)的入口相连通,#1机凝汽器(1)的出口与第三阀门(5)的一端及第四阀门(6)的一端相连通,第三阀门(5)的另一端及第一阀门(3)的另一端与#2机凝汽器(2)的入口相连通,#2机凝汽器(2)的出口及第四阀门(6)的另一端与首站供水管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高背压机组串并联供热切换的热网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2机凝汽器(2)、#1机凝汽器(1)、热网水回水管、首站供水管道、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第三阀门(5)及第四阀门(6),其中,热网水回水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第一阀门(3)的一端相连通,另一路与第二阀门(4)的一端相连通,第二阀门(4)的另一端与#1机凝汽器(1)的入口相连通,#1机凝汽器(1)的出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小兵刘永林于召良李先兴吕凯王东晔张庆祥何培斌蒋建平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临沂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