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物料流动的锅炉风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90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化物料流动的锅炉风帽,包括外罩及芯管,其中,芯管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柱,外罩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芯管套接于外罩内,限位柱插入于定位孔内,且芯管与外罩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外罩的侧面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导流孔,其中,各导流孔的中心轴沿相同方向偏转,芯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节流孔,物料依次经芯管、节流孔及环形空腔后从导流孔流出,该锅炉风帽能够有效的改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对吹磨损及流化不良的问题。

A Boiler Air Cap for Enhancing Material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物料流动的锅炉风帽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风帽,具体涉及一种强化物料流动的锅炉风帽。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需要建立起稳定的物料循环,布风板上的风帽对于实现这一过程具有重要影响。锅炉设计时必须保证空气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炉膛截面上,在物料均匀流化的前提下,避免流化死区,防止出现风室漏渣、流化不均、床层结焦等事故。风帽的种类较多,曾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有猪尾形风帽、Γ形风帽、箭形风帽、柱形风帽、钟罩形风帽等几种。猪尾形风帽源自芬兰Ahlstrom公司,该风帽上段管口和下段管口分别竖直接入炉膛底部和风室,中段横向设置在布风板耐磨耐火材料层内。这种风帽很少磨损,但水平段易积渣堵塞,且阻力设计偏大,现在应用较少。Γ形风帽属于定向风帽,作为单孔风帽,其孔径较大,根据出口角度的不同还能分为直角形和倾斜形。这种风帽阻力偏低,布风不匀容易引起漏渣,实际运行中阻力仅为3kPa,很容易出现漏渣。此外,Г型风帽对安装要求较高,需要逐个进行校对,否则极易出现风帽间的相互对吹磨损,目前多作为排渣口附近的定向风帽少量采用。箭形风帽也是定向风帽一种,该型风帽由主风管及双孔或多孔喷口管组成,每孔与帽身均呈一定角度斜向下吹,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箭形风帽磨损较轻,安装要求没有Γ形风帽严格,但依旧存在漏渣现象。柱形风帽在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上大量使用,这种风帽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阻力适中,但布置数量多、风帽间距小,外孔易磨损、变形,流化风波动时一些物料会通过外孔回吸进入风室或堵塞风帽,导致风帽通风不足烧损,使用寿命短、检修工作量大,目前这种风帽仅在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床和回料器上应用。钟罩型风帽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风帽,该风帽由芯管和外罩两部分组成,其芯管穿过布风板固定,风帽固定在芯管的上端,风帽的外罩四周开有数个外孔。由于孔径较大,因此不易被颗粒堵塞,风帽一般铸造而成。钟罩型风帽虽然具有耐磨防漏渣等优点,但由于传统钟罩式结构设计的局限性使得风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对吹磨损、流化不良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强化物料流动的锅炉风帽,该锅炉风帽能够有效的改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对吹磨损及流化不良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强化物料流动的锅炉风帽包括外罩及芯管,其中,芯管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柱,外罩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芯管套接于外罩内,限位柱插入于定位孔内,且芯管与外罩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外罩的侧面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导流孔,其中,各导流孔的中心轴沿相同方向偏转,芯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节流孔,物料依次经芯管、节流孔及环形空腔后从导流孔流出。定位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凹槽,限位柱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销,限位销插入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定位孔的孔径为20mm。导流孔的中心轴沿切向偏转1°~60°。导流孔的中心轴沿切向偏转20°。导流孔的小孔风速为20m/s~60m/s。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强化物料流动的锅炉风帽在具体操作时,外罩的侧面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导流孔,芯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节流孔,物料依次经芯管、节流孔及环形空腔后从导流孔流出,其中,各导流孔的中心轴沿相同方向偏转,从而避免风帽之间的对吹,同时强化物料的流动,减少床料高温结焦风险。另外,在安装时只需将限位柱插入并固定于定位孔内即可,安装方便,减少后期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既可以用于新锅炉的设计,也可以适用于已投入运行锅炉的改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外罩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罩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A处的截面图;图4为芯管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B处的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中限位柱5的安装图;图7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多个风帽工作时的位置关系图。其中,1为外罩、2为定位孔、3为导流孔、4为芯管、5为限位柱、6为节流孔、7为定位凹槽、8为限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至图8,本技术所述的强化物料流动的锅炉风帽包括外罩1及芯管4,其中,芯管4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柱5,外罩1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2,芯管4套接于外罩1内,限位柱5插入于定位孔2内,且芯管4与外罩1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外罩1的侧面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导流孔3,其中,各导流孔3的中心轴沿相同方向偏转,芯管4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节流孔6,物料依次经芯管4、节流孔6及环形空腔后从导流孔3流出。定位孔2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凹槽7,限位柱5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销8,限位销8插入于所述定位凹槽7内;导流孔3的中心轴沿切向偏转1°~60°;导流孔3的小孔风速为20m/s~60m/s。外罩1与芯管4通过自重方式结合,风帽的安装高度和角度由定位孔2和限位柱5配合决定。导流孔3的中心轴切向偏转20°,相邻几个风帽相互作为可以在其中间区域形成涡流,加速锅炉大颗粒物料的流动,避免物料沉积及风帽对吹。定位孔2的孔径为20mm,定位孔2与限位柱5的外径紧配合,通过限位销8与定位凹槽7紧配合,以固定外罩1的安装角度,使得外罩1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旋转。整套风帽采用铸造工艺,材质选用耐磨合金以保证其高温耐磨特性。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物料流动的锅炉风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1)及芯管(4),其中,芯管(4)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柱(5),外罩(1)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2),芯管(4)套接于外罩(1)内,限位柱(5)插入于定位孔(2)内,且芯管(4)与外罩(1)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外罩(1)的侧面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导流孔(3),其中,各导流孔(3)的中心轴沿相同方向偏转,芯管(4)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节流孔(6),物料依次经芯管(4)、节流孔(6)及环形空腔后从导流孔(3)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物料流动的锅炉风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1)及芯管(4),其中,芯管(4)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柱(5),外罩(1)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2),芯管(4)套接于外罩(1)内,限位柱(5)插入于定位孔(2)内,且芯管(4)与外罩(1)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外罩(1)的侧面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导流孔(3),其中,各导流孔(3)的中心轴沿相同方向偏转,芯管(4)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节流孔(6),物料依次经芯管(4)、节流孔(6)及环形空腔后从导流孔(3)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物料流动的锅炉风帽,其特征在于,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冠杰张伟强郭涛吕海生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