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隔震建筑隔震层的变刚度抗风支座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用于隔震建筑隔震层的变刚度抗风支座。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缺点,一、大部分技术手段考虑在隔震支座外附加抗风组件,但目前大部分隔震支座的防火设计是在支座外围覆盖防火材料,显然这两种技术手段在空间利用上相冲突,增加了隔震支座的安装难度。二、另一部分技术手段采用独立抗风支座,但由于构造问题,没能解决当抗风支座破坏后,重新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隔震建筑隔震层的变刚度抗风支座,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解决隔震建筑抗风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隔震层的变刚度抗风支座,包括设置在上方的上连接钢板与设置在下方的下连接钢板,所述上连接钢板与下连接钢板之间间隔布置有若干抗风钢板,所述抗风钢板为上下两端宽、中部收进的X形状,所述抗风钢板的中部收进部位的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用以形成薄弱屈服面的圆弧面凹口。所述的圆弧面凹口中部设置有通孔。优选的,所述抗风钢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用以形成中部收进的三角形凹槽。优选的,两个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隔震建筑隔震层的变刚度抗风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上方的上连接钢板与设置在下方的下连接钢板,所述上连接钢板与下连接钢板之间间隔布置有若干抗风钢板,所述抗风钢板为上下两端宽、中部收进的X形状,所述抗风钢板的中部收进部位的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用以形成薄弱屈服面的圆弧面凹口,所述的圆弧面凹口中部设置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隔震建筑隔震层的变刚度抗风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上方的上连接钢板与设置在下方的下连接钢板,所述上连接钢板与下连接钢板之间间隔布置有若干抗风钢板,所述抗风钢板为上下两端宽、中部收进的X形状,所述抗风钢板的中部收进部位的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用以形成薄弱屈服面的圆弧面凹口,所述的圆弧面凹口中部设置有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隔震建筑隔震层的变刚度抗风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风钢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用以形成中部收进的三角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隔震建筑隔震层的变刚度抗风支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三角形凹槽左右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燕,黄丹青,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