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内挂篮
本技术涉及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内挂篮。
技术介绍
后浇带(湿接缝)是现浇钢筋砼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一种临时施工缝,是为克服温度收缩、砼收缩和结构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不利因素而设置的,它与通常设置的永久性的伸缩缝、沉降缝相比有其独到的优点:结构完整、立面完整、能更好地发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目前桥梁施工时在完成梁体架设后,需进行湿接缝施工,即在梁缝之间灌注混凝土,把梁体横向连接起来,以使梁体相互固结成为一个整体,由于桥梁往往跨越山谷、河流,下部往往不便于架设支架,故湿接缝施工属于高空作业,其通常施工方法是:以木模作为湿接缝施工的底模,采用铁丝将木模吊挂于梁体底部平面上,湿接缝施工完后剪断铁丝,再将底模逐一敲落,亦有预留吊挂孔道以便于拆模的方法,而且随着现代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桥梁高度逐渐增高,拼装式桥梁湿接缝施工的技术优越性也越来越重要,怎样使湿接缝的施工操作更安全便捷,且效率更高,成为桥梁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桥梁湿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内挂篮,包括装置本体(1)和辅助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第一工作平台(101)、第二工作平台(102)、第一合页(103)、第一侧板(104)、第二合页(105)、滑槽(106)、滑块(107)、第二侧板(108)、第三合页(109)、限位板(110)、定位板(111)和防滑垫(112),第一工作平台(101)一侧设置有第二工作平台(102),第一工作平台(101)靠近第二工作平台(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合页(103),第一工作平台(101)和第二工作平台(102)通过第一合页(103)活动连接,第一工作平台(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内挂篮,包括装置本体(1)和辅助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第一工作平台(101)、第二工作平台(102)、第一合页(103)、第一侧板(104)、第二合页(105)、滑槽(106)、滑块(107)、第二侧板(108)、第三合页(109)、限位板(110)、定位板(111)和防滑垫(112),第一工作平台(101)一侧设置有第二工作平台(102),第一工作平台(101)靠近第二工作平台(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合页(103),第一工作平台(101)和第二工作平台(102)通过第一合页(103)活动连接,第一工作平台(101)远离第二工作平台(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侧板(104),第一侧板(104)靠近第一工作平台(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合页(105),工作平台(101)与第一侧板(104)通过第二合页(105)活动连接,第二工作平台(102)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06),滑槽(106)的内部设置有滑块(107),滑块(10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侧板(108),第二侧板(108)靠近滑块(1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合页(109),第二侧板(108)和滑块(107)通过第三合页(109)活动连接,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8)的一侧均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