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气油混合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056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气油混合分离装置,包括圆柱形罐体,所述圆柱形罐体的顶端设置有上排污口,所述上排污口内设置有排污风机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圆柱形罐体内部设置有气浮室;所述气浮室由上往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油水分离抽取口、油水分离装置、进水口、出水装置、水循环装置和沉淀排污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器和油泵;所述油水分离器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油泵和所述油水分离抽取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污水处理的效率高,排出气体无污染、气油混合分离效果好。

A Multifunctional Gas-Oil Mixed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气油混合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气油混合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系统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去除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油脂等杂物,若沿用传统的沉淀方法,油水分离效果不佳;而气浮法是依靠水中形成微小气泡,携带絮粒上浮至液面使水净化的一种方法。条件是附在油滴上的气泡可形成油气颗粒。由于气泡的出现使水和颗粒之间密度差加大,且颗粒直径比原油油滴大,所以用颗粒密度代替油密度可使上升速度明显提高。即当1个气泡(或多个气泡)附在1个油滴上可增加垂直上升速度,从而可脱除直径比50μm小得多的油滴;而当前的工业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采用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大多直接将排污产生的气体直接排放出去,而排出的气体常常带有刺激性气味或其他引人不适的气味,严重影响到污水处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同时也污染了周围的环境,降低了空气质量,达不到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的效率高,排出气体无污染、气油混合分离效果好的多功能气油混合分离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气油混合分离装置,包括圆柱形罐体,其中:所述圆柱形罐体的顶端设置有上排污口,所述上排污口内设置有排污风机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圆柱形罐体内部设置有气浮室;所述气浮室由上往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油水分离抽取口、油水分离装置、进水口、出水装置、水循环装置和沉淀排污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器和油泵;所述油水分离器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油泵和所述油水分离抽取口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水分离器包括脱脂槽、辅助槽、传动装置、吸油滤带、隔室过滤板、第二油泵、挤油口和储油桶;所述脱脂槽、辅助槽和第二油泵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和所述隔室过滤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辅助槽内;所述吸油滤带设置在所述传动装置上;所述吸油滤带与所述挤油口连接;所述挤油口与所述储油桶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压力调节阀、竖直水管、平行水管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竖直水管连接;所述压力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竖直水管上;所述竖直水管与所述平行水管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文丘里射流器和增压泵;所述增压泵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文丘里射流器和所述气浮室连接形成循环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排污装置包括第二过滤网、排污管道、下排污口和排污阀门;所述排污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网正下方;所述下排污口与所述排污管道连接;所述排污阀门安装在所述下排污口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排污口内设置的排污风机,将气浮室内的产生的气味从上排污口吹出,并通过活性炭过滤层净化,使排出气体带有的刺激性气味或其他引人不适的气味得以净化,给污水处理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周围的空气质量并达到环保要求。通过水循环装置中设置的文丘里射流器和增压泵,采用气浮法将油脂上浮至第一过滤网,再通过油水分离装置进一步将油水分离,油水分离效果好。气浮室设置的上排污口以及沉淀排污装置设置的下排污口,二者结合高效排污,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油水分离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一种多功能气油混合分离装置,包括圆柱形罐体1,其中:所述圆柱形罐体1的顶端设置有上排污口2,所述上排污口2内设置有排污风机21和活性炭过滤层22;所述圆柱形罐体1内部设置有气浮室3;所述气浮室3由上往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网31、油水分离抽取口32、油水分离装置、进水口33、出水装置6、水循环装置7和沉淀排污装置8;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器4和油泵5;所述油水分离器4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油泵5和所述油水分离抽取口32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4包括脱脂槽41、辅助槽42、传动装置43、吸油滤带44、隔室过滤板45、第二油泵46、挤油口47和储油桶48;所述脱脂槽41、辅助槽42和第二油泵46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传动装置43和所述隔室过滤板45分别设置在所述辅助槽42内;所述吸油滤带44设置在所述传动装置43上;所述吸油滤带44与所述挤油口47连接;所述挤油口47与所述储油桶48连接。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压力调节阀61、竖直水管62、平行水管63和出水口64;所述出水口64与所述竖直水管62连接;所述压力调节阀61设置在所述竖直水管62上;所述竖直水管62与所述平行水管63连接。所述水循环装置7包括文丘里射流器71和增压泵72;所述增压泵72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文丘里射流器71和所述气浮室3连接形成循环结构。所述沉淀排污装置8包括第二过滤网81、排污管道82、下排污口83和排污阀门84;所述排污管道82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网81正下方;所述下排污口83与所述排污管道82连接;所述排污阀门84安装在所述下排污口83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污水从进水口通入气浮室,污水量到达一定量时,文丘里射流器和增压泵同时启动,利用射流负压原理,往气浮室里注入气体,液体以高的速度从喷嘴喷出,高速流动的液体通过混气室时,会在混气室形成真空,由导气管吸入大量空气,空气进入混气室后,在喉管处与液体剧烈混合,形成气液混合体,由扩散管排出,空气在水体中以细微气泡上升,在整个过程中形成高效的物质传递。通过第一过滤网过滤大颗粒的污物,气体通过上排污口内设置的排污风机,将气浮室内的产生的气味从上排污口吹出,并通过活性炭过滤层净化,使排出气体带有的刺激性气味或其他引人不适的气味得以净化;通过气浮法将油脂上浮至第一过滤网后,再通过油泵将油脂抽送至油水分离器的脱脂槽中,再通过辅助槽、传动装置、吸油滤带、隔室过滤板、第二油泵、挤油口进一步将油水分离,并把分离出的油脂储存在储油桶里;气浮室下端的污物沉淀到沉淀排污装置时,通过第二过滤网过滤杂物并通过下端的排污管道的下排污口排出;处理后的水从出水装置的出水口溢满流出,通过压力调节阀调节管道的压力大小,当压力调节阀关闭时起到增压作用,当压力调节阀打开时,起到减压作用。气浮室设置的上排污口以及沉淀排污装置设置的下排污口,二者结合高效排污,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技术文件后,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气油混合分离装置,包括圆柱形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罐体的顶端设置有上排污口,所述上排污口内设置有排污风机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圆柱形罐体内部设置有气浮室;所述气浮室由上往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油水分离抽取口、油水分离装置、进水口、出水装置、水循环装置和沉淀排污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器和油泵;所述油水分离器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油泵和所述油水分离抽取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气油混合分离装置,包括圆柱形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罐体的顶端设置有上排污口,所述上排污口内设置有排污风机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圆柱形罐体内部设置有气浮室;所述气浮室由上往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油水分离抽取口、油水分离装置、进水口、出水装置、水循环装置和沉淀排污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器和油泵;所述油水分离器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油泵和所述油水分离抽取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气油混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器包括脱脂槽、辅助槽、传动装置、吸油滤带、隔室过滤板、第二油泵、挤油口和储油桶;所述脱脂槽、辅助槽和第二油泵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和所述隔室过滤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辅助槽内;所述吸油滤带设置在所述传动装置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祥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蓝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