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臭氧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0530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2:09
一种水下臭氧发生装置,它包括箱体、臭氧发生器、水循环系统和供电系统,通过侧板和反应室与箱盖连接组成箱体,通过在反应室内设置密封的臭氧发生室与箱体组成双层结构的腔体,通过在密封的臭氧发生室内设置臭氧发生器,通过供电系统向臭氧发生器提供高频交流电压,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电流击穿空气,电离产生臭氧与水体混合,通过水循环系统循环混合的水体净化,并带走臭氧发生室外壁的热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原臭氧发生器不好散热,水体净化效果差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扩展方便,臭氧浓度和产量可调,水体净化效果好,散热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

Underwater ozone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臭氧发生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体净化
,涉及一种水下臭氧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则是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水体污染问题。臭氧具有强氧化性,且与氯化物相比在净化水体中有着反应后对水体无污染的独特优势。因而人们对臭氧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现有的臭氧发生设备散热效果差,净化效果不佳。臭氧正在逐步取代氯化物,成为净化水体的主力军,因此设计出更加高效节能和高产率的臭氧发生器则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臭氧发生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在组装可扩展的箱体内设置反应室,反应室内设置密封的臭氧发生室,臭氧发生器位于臭氧发生室内,水循环系统泵水循环,供电系统向臭氧发生器提供高频直流电压,扩展方便,臭氧浓度和产量可调,水体净化效果好,散热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臭氧发生装置,它包括箱体、臭氧发生器、水循环系统和供电系统;所述臭氧发生器位于箱体内;所述水循环系统与箱体内的反应室联通;所述供电系统向臭氧发生器提供高压直流电;所述臭氧发生器在密闭的空间内产生臭氧;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浓度和发生速率可控。所述箱体包括与箱盖连接的侧板和反应室,以及位于反应室内的臭氧发生室组成的双层空间,臭氧发生器位于臭氧发生室内,臭氧发生室连接有喷气头。所述箱盖两端与侧板配合,反应室位于两侧板之间,紧固件穿过箱盖与侧板和反应室连接,中空结构的臭氧发生室位于反应室内,反应室为两端和上侧开口的槽板,臭氧发生室外壁与箱盖、侧板和反应室之间形成中空的夹层。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与上绝缘套和与下绝缘套分别配合的进气管和导电杆,以及与进气管和导电杆分别连接的阳极喷嘴和阴极极板;所述上绝缘套和下绝缘套穿过臭氧发生室与其配合密封,阳极喷嘴和阴极极板位于臭氧发生室内相互对应。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与水泵连接的水管、与水管连接的喷水头和排水口,水管和排水口与夹层联通,喷水头与喷气头对应;所述喷气头上设有排气单向阀。所述进气管和导电杆上设有螺纹与调节螺母配合,调节阳极喷嘴和阴极极板之间的间距;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单向阀。所述阴极极板与导电杆由紧固件连接,螺钉穿过阴极极板与导电杆紧固。所述反应室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喷水头的喷水口向内凹成窝形状,与向外凸成半球形的喷气头相互对应,所述排气单向阀与相邻反应室之间联通的排气管连接。所述供电系统包括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和高频升压器;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由六个二极管构成的三相全桥不可控整流电路,由LC滤波电路滤掉纹波,提供稳定的输出直流;所述逆变电路包括由四个IBGT管、辅助元器件和IBGT驱动电路组成的全桥逆变电路;所述高频升压器用于升压,与臭氧发生器连接,向臭氧发生器提供高压交流电,臭氧发生器放电击穿空气,高频电流电离空气产生臭氧。一种水下臭氧发生装置,它包括箱体、臭氧发生器、水循环系统和供电系统,通过侧板和反应室与箱盖连接组成箱体,通过在反应室内设置密封的臭氧发生室与箱体组成双层结构的腔体,通过在密封的臭氧发生室内设置臭氧发生器,通过供电系统向臭氧发生器提供高频直流电压,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高频电流击穿空气,电离产生臭氧与水体混合,通过水循环系统循环混合的水体净化,并带走臭氧发生室外壁的热量。本技术克服了原臭氧发生器不好散热,水体净化效果差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扩展方便,臭氧浓度和产量可调,水体净化效果好,散热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2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图2的仰视示意图。图6为图2的A-A处剖视示意图。图7为图2的B-B处剖视示意图。图8为图2的C-C处剖视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箱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反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反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喷气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导电杆与阴极极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主电路图。图15为图10的D-D处剖视示意图。图16为图10的侧视示意图。图17为图11的俯视示意图。图18为图11的E-E处剖视示意图。图19为图12的F-F处剖视示意图。图20为图13的右视示意图。图中:箱体1,箱盖11,侧板12,反应室13,臭氧发生室14,喷气头15,夹层16,臭氧发生器2,上绝缘套21,下绝缘套22,进气管23,导电杆24,阳极喷嘴25,阴极极板26,排气单向阀27,进气单向阀28,水循环系统3,水管31,喷水头32,排水口33,供电系统4,整流滤波电路41,逆变电路42,高频升压器4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0中,一种水下臭氧发生装置,它包括箱体1、臭氧发生器2、水循环系统3和供电系统4;所述臭氧发生器2位于箱体1内;所述水循环系统3与箱体1内的反应室13联通;所述供电系统4向臭氧发生器2提供高压直流电;所述臭氧发生器2在密闭的空间内产生臭氧;所述臭氧发生器2产生的臭氧浓度和发生速率可控。结构简单,通过侧板12和反应室13与箱盖11连接组成箱体1,通过在反应室13内设置密封的臭氧发生室14与箱体1组成双层结构的腔体,通过在密封的臭氧发生室14内设置臭氧发生器2,通过供电系统4向臭氧发生器2提供高频直流电压,通过臭氧发生器2产生脉冲电流击穿空气,电离产生臭氧与水体混合,通过水循环系统3循环混合的水体净化,并带走臭氧发生室14外壁的热量,扩展方便,臭氧浓度和产量可调,水体净化效果好,散热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箱体1包括与箱盖11连接的侧板12和反应室13,以及位于反应室13内的臭氧发生室14组成的双层空间,臭氧发生器2位于臭氧发生室14内,臭氧发生室14连接有喷气头15。结构简单,由侧板12和反应室13与箱盖11连接,以及位于反应室13内的臭氧发生室14组成的双层空间的箱体1,水泵抽取待净化的水输送至箱体1内,与喷气头15喷出的臭氧气体混合。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箱盖11两端与侧板12配合,反应室13位于两侧板12之间,紧固件穿过箱盖11与侧板12和反应室13连接,中空结构的臭氧发生室14位于反应室13内,反应室13为两端和上侧开口的槽板,臭氧发生室14外壁与箱盖11、侧板12和反应室13之间形成中空的夹层16。结构简单,箱盖11与侧板12和反应室13采用紧固件组装的方式连接,连接方便,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扩展,扩展时,相邻的反应室13依次并列与箱盖11连接,同时,水管31延伸至增加的反应室13内,增加相应的喷水头32与反应室13上的喷气头15对应,喷气头15相应地增设排气单向阀27,与进气管23和导电杆24连接的电极向增加的反应室13延伸连接,扩展方便,操作简单。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臭氧发生器2包括与上绝缘套21和与下绝缘套22分别配合的进气管23和导电杆24,以及与进气管23和导电杆24分别连接的阳极喷嘴25和阴极极板26;所述上绝缘套21和下绝缘套22穿过臭氧发生室14与其配合密封,阳极喷嘴25和阴极极板26位于臭氧发生室14内相互对应。结构简单,上绝缘套21和下绝缘套22分别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箱体(1)、臭氧发生器(2)、水循环系统(3)和供电系统(4);所述臭氧发生器(2)位于箱体(1)内;所述水循环系统(3)与箱体(1)内的反应室(13)联通;所述供电系统(4)向臭氧发生器(2)提供高压直流电;所述臭氧发生器(2)在密闭的空间内产生臭氧;所述臭氧发生器(2)产生的臭氧浓度和发生速率可控;所述箱体(1)包括与箱盖(11)连接的侧板(12)和反应室(13),以及位于反应室(13)内的臭氧发生室(14)组成的双层空间,臭氧发生器(2)位于臭氧发生室(14)内,臭氧发生室(14)连接有喷气头(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箱体(1)、臭氧发生器(2)、水循环系统(3)和供电系统(4);所述臭氧发生器(2)位于箱体(1)内;所述水循环系统(3)与箱体(1)内的反应室(13)联通;所述供电系统(4)向臭氧发生器(2)提供高压直流电;所述臭氧发生器(2)在密闭的空间内产生臭氧;所述臭氧发生器(2)产生的臭氧浓度和发生速率可控;所述箱体(1)包括与箱盖(11)连接的侧板(12)和反应室(13),以及位于反应室(13)内的臭氧发生室(14)组成的双层空间,臭氧发生器(2)位于臭氧发生室(14)内,臭氧发生室(14)连接有喷气头(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盖(11)两端与侧板(12)配合,反应室(13)位于两侧板(12)之间,紧固件穿过箱盖(11)与侧板(12)和反应室(13)连接,中空结构的臭氧发生室(14)位于反应室(13)内,反应室(13)为两端和上侧开口的槽板,臭氧发生室(14)外壁与箱盖(11)、侧板(12)和反应室(13)之间形成中空的夹层(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臭氧发生器(2)包括与上绝缘套(21)和与下绝缘套(22)分别配合的进气管(23)和导电杆(24),以及与进气管(23)和导电杆(24)分别连接的阳极喷嘴(25)和阴极极板(26);所述上绝缘套(21)和下绝缘套(22)穿过臭氧发生室(14)与其配合密封,阳极喷嘴(25)和阴极极板(26)位于臭氧发生室(14)内相互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霞李文科袁家栋王亚君陈大顶李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