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048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梯在运行时易由于电梯地坎杂物较多引起卡阻的问题。本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包括门本体和地坎本体,门本体悬设在地坎本体的上方,门本体的底端具有向下开口的滑槽,地坎本体上垂直穿插有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限位杆一的顶端设置有滚轮,滚轮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限位杆二和限位杆一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限位杆二与限位杆一同步升降的缆绳传动机构。它避免了在地坎上设置滑槽而导致灰尘或杂物积存而导致电梯门卡阻的问题,从而达到减少电梯的故障率的作用。

A Connecting System of Cable Elevator Door and Base Ca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
本技术属于升降设备
,涉及一种电梯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的电梯发展技术也是日新月异。电梯不仅是代步工具,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其技术的发展正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筑电梯需求依然强劲,但是电梯的故障率一直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电梯70%以上的故障率是由于电梯地坎杂物较多引起的卡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它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电梯地坎的杂物堆积及减少电梯的故障率。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包括门本体和地坎本体,所述门本体悬设在地坎本体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本体的底端具有向下开口的滑槽,所述地坎本体上垂直穿插有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所述限位杆一的顶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限位杆二和限位杆一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限位杆二与限位杆一同步升降的缆绳传动机构。本技术的门本体底部的滑槽沿着门本体的开关方向设置,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均垂直穿插在地坎本体上,且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门本体开关时由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和滑槽相配合进行限位导向,避免了在地坎上设置滑槽而导致灰尘或杂物积存而导致电梯门卡阻的问题,从而达到减少电梯的故障率的作用。在上述的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中,所述限位杆一和地坎本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一,所述限位杆二和地坎本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二。在上述的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中,所述地坎本体具有用于供限位杆一升降的通孔一和用于供限位杆二升降的通孔二,所述地坎本体的下方设置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所述固定板一的板面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二与固定板一相垂直,且固定板二上固连有凸出的定位板一和定位板二,所述复位弹簧一的底端抵靠在定位板一上,复位弹簧一的顶端抵靠在限位杆一的挡沿一上,所述复位弹簧二的底端抵靠在定位板二上,复位弹簧二的顶端抵靠在限位杆二的挡沿二上。在上述的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中,所述缆绳传动机构包括钢丝绳、滑轮一、滑轮二和同步升降件,所述滑轮一和滑轮二沿着门本体的开关方向间隔设置,且滑轮一位于滑轮二的斜上方,所述同步升降件和限位杆一相固连,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同步升降件相连,且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经过滑轮一和滑轮二后与限位杆二相连。在上述的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中,所述滑轮一和滑轮二之间设置有过渡滑轮。在上述的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中,所述同步升降件包括连接板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连在限位杆一的底端,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连在连接板的另一端,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连在连接柱的顶端。在上述的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中,所述滑槽包括沿着门本体关闭方向依次呈阶梯状设置的槽部一、槽部二和槽部三,所述槽部一的深度大于槽部二的深度,且槽部二和槽部一之间通过过渡槽部相连接,所述槽部二的深度大于槽部三的深度,且槽部三和槽部二之间设置有遮挡面。在上述的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中,所述槽部三具有凹口。在上述的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中,所述限位杆一上套设有保护轮。在上述的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中,所述电梯门为具有两扇门本体的对开式结构,每扇门本体均各自设置有一限位杆一和一限位杆二,两所述限位杆二之间通过同步杆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技术将滑槽设置在门本体的底端,避免在地坎本体上开槽,不易积灰,易清洁,减少电梯门由于卡阻引起的故障;2、本技术中的限位杆二和限位杆一相联动,既能在门本体关闭和开启时起到导向限位作用,又能避免门本体的完全开启后限位杆二仍旧凸出地坎本体而对行人造成磕碰,提高使用安全性;3、本技术中的门本体开关过程中震动小,且门本体关闭状态下稳定性好,不易发生内外震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电梯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中门本体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电梯门半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中电梯门全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7中C处放大图。图中,1、门本体;2、地坎本体;201、通孔一;202、通孔二;3、滑槽;301、槽部一;302、槽部二;303、槽部三;304、过渡槽部;305、遮挡面;306、凹口;4、限位杆一;401、挡沿一;5、限位杆二;501、挡沿二;6、滚轮;7、复位弹簧一;8、复位弹簧二;9、固定板一;901、通孔三;902、通孔四;10、固定板二;11、定位板一;12、定位板二;13、钢丝绳;14、滑轮一;15、滑轮二;16、过渡滑轮;17、连接板;18、连接柱;19、保护轮;20、同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为一种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包括门本体1和地坎本体2,地坎本体2的顶面制为光滑的平面,门本体1悬设在地坎本体2的上方,门本体1的底端具有向下开口的滑槽3。地坎本体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一9和固定板二10,固定板一9的板面水平设置,且固定板一9通过紧固件与地坎本体2相固连,固定板二10可与固定板一9相固连,也可固定在电梯井道内,且固定板二10的板面竖直设置并与固定板一9的板面相垂直,固定板二10上固连有凸出的定位板一11和定位板二12。地坎本体2具有用于供限位杆一4升降的通孔一201和用于供限位杆二5升降的通孔二202,固定板一9具有用于供限位杆一4升降的通孔三901和用于供限位杆二5升降的通孔四902,限位杆一4由下往上依次垂直穿插在定位板一11、固定板一9和地坎本体2上,限位杆二5由下往上依次垂直穿插在定位板二12、固定板一9和地坎本体2上,限位杆一4和地坎本体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一7,复位弹簧一7的底端抵靠在定位板一11上,复位弹簧一7的顶端抵靠在位于限位杆一4中部的挡沿一401上,且复位弹簧一7套设在限位杆一4上,限位杆一4的顶端设置有滚轮6,滚轮6滑动连接在滑槽3内的槽底上;限位杆二5和地坎本体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二8,复位弹簧二8的底端抵靠在定位板二12上,复位弹簧二8的顶端抵靠在位于限位杆二5中部的挡沿二501上,且复位弹簧二8套设在限位杆二5上。具体,挡沿一401的外径大于通孔一201的孔径,且通孔三901的孔径大于挡沿一401的外径,挡沿二501的外径大于通孔二202的孔径,且通孔四902的孔径大于挡沿二501的外径,当限位杆一4和限位杆二5升起时,通孔一201和通孔二202能分别对限位杆一4和限位杆二5进行限位,避免限位杆一4和限位杆二5过于凸出地坎本体2。位于定位板一11下方的限位杆一4和位于定位板二12下方的限位杆二5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限位杆二5与限位杆一4同步升降的缆绳传动机构,缆绳传动机构包括钢丝绳13、滑轮一14、滑轮二15和同步升降件,滑轮一14和滑轮二15沿着门本体1的开关方向间隔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包括门本体(1)和地坎本体(2),所述门本体(1)悬设在地坎本体(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本体(1)的底端具有向下开口的滑槽(3),所述地坎本体(2)上垂直穿插有限位杆一(4)和限位杆二(5),所述限位杆一(4)的顶端设置有滚轮(6),所述滚轮(6)滑动连接在滑槽(3)内,所述限位杆二(5)和限位杆一(4)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限位杆二(5)与限位杆一(4)同步升降的缆绳传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包括门本体(1)和地坎本体(2),所述门本体(1)悬设在地坎本体(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本体(1)的底端具有向下开口的滑槽(3),所述地坎本体(2)上垂直穿插有限位杆一(4)和限位杆二(5),所述限位杆一(4)的顶端设置有滚轮(6),所述滚轮(6)滑动连接在滑槽(3)内,所述限位杆二(5)和限位杆一(4)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限位杆二(5)与限位杆一(4)同步升降的缆绳传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一(4)和地坎本体(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一(7),所述限位杆二(5)和地坎本体(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二(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坎本体(2)具有用于供限位杆一(4)升降的通孔一(201)和用于供限位杆二(5)升降的通孔二(202),所述地坎本体(2)的下方设置固定板一(9)和固定板二(10),所述固定板一(9)的板面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二(10)与固定板一(9)相垂直,且固定板二(10)上固连有凸出的定位板一(11)和定位板二(12),所述复位弹簧一(7)的底端抵靠在定位板一(11)上,复位弹簧一(7)的顶端抵靠在限位杆一(4)的挡沿一(401)上,所述复位弹簧二(8)的底端抵靠在定位板二(12)上,复位弹簧二(8)的顶端抵靠在限位杆二(5)的挡沿二(50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缆绳式电梯门与地坎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传动机构包括钢丝绳(13)、滑轮一(14)、滑轮二(15)和同步升降件,所述滑轮一(14)和滑轮二(15)沿着门本体(1)的开关方向间隔设置,且滑轮一(14)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仲平吕正李隆骏王涤宇吕信策张雍潘孝卫林辰邵剑张翀宇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