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425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1:51
一种鞋底,其包括具有接地面的外底、及接触外底的上部来配置的中底,中底对在鞋的前后方向上延长的隧洞状或槽状的空洞进行定义,且空洞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隧洞状。

S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鞋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中底(midsole)的鞋底(shoesole)。
技术介绍
在鞋底的下表面设置槽来提高负荷中心(压力中心)的移动轨迹的再现性能已众所周知(下述文献1)。另外,利用设置在中底的空隙来构成行走的控制部件已众所周知(下述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US8,863,407B2(首页)专利文献2:PCT/JP2012/58396(图14、图16)专利文献3:WO2013/145218A1专利文献4:WO2014/141467A1专利文献5:JP2001-231605A专利文献6:WO00/30486A1专利文献7:JP2014-515977A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所述各文献中,未充分地明示通过在鞋底的中底三维地设置空洞,不仅行走时的负荷中心的移动轨迹的再现性能提高,而且缓冲性能或稳定性能提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所述移动轨迹的再现性能,并且提高缓冲性能及稳定性能的鞋底。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鞋底,鞋底包括具有接地面4f的外底(outsole)4、及接触外底4的上部来配置的中底1,所述中底1定义出在鞋的前后方向上延长的隧洞状或槽状的空洞1T、1G,且所述空洞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隧洞状。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谓中底,是指除硬的皮革底以外。通常,中底由树脂的发泡体或非发泡体形成。例如,中底除乙烯-乙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Acetate,EVA)的发泡体或聚氨基甲酸酯的非发泡体以外,也可以含有凝胶。当鞋底在外底与内底(insole)之间具有中底时,除所述外底及所述内底以外的部位构成中底。其原因在于:在此种情况下,外底过硬,另一方面,内底或鞋垫(sockliner)过于柔软,因此在中底设置槽比在外底及内底设置槽更容易实现所述各性能的提升。在由大体上均质的厚壁的发泡体或厚壁的柔软结构形成的鞋底中,厚壁的部位整体形成中底,仅厚壁的构件的接地面形成外底。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空洞,是指隧洞状、槽状或坑状的孔或穴(洞),但包含空洞由比中底更柔软的其他原材料填埋的情况。所谓隧洞状的空洞,包含在中底的横截面中,空洞不朝上方或下方敞开,且至少空洞的周围由中底包围者。另外,当在中底的上部配置有内底时,在中底的上表面形成槽,且所述槽由内底遮盖,由此所述槽形成隧洞状的空洞。另外,当在中底的下部配置有其他原材料的外底时,在中底的下表面形成槽或坑,且所述槽等由外底遮盖,由此所述槽等形成隧洞状的空洞。所谓槽状的空洞,是指细长且在鞋底的横截面中,空洞朝下方(朝路面)敞开。坑状的空洞是指坑洼地状的穴。另外,空洞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隧洞、槽或坑连接来形成。所谓前后方向,是指足长方向,鞋的脚尖侧为前方,鞋的脚后跟侧为后方。所谓在前后方向上延长,包含在比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横截方向接近前后方向的倾斜方向上延长的情况。专利技术的原理其次,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进行说明。图11表示中底1的横截面的力学模型。图11(a)表示形成有隧洞状的空洞的中底1的模型,图11(b)表示形成有槽状的空洞的中底1的模型。现在,若如图11(a)及图11(b)那样,对中底的模型的上表面施加均匀负荷,则所述模型分别如图11(c)及(d)那样进行变形。如根据这些图而可知,隧洞状的空洞1T引起比槽状的空洞1G大的模型的变形。本专利技术人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的结果,可知隧洞状的空洞1T越接近中底1的上表面F1,由所述负荷所引起的所述变形变得越大。所述变形会不仅使所述缓冲性能显现,而且会使稳定性能及行走的再现性能显现。因此,通过对空洞的配置或形状进行设计,可提升所述各性能。另外,所述变形会不仅对作为行走时的负荷中心的压力中心CoP(CenterofPressure)的位置造成影响,而且会对所述压力中心CoP的移动速度Vc造成影响。因此,所述空洞的高度方向的位置的变化会对所述移动速度Vc造成影响。因此,通过对所述空洞的高度方向的位置进行设计,可控制所述移动速度Vc。附图说明[图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中底的平面图。[图2]图2是图1的Ⅱ-Ⅱ线截面图。[图3]图3A、图3B、图3C及图3D分别是图1的ⅢA-ⅢA、ⅢB-ⅢB、ⅢC-ⅢC及ⅢD-ⅢD的横截面图。[图4]图4A、图4B及图4C分别是图1的ⅣA-ⅣA、ⅣB-ⅣB及ⅣC-ⅣC的横截面图。[图5]图5是从所述中底的斜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6]图6是所述中底的分解立体图。[图7]图7是从所述中底的斜上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在图5~图7中,对中底的下部的贯穿孔赋予点图案。[图8]图8A及图8B分别是表示足的骨骼的平面图及侧面图。[图9]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中底的后足部的横截面图。[图10]图10A、图10B及图10C分别是表示中底的另一例的概念性的横截面图。[图11]图11是表示用于由计算机所进行的计算的模型的概念图。[图12]图12是表示引导的再现性能的试验结果的图表。[图13]图13是表示缓冲性能的试验结果的图表。[图14]图14是表示后足部的稳定性能的试验结果的图表。[图15]图15是表示后足部的稳定性能的试验结果的图表。[图16]图16A是从斜下方观察表示实施例3的鞋底的立体图,图16B、图16C及图16D分别是图16A的B-B线截面图、C-C线截面图及D-D线截面图。[图17]图17表示实施例4,且为以截面表示鞋底的鞋的侧面图。[图18]图18表示实施例5,且为以截面表示鞋底的鞋的侧面图。[图19]图19A及图19B分别是表示测定压力中心的移动速度的峰值的结果的图表,图19C是表示用于所述测定的鞋的概念图。[图20]图20A、图20B及图20C分别是表示实施例6的底面图、B-B线截面图及C-C线截面图。[图21]图21A、图21B及图21C分别是表示隧洞状的空洞的例子的横截面图。[图22]图22是表示隧洞状的空洞的另一例的横截面图。[图23]图23是表示实施例7的鞋底的底面图。[图24]图24是所述实施例7的鞋底的纵截面图。[图25]图25是表示所述实施例7的中底的立体图。[图26]图26A、图26B、图26C及图26D分别是图25的A-A线截面图、B-B线截面图、C-C线截面图及D-D线截面图,[图27]图27是表示所述实施例7的鞋底的侧面图。[图28]图28是表示实施例8的鞋底的纵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在鞋底中,所述隧洞状的空洞1T在所述中底1的后足部1R中以在前后方向上延长的方式设置,且设置在所述后足部1R的所述隧洞状的空洞1T朝前方或后方开口。在此情况下,后足部1R的隧洞状的空洞1T朝前方或后方开口,因此在隧洞状的空洞1T中不会因空气的压力而产生不期望的阻力或回弹力。更优选在鞋底中,设置在所述后足部1R的隧洞状的空洞1T朝前方开口、且后方被堵塞。在此情况下,在中底的后端侧未设置开口,因此可通过中底来对施加至后端侧的大的第一次撞击进行缓冲。此处,所谓“朝前方开口”,包含后足部1R的隧洞状的空洞1T的前端朝中足部的隧洞状的空洞或槽开口的情况。另外,在此情况下,中足部的空洞或槽也可以朝内足侧和/或外足侧开口。优选在鞋底中,所述隧洞状的空洞1T设置在所述鞋底的后足部1R,在中足部1M中设置有在横截方向上延长并在横截方向上贯穿所述中足部1M的隧洞状的贯穿孔1H,且所述隧洞状的空洞1T朝所述隧洞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底,其包括具有接地面4f的外底4、及接触外底4的上部来配置的中底1,所述中底1定义出在鞋的前后方向上延长的隧洞状或槽状的空洞1T、1G,且所述空洞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隧洞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7 JP PCT/JP2016/0889301.一种鞋底,其包括具有接地面4f的外底4、及接触外底4的上部来配置的中底1,所述中底1定义出在鞋的前后方向上延长的隧洞状或槽状的空洞1T、1G,且所述空洞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隧洞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隧洞状的空洞1T在所述中底1的后足部1R中以在前后方向上延长的方式设置,且设置在所述后足部1R的所述隧洞状的空洞1T朝前方或后方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中设置在所述后足部1R的隧洞状的空洞1T朝前方开口,且后方被堵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隧洞状的空洞1T设置在所述鞋底的后足部1R,在中足部1M中设置有在横截方向上延长并在横截方向上贯穿所述中足部1M的隧洞状的贯穿孔1H,且所述隧洞状的空洞1T朝所述隧洞状的贯穿孔1H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中底1具有后足部1R、中足部1M及前足部1F,所述隧洞状或槽状的空洞横跨所述后足部1R、所述中足部1M及所述前足部1F来设置,所述隧洞状的空洞1T至少在所述后足部1R中,形成所述中底1包围所述隧洞状的空洞的横截面的周围的隧洞部1T,所述槽状的空洞1G至少在所述前足部1F中,包含形成在所述中底1的下表面F2的第一槽100,且所述隧洞部1T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槽100的后端经由所述中足部1M的隧洞状或槽状的空洞而相互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中底1具有后足部1R、中足部1M及前足部1F,所述隧洞状或槽状的空洞横跨所述后足部1R、所述中足部1M及所述前足部1F来设置,所述隧洞状的空洞1T至少在所述后足部1R中,形成所述中底1包围所述隧洞状的空洞的横截面的周围的隧洞部1T,所述槽状的空洞1G至少在所述前足部1F中,形成所述槽状的空洞朝下方敞开的槽部1G,且所述隧洞部1T的前端与所述槽部1G的后端经由所述中足部1M的隧洞状或槽状的空洞而相互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鞋底具有后足部1R、中足部1M及前足部1F,所述中底1配置在后足部1R、中足部1M及前足部1F,所述外底4至少配置在后足部1R及前足部1F,所述隧洞状的空洞1T设置在所述后足部1R及所述前足部1F,所述隧洞状的空洞1T至少在所述后足部1R中,形成所述中底1包围所述隧洞状的空洞的横截面的周围的隧洞部1T,所述隧洞状的空洞1T至少在所述前足部1F中,在中底1的下表面F2与外底4的上表面49之间形成所述隧洞状的空洞1T,且所述后足部1R的所述隧洞部1T的前端与所述前足部1F的隧洞状的空洞1T的后端经由所述中足部1M的隧洞状或槽状的空洞而相互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中底1由比所述外底4更柔软的原材料形成,所述中底1具有后足部1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波多野元贵猪股贵志森安健太高増翔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世克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