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阻挡层结构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膜太阳能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阻挡层结构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CIGS(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是效率最高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之一,玻璃基底小面积电池的效率高达23.2%,大面积组件的效率高达19.2%,具有极大的科研和应用价值。但是,基于柔性金属衬底的CIGS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效率远低于玻璃基底的电池和组件效率,仅为19.4%和17.4%。基于不锈钢基底CIGS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挑战在于基底中的Fe等杂质元素会在CIGS高温退火过程中扩散进入CIGS吸收层,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因此,常用的方法是在金属基底上沉积一层阻挡层,减少杂质元素扩散进入CIGS吸收层。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团队以及公司所使用的阻挡层主要包括Mo(不使用阻挡层)、氧化物或者氮化物、搪瓷以及导电的金属薄膜等。最早报道高效率不锈钢基底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是美国的国家能源中心(NREL),在2000年他们在不锈钢基底上未使用杂质元素阻挡层,仅在Mo背电极之上增加了一层含Na的缓冲层(buffer),获得了高达17.5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阻挡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金属衬底(10);杂质阻挡层(20),设置于所述柔性金属衬底(10)上;背电极层(30),设置于所述杂质阻挡层(20)上;其中,所述杂质阻挡层(20)包括叠层设置的导电阻挡层(21)和绝缘阻挡层(22),所述绝缘阻挡层(22)中设置有导电通道,所述导电通道用于电导通所述柔性金属衬底(10)和所述背电极层(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阻挡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金属衬底(10);杂质阻挡层(20),设置于所述柔性金属衬底(10)上;背电极层(30),设置于所述杂质阻挡层(20)上;其中,所述杂质阻挡层(20)包括叠层设置的导电阻挡层(21)和绝缘阻挡层(22),所述绝缘阻挡层(22)中设置有导电通道,所述导电通道用于电导通所述柔性金属衬底(10)和所述背电极层(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阻挡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阻挡层(21)贴合于所述柔性金属衬底(10)上,所述绝缘阻挡层(22)贴合于所述导电阻挡层(21)上;所述导电通道为开设于所述绝缘阻挡层(22)中的通孔(22a),所述背电极层(30)的部分填充于所述通孔(22a)中,以接触所述导电阻挡层(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阻挡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阻挡层(22)贴合于所述柔性金属衬底(10)上,所述导电阻挡层(21)贴合于所述绝缘阻挡层(22)上;所述导电通道为开设于所述绝缘阻挡层(22)中的通孔(22a),所述导电阻挡层(21)的部分填充于所述通孔(22a)中,以接触所述柔性金属衬底(10)。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阻挡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2a)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通孔(22a)呈阵列排布;所述通孔(22a)是通过激光开孔技术制成的。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阻挡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电极层(30)包括第一电极层(31)和第二电极层(32),所述第一电极层(31)设置于所述杂质阻挡层(20)上,所述第二电极层(32)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31)上,其中所述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民,罗海林,杨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