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的方法、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0127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载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的方法、系统及汽车;其中,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的方法,包括:将复眼成像介质设置于多媒体显示设备与后挡风玻璃之间,以通过复眼成像介质的若干相互平行且阶梯式排列的反射面对多媒体显示设备显示的图像进行镜面反射,得到光线射向后挡风玻璃之外的目标虚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的方法,采用复眼成像介质,由于复眼成像介质设置在多媒体显示设备与后挡风玻璃之间,解决了原平面镜的安装空间受限的问题,复眼成像介质的尺寸可以做大,相应地,多媒体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可以做大,使得反射成像后的显示图像更大。

A Method, System and Vehicle Based on Compound Eye Reflection Im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的方法、系统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载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的方法、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依赖于汽车作为载体的车载广告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广告传播方式,车载广告的播放依赖于车载媒体设备。现有的车载媒体设备,通常采用平面镜反射成像的方法,实现车载显示的目的。例如,公开号为CN109036128A公开了一种车载媒体播放设备,包括显示屏和透明面板,透明面板设置在显示屏与后排座位之间,且透明面板与显示屏之间互为锐角设置,这就使得透明面板的安装空间受限,整体画面观察效果偏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的方法、系统及汽车。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的方法,包括:将复眼成像介质设置于多媒体显示设备与后挡风玻璃之间,以通过复眼成像介质的若干相互平行且阶梯式排列的反射面对多媒体显示设备显示的图像进行镜面反射,得到光线射向后挡风玻璃之外的目标虚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系统,包括:多媒体显示设备,用于显示图像;复眼成像介质,设于多媒体显示设备与后挡风玻璃之间;所述复眼成像介质具有若干相互平行且阶梯式排布的反射面,复眼成像介质与多媒体显示设备互为锐角设置,以使反射面与多媒体显示设备互为钝角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复眼成像介质由若干复眼组元依次叠加而成,每一复眼组元包括成像介质和设于成像介质上的反射膜,所述反射膜位于成像介质与多媒体显示设备相对的面上以形成反射面;所述成像介质为透明材质。作为优选方案,所有相邻的复眼组元通过粘合的方式贴合,以形成复眼成像介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成像介质的厚度与反射膜的宽度相等;所述成像介质的厚度为0.5~3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反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为10~90%,可见光反射率为2~82%。作为优选方案,与所述复眼成像介质相对设置有网孔膜,且网孔膜与复眼成像介质分别位于多媒体显示设备的两侧;所述网孔膜的通孔率为10~2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媒体显示设备与复眼成像介质之间的夹角为20~80°,所述多媒体显示设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4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媒体显示设备安装于置物平台的上方或嵌入式安装于置物平台之内;所述置物平台为车内后侧的后挡风玻璃下的平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内安装有如上任一方案所述的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系统。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的方法及系统,采用复眼成像介质,由于复眼成像介质设置在多媒体显示设备与后挡风玻璃之间,解决了原平面镜的安装空间受限的问题,复眼成像介质的尺寸可以做大,相应地,多媒体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可以做大,使得反射成像后的显示图像更大。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实现广告媒体的动态传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系统的镜面反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系统,安装在车辆0内,包括多媒体显示设备1和复眼成像介质2。多媒体显示设备1为显示屏,例如:CRT显示屏、LCD显示屏、PDP显示屏、OLED显示屏等,还可以为具有上述显示屏的所有多媒体设备,只需能显示车载广告图像即可。另外,多媒体显示设备1安装在置物平台的上方,本实施例的置物平台为车内后侧的后挡风玻璃下的平台,即后排座位与后挡风玻璃之间的平台。多媒体显示设备的具体安装方法可以为:将多媒体显示设备摆放在置物平台上方,安装结构预留的孔位与置物平台上相对应的点对齐,使用螺丝穿过置物平台直至下方后备箱空间,并在另一端用螺帽锁紧固定。其中,多媒体显示设备1与水平面的夹角A可以为0~45°,具体的角度选择可以根据成像需求进行确定。本实施例的复眼成像介质2,具有若干相互平行且阶梯式排布的反射面。具体地,复眼成像介质2由若干复眼组元依次叠加而成,每个复眼组元包括成像介质20和设置在成像介质上的反射膜21,反射膜21位于成像介质20与多媒体显示设备1相对的面上以形成反射面。其中,成像介质为透明材质,透明材质为透明有机高分子材料或玻璃,透明有机高分子材料选用透明的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二乙酰基纤维素、三乙酰基纤维素、丙烯腈-苯乙烯二元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中,复眼成像介质的形成工艺为:(1)复眼组元的形成工艺:取一片厚度为0.5~3mm的成像介质,在其下表面附加一片反射膜,形成一面反射面,即成像介质的下表面为反射面;重复上述流程,得到若干复眼组元;(2)叠加工艺:将若干复眼组元依次按照附加了反射膜的一面与下一复眼组元的未附加反射膜的一面贴合的顺序(如图3所示),用粘合方式或其他固定连接的方式贴合,形成一块由多面反射膜水平贴合而成的复眼成像母材;(3)将复眼反射母材,以复眼组元的厚度为厚度,垂直于贴合面切割成一完整平面或带有弧度的面,最终形成一块带有弧度或平面的复眼成像介质,并可根据具体需求裁割成不同尺寸。此时,复眼成像介质具有若干相互平行且阶梯式排布的反射面,即复眼反射结构。将制作好的复眼成像介质2安装在多媒体显示设备1与后挡风玻璃之间,且复眼成像介质2与多媒体显示设备1的夹角开口朝向汽车的前部,即复眼成像介质2位于多媒体显示设备1的右上侧;此时,复眼成像介质2与多媒体显示设备1互为锐角设置,使得复眼成像介质的反射面与多媒体显示设备1相对且互为钝角设置。如此设计,可通过复眼成像介质的作用,多媒体显示设备显示的图像将通过复眼反射结构实现镜面反射,在各反射膜上呈现小段虚像,所有的小段虚像组合成光线射向后挡风玻璃之外的目标虚像,最终从汽车后方观察时可看到一个由各反射膜上呈现的小虚像组成的大画面图像,与多媒体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一致,使汽车外部观察者可以通过后挡风玻璃,看到立体的画面。其中,复眼成像介质的具体安装方式可以为:复眼成像介质的两侧与下侧均通过圆孔螺丝与支架固定,支架与复眼成像介质整体竖直安装在置物平台最靠近汽车后挡风玻璃的一侧,使得复眼成像介质2与多媒体显示设备1的夹角B为20~80°,具体的角度选择可以根据成像需求进行确定;其中,支架的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另外,本实施例上述的反射膜,即半透半反膜,为光学PET材料,采用光学镀膜或贴膜附加于成像介质上,其可见光透过率为10~90%,可见光反射率为2~82%。其中,如图4所示,以复眼成像介质2与多媒体显示设备1的夹角为45°进行详细说明,此时复眼成像介质2内的反射面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复眼成像介质设置于多媒体显示设备与后挡风玻璃之间,以通过复眼成像介质的若干相互平行且阶梯式排列的反射面对多媒体显示设备显示的图像进行镜面反射,得到光线射向后挡风玻璃之外的目标虚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复眼成像介质设置于多媒体显示设备与后挡风玻璃之间,以通过复眼成像介质的若干相互平行且阶梯式排列的反射面对多媒体显示设备显示的图像进行镜面反射,得到光线射向后挡风玻璃之外的目标虚像。2.一种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媒体显示设备,用于显示图像;复眼成像介质,设于多媒体显示设备与后挡风玻璃之间;所述复眼成像介质具有若干相互平行且阶梯式排布的反射面,复眼成像介质与多媒体显示设备互为锐角设置,以使反射面与多媒体显示设备互为钝角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眼成像介质由若干复眼组元依次叠加而成,每一复眼组元包括成像介质和设于成像介质上的反射膜,所述反射膜位于成像介质与多媒体显示设备相对的面上以形成反射面;所述成像介质为透明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复眼反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相邻的复眼组元通过粘合的方式贴合,以形成复眼成像介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煌张彦旻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网众聚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