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方坯用扇形分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672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方坯用扇形分段,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有液压缸,且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端与上辊装配连接,且所述上辊装配设置在所述框架,所述液压缸可通过所述连接架带动所述上辊装配在所述框架内上下移动,所述框架内在所述上辊装配的下方还设有下辊装配,所述框架外设有驱动所述上辊装配和所述下辊装配转动的传动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大方坯用扇形分段,通过液压缸的压下以及传动系统的驱动,能够在一定时间段送引锭和拉坯,缩短引锭杆的长度,占据的厂房面积小,能够通过设定压下缸的工作压力来压下铸坯,改善铸坯内部的组织缺陷,提高铸坯质量。

A Sector Section for Bloo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方坯用扇形分段
本技术涉及一种扇形分段,具体地说是一种大方坯用扇形分段。
技术介绍
现代化钢铁企业的大方坯成套连铸机设备沿浇铸方向,从上游往下依次为钢包回转台、中间罐车、结晶器、扇形1段、扇形2段、扇形3段、惰辊段、拉矫机、切前脱锭辊道、切割辊道、切后辊道、运输辊道、移钢机、后部冷床等。这些设备组合起来完成钢水连续浇铸凝固成型并且切割成规定长度铸坯的工艺。其中扇形1段、扇形2段、扇形3段、惰辊段、拉矫机组成铸流导向系统。目前炼钢厂连铸车间用的大方坯连铸机铸流导向系统中扇形3段均无压下功能且不带传动系统的自由辊型式,这样的缺点有:一:送引锭和拉坯时仅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为此引锭杆长度很长。引锭杆的设计长度需为结晶器下口(通常进入结晶器下口300mm)至拉矫机内部(通常拉矫机为5~7架,至少2架拉矫机夹紧引锭杆);二:脱引锭之后,引锭杆需要存放在辊道一侧或者吊离线上,为了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切后辊道和运输辊道的总长度要大于引锭杆的长度,换句话说引锭杆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部辊道的长度以及厂房面积;三:经过扇形3段的铸坯组织内部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方坯用扇形分段,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液压缸的底部,且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架,且所述连接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连接架的底端与上辊装配连接,且所述上辊装配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液压缸可通过所述连接架带动所述上辊装配在所述框架内上下移动;所述框架内在所述上辊装配的下方还设有下辊装配;所述上辊装配和所述下辊装配的一端均键连接有减速机Ⅰ;所述框架外设有驱动所述上辊装配和所述下辊装配转动的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与所述减速机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方坯用扇形分段,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液压缸的底部,且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架,且所述连接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连接架的底端与上辊装配连接,且所述上辊装配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液压缸可通过所述连接架带动所述上辊装配在所述框架内上下移动;所述框架内在所述上辊装配的下方还设有下辊装配;所述上辊装配和所述下辊装配的一端均键连接有减速机Ⅰ;所述框架外设有驱动所述上辊装配和所述下辊装配转动的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与所述减速机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方坯用扇形分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呈双层结构,所述底座的上层和下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鑫吴凤林张梁敬毕铭强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