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引信探测仿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9620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弹引信探测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初始参数获取:获取探测目标模型参数和导弹引信探测场初始参数;(20)引信探测场模型构建:根据导弹引信探测场初始参数,确定引信探测场模型;(30)引信探测轨迹确定:根据导弹引信探测场初始参数中的引信参数和探测目标参数,计算得到引信探测轨迹;(40)目标有效探测判定:根据引信探测轨迹和目标模型参数,计算并判断引信探测线是否与探测目标面元所在平面相交,当遍历所有目标面元后,如果存在交点,且交点落在目标面元内,则认为引信探测有效探测到目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导弹引信探测仿真方法,提出了新的引信探测场模型,并且实验中计算量可控、计算误差小。

Missile fuze detection simul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弹引信探测仿真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引信探测
,特别是一种导弹引信探测仿真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由于各种情况限制,导弹荷载量有限,对于导弹的精确打击的要求越来越高,单颗导弹的毁伤效果是现在研究的重点。研究弹目交会是提高导弹毁伤效率的关键点。在弹目交会实验中引信探测到目标,向战斗部输出“目标存在”的信号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现阶段实物弹目交会实验一般使用实物进行弹目交会从而获取实验数据。而弹目交会的仿真实验采用直接计算弹目距离是否小于引信探测范围的方法获取数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使用实物导弹引信探测实验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而使用软件仿真的方法没有考虑到导弹和目标飞行时的某些姿态可能导致目标在导弹引信探测场的盲区,即实际该姿态下引信无法探测到目标,但目标位置和导弹位置已然小于引信探测范围,故得到错误结论。除了目标有可能在引信探测的盲区外,直接使用弹目距离判断的方法也存在误差,例如用这种方法探测到目标时,实际目标已经进入探测场一段距离(即由目标中心到距离引信探测场最近目标边缘的距离),导致后面的起爆、毁伤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的误差,实验结果可参考性较差。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弹引信探测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0)初始参数获取:获取探测目标模型参数和导弹引信探测场初始参数;(20)引信探测场模型构建:根据导弹引信探测场初始参数,确定引信探测场模型;(30)引信探测轨迹确定:根据导弹引信探测场初始参数中的引信参数和探测目标参数,计算得到引信探测轨迹;(40)目标有效探测判定:根据引信探测轨迹和目标模型参数,计算并判断引信探测线是否与探测目标面元所在平面相交,当遍历所有目标面元后,如果存在交点,且交点落在目标面元内,则认为引信探测有效探测到目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弹引信探测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0)初始参数获取:获取探测目标模型参数和导弹引信探测场初始参数;(20)引信探测场模型构建:根据导弹引信探测场初始参数,确定引信探测场模型;(30)引信探测轨迹确定:根据导弹引信探测场初始参数中的引信参数和探测目标参数,计算得到引信探测轨迹;(40)目标有效探测判定:根据引信探测轨迹和目标模型参数,计算并判断引信探测线是否与探测目标面元所在平面相交,当遍历所有目标面元后,如果存在交点,且交点落在目标面元内,则认为引信探测有效探测到目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0)初始参数获取步骤中,所述探测目标参数包括探测目标的三角面元数、每个面元的顶点坐标dot[0]、dot[1]、dot[2]、三角面元的法向normal、目标的偏航角TYaw,单位度、俯仰角Tpitoh,单位度、滚转角TRow,单位度;所述导弹引信探测场参数包括引信探测线间隔Agl,单位度、引信中心偏移量Fuse_Cntr,单位m、引信波束范围L,单位m、引信波束厚度α,单位度、引信波束倾角β,单位度、导弹的偏航角MYaw,单位度、俯仰角Mpitoh,单位度、滚转角MRow,单位度和导弹位置Missile_Position,单位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0)引信探测场模型构建步骤包括:根据引信探测场初始参数,确定引信探测场的波束倾角和波束厚度,以导弹引信为中心,绕导弹纵轴方向每隔一定角度画出与引信探测距离等长的线段,线段与导弹纵轴的夹角由波束倾角和波束前沿决定,从而组成引信探测场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0)引信探测轨迹确定步骤包括:(31)引信探测场线条端点初始位置计算:引信探测场每根探测线的端点位置参数由下式得到:引信波束前沿倾角AgBemF,导弹姿态角起点line[0],line[0]=Missile_Position+Fuse_Cntr(5)Coord1,y=y(10)Coord2.x=Coord1.x(12)CoordOut.z=Coord2.z(17)终点line[1],line[1]=Missile_Position+Fuse_Cntr+CoordOut(18)式中:Coord1、Coord2、CoordOut表示进行姿态角旋转时的中间变量、Missile_Position表示导弹位置、Fuse_Cntr表示引信中心偏移量、Agl表示引信探测线间隔、L表示引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志洪张宇鸿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