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节流降压实现减震的管路减震装置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957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节流降压实现减震的管路减震装置及空调器,其中,管路减震装置包括两个分流连接结构和多根毛细管,各分流连接结构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管路连接部和毛细管连接部以及形成在本体内并用于连通管路连接部和毛细管连接部的分流通道,毛细管连接部和分流通道均为多个,多个分流通道、多个毛细管连接部及多根毛细管一一对应,多根毛细管分别通过对应的毛细管连接部连接在两个分流连接结构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管路震动过大、应力集中易导致疲劳断裂的问题。

Pipeline shock absorber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throttling and reducing pressure to achieve shock absor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节流降压实现减震的管路减震装置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节流降压实现减震的管路减震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多联式空调室外机功能越来越强大,其对应的结构也随之越来越复杂,因此对结构件的选用、设计、匹配、测试也越来越高要求。管路结构是空调室外机的一个重要结构体,在空调运行过程中管路的稳定、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机组的整体性能及使用寿命。管路(大多为铜管)在空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管路震动过大,铜体承受大于自身材料屈服强度的冲击力而直接断裂;或者,长时间累积从其他结构件传递过来的冲击力使应力过于集中无法释放,导致铜体疲劳断裂。在现有技术中,解决此类问题通常的做法是调整管路走向增加减震弯、绑减震胶块、贴减震阻尼块、用管夹紧固在钣金件上等等。这些方式效果是有的,但是如果要彻底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在多处位置做处理,这样就增加了整体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机组运行多年后所增加的物料容易失效,失效后问题重现,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利用节流降压实现减震的管路减震装置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管路震动过大、应力集中易导致疲劳断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节流降压实现减震的管路减震装置,包括两个分流连接结构和多根毛细管,各分流连接结构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管路连接部和毛细管连接部以及形成在本体内并用于连通管路连接部和毛细管连接部的分流通道,毛细管连接部和分流通道均为多个,多个分流通道、多个毛细管连接部及多根毛细管一一对应,多根毛细管分别通过对应的毛细管连接部连接在两个分流连接结构之间。进一步地,多个分流通道均匀分布。进一步地,分流连接结构还包括形成在本体内并连通在分流通道和管路连接部之间的缓冲通道,缓冲通道的横截面在管路连接部至分流通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进一步地,管路连接部包括形成在本体内的管路连接通道,管路连接通道与分流通道连通,管路连接通道的第一端具有用于插入待装配管路的第一开口,管路连接通道的第二端具有用于对待装配管路的端部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结构。进一步地,毛细管连接部包括形成在本体内的毛细管连接通道,毛细管连接通道与分流通道连通,毛细管连接通道的第一端具有用于插入毛细管的第二开口,毛细管连接通道的第二端具有用于对毛细管的端部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结构。进一步地,分流通道的中心线与管路连接部的中心线之间具有夹角。进一步地,夹角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30°。进一步地,毛细管为硬态毛细管。进一步地,各毛细管位于两个分流连接结构之间的部分呈弯曲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管路减震装置,管路减震装置为上述的管路减震装置。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空调器的管路断开形成两个待装配管路,每个待装配管路与一个分流连接结构的管路连接部装配,两个分流连接结构之间通过连接多根毛细管进行连通。当空调器运行时,液态冷媒从进液的待装配管路进入一个分流连接结构,经该分流连接结构的多个分流通道被均匀分流,并分别进入多根毛细管。由于毛细管具有节流降压的功能,液态冷媒经毛细管降速降压后再进入另一个分流连接结构,经该分流连接结构的多个分流通道后集合在一起,最终从出液的待装配管路流出。在一些排气、吸气等震动幅度大、应力集中的管路上,其管路内部的液态冷媒一般呈压力大、流速快等状态,设置此管路减震装置后,利用分流连接结构、毛细管的分流、节流、降压等特性,使压力大、流速快的液态冷媒流经管路减震装置后变成压力小、流速低的状态,从而达到大大减缓管路震动幅度、降低管路内部应力的目的,从而避免管路断裂,提高空调器运行可靠性,保证使用寿命。此外,上述管路减震装置的本身结构简单,更加实用可靠,并且由于其减震效果显著,只需设置在管路的一处或有限的几处,不会增加整体结构的复杂度,整体成本和生产效率得到了保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利用节流降压实现减震的管路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管路减震装置的分流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分流连接结构的剖视示意图;以及图4是图2的分流连接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分流连接结构;11、本体;12、管路连接部;121、管路连接通道;122、第一限位结构;13、毛细管连接部;131、毛细管连接通道;132、第二限位结构;14、分流通道;15、缓冲通道;16、减重孔;20、毛细管;30、待装配管路;A、两个分流连接结构之间的距离;B、管路连接通道的内径;α、分流通道的中心线与管路连接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和图3所示,将空调器的管路断开并在断开处设置本实施例的利用节流降压实现减震的管路减震装置,该管路减震装置包括两个分流连接结构10和多根毛细管20。其中,各分流连接结构10包括本体11、设置在本体11上的管路连接部12和毛细管连接部13以及形成在本体11内并用于连通管路连接部12和毛细管连接部13的分流通道14。毛细管连接部13和分流通道14均为多个。多个分流通道14、多个毛细管连接部13及多根毛细管20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每个分流连接结构10的分流通道14的数量、毛细管连接部13的数量与毛细管20的数量一致。每根毛细管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分流连接结构10上对应的毛细管连接部13装配,从而使多根毛细管20连接在两个分流连接结构10之间。应用本实施例的管路减震装置,空调器的管路断开形成两个待装配管路30,每个待装配管路30与一个分流连接结构10的管路连接部12装配,两个分流连接结构10之间通过连接多根毛细管20进行连通。当空调器运行时,液态冷媒从进液的待装配管路30进入一个分流连接结构10(如图1中左侧箭头所示),经该分流连接结构10的多个分流通道14被均匀分流,并分别进入多根毛细管20。由于毛细管20具有节流降压的功能,液态冷媒经毛细管20降速降压后再进入另一个分流连接结构10,经该分流连接结构10的多个分流通道14后集合在一起,最终从出液的待装配管路30流出(如图1中右侧箭头所示)。在一些排气、吸气等震动幅度大、应力集中的管路上,其管路内部的液态冷媒一般呈压力大、流速快等状态,设置此管路减震装置后,利用分流连接结构10、毛细管20的分流、节流、降压等特性,使压力大、流速快的液态冷媒流经管路减震装置后变成压力小、流速低的状态,从而达到大大减缓管路震动幅度、降低管路内部应力的目的,从而避免管路断裂,提高空调器运行可靠性,保证使用寿命。此外,上述管路减震装置的本身结构简单,更加实用可靠,并且由于其减震效果显著,只需设置在管路的一处或有限的几处,不会增加整体结构的复杂度,整体成本和生产效率得到了保证。在本实施例的管路减震装置中,毛细管20为硬态毛细管,硬态毛细管的降压效果更好。当然,毛细管20的类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能够起到降压效果的毛细管。在进行内部试验时匹配过很多种毛细管规格,其中,外径为4mm、壁厚为2.5mm的规格的毛细管是节流降压效果最好的,本实施例的管路减震装置中的毛细管20就是采用的这种规格。当然,毛细管20的尺寸规格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路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流连接结构(10)和多根毛细管(20),各所述分流连接结构(10)包括本体(11)、设置在所述本体(11)上的管路连接部(12)和毛细管连接部(13)以及形成在所述本体(11)内并用于连通所述管路连接部(12)和所述毛细管连接部(13)的分流通道(14),所述毛细管连接部(13)和所述分流通道(14)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分流通道(14)、多个所述毛细管连接部(13)及多根所述毛细管(20)一一对应,多根所述毛细管(20)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毛细管连接部(13)连接在两个所述分流连接结构(1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流连接结构(10)和多根毛细管(20),各所述分流连接结构(10)包括本体(11)、设置在所述本体(11)上的管路连接部(12)和毛细管连接部(13)以及形成在所述本体(11)内并用于连通所述管路连接部(12)和所述毛细管连接部(13)的分流通道(14),所述毛细管连接部(13)和所述分流通道(14)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分流通道(14)、多个所述毛细管连接部(13)及多根所述毛细管(20)一一对应,多根所述毛细管(20)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毛细管连接部(13)连接在两个所述分流连接结构(1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流通道(14)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连接结构(10)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本体(11)内并连通在所述分流通道(14)和所述管路连接部(12)之间的缓冲通道(15),所述缓冲通道(15)的横截面在所述管路连接部(12)至所述分流通道(14)的方向上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连接部(12)包括形成在所述本体(11)内的管路连接通道(121),所述管路连接通道(121)与所述分流通道(14)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永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