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建军专利>正文

一种转轮干燥空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934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14
一种转轮干燥空气装置,包括入风管、除湿转轮和再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管与入风箱连接;入风箱另一端与与风机箱连接;所述风机箱与过滤箱相连,且设有主风机;所述过滤箱与转轮箱连接且设有过滤袋;所述转轮箱设有加热管、除湿转轮、转轮电机、除湿管;所述湿转轮与转轮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转轮箱与送风管连接;所述加热管内设有再生加热器;所述加热管接通到除湿转轮表面,除湿转轮被加热管覆盖的位置另一面与除湿管连接;所述除湿管与再生风机连接;所述再生风机与排风管连接。该装置利用再生加热的热量用于蒸发水分后的余热被除湿转轮带动去加热空气,避免了热量浪费,又使得空气的干燥效果提升。

A Runner Drying Ai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轮干燥空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干燥领域,尤其是一种转轮干燥空气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很多行业需要使用到干燥技术,尤其是印刷行业,为了增加工作效益,必须让被印刷的产品速干,或者电子制造产业需要把控电子元件的干燥,才不会在组装的时候使得电子产品报废;但是现在社会上的干燥技术普遍都很单一,要么就是用热的空气吹走水分达到干燥的效果,要么就是冷冻干燥,要么就是红外线照射干燥,还有一种常见的就是吸附干燥,吸附干燥会显得很有效果,但是使用的干燥剂很多时候不是循环使用的,所以造成的原料浪费也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轮干燥空气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轮干燥空气装置,包括入风管、除湿转轮和再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管与入风箱固定连接;入风箱另一端与与风机箱连接;所述风机箱与过滤箱相连,且设有主风机;所述过滤箱与转轮箱连接且设有过滤袋;所述转轮箱设有过滤网、加热管、除湿转轮、转轮电机、除湿管;所述转轮箱与除湿转轮之间设有密封隔板,且密封隔板与转轮的缝隙设有密封条,除湿转轮与转轮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转轮箱与送风管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内设有再生加热器;所述加热管接通到除湿转轮表面,除湿转轮被加热管覆盖的位置另一面与除湿管连接;所述除湿管与再生风机固定连接,且再生风机位于转轮箱外部;所述再生风机与排风管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入风箱、风机箱、过滤箱、转轮箱的箱体材料使用高密度聚氨酯发泡隔热材料制作,且表面使用抗腐蚀、密封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除湿转轮由陶瓷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且载有吸湿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除湿转轮表面成波浪结构,形成三个以上细小的空气流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除湿转轮被加热管与除湿管覆盖的位置一致,除湿转轮被覆盖形状为扇形,且扇形面积为除湿转轮的四分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轮干燥空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产生非常干燥的空气,用干燥的空气去干燥;利用干燥的空气去干燥相当于借用空气来充当介质来干燥,但是干燥空气的能源损耗会比使用其他干燥方法要低很多;本技术装置将再生加热器加热除湿的热量也会被除湿转轮带给干燥空气加温,也是一次能源提升了两次干燥的效果;从根源上做到能源不浪费,循环干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入风管,2、入风箱,3、风机箱,4、主风机,5、过滤箱,6、过滤袋,7、转轮箱,8、除湿转轮,9、转轮电机,10、送风管,11、过滤网,12、再生加热器,13、加热管,14、除湿管,15、再生风机,16、排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转轮干燥空气装置,包括入风管1、除湿转轮8和再生风机15,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管1与入风箱2固定连接;入风箱2另一端与与风机箱3连接;所述风机箱3与过滤箱5相连,且设有主风机4;所述过滤箱5与转轮箱7连接且设有过滤袋6;所述转轮箱7设有过滤网11、加热管13、除湿转轮8、转轮电机9、除湿管14;所述转轮箱7与除湿转轮8之间设有密封隔板,且密封隔板与除湿转轮8的缝隙设有密封条,让空气只能从除湿转轮8通过,保证了空气的绝对湿度,除湿转轮8与转轮电机9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转轮箱7与送风管10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13内设有再生加热器12;所述加热管13接通到除湿转轮8表面,除湿转轮8被加热管13覆盖的位置另一面与除湿管14连接;所述除湿管14与再生风机15固定连接,且再生风机15位于转轮箱7外部;所述再生风机15与排风管16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入风箱2、风机箱3、过滤箱5、转轮箱7的箱体材料使用高密度聚氨酯发泡隔热材料制作,且表面使用抗腐蚀、密封材料制成,不让热量流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除湿转轮8由陶瓷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且载有吸湿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除湿转轮8表面成波浪结构,形成三个以上细小的空气流道,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空气除湿更加有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除湿转轮8被加热管13与除湿管14覆盖的位置一致,除湿转轮8被覆盖形状为扇形,且扇形面积为除湿转轮8的四分之一。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空气由入风管1进入到入风箱2,然后经过主风机4运作形成的压强差从而吹到过滤箱5内,经过过滤袋6隔绝掉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然后进入到转轮箱7中,经过空气经过除湿转轮8进行除湿,由于除湿转轮8的复合材料与波浪结构,空气中的水分更容易吸附在除湿转轮8上被带走,然后空气会变得干燥,然后转轮在蒸发水分之后,将剩余的热量通过转动带给需要干燥的空气,使得空气升温,增强了空气的干燥效果,经过送风管10引导出去。转轮箱7设有过滤网11,外界的空气进来,然后经过再生加热器12加热后通过加热管13导到除湿转轮8上面蒸发吸附在除湿转轮8上面的水分,水分变成水蒸气跟空气一起通过再生风机15吸走;再生加热器12加热的空气热量在除湿转轮8上蒸发水分,还会将热量保留在除湿转轮8上,然后除湿转轮8旋转,将热量带到干燥的空气处与干燥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使得空气升温,即提升干燥空气的干燥能力,最后从送风管10导到工作台使用或者直接使用。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轮干燥空气装置,包括入风管(1)、除湿转轮(8)和再生风机(15),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管(1)与入风箱(2)固定连接;入风箱(2)另一端与风机箱(3)连接;所述风机箱(3)与过滤箱(5)相连,且设有主风机(4);所述过滤箱(5)与转轮箱(7)连接且设有过滤袋(6);所述转轮箱(7)设有过滤网(11)、加热管(13)、除湿转轮(8)、转轮电机(9)、除湿管(14);所述转轮箱(7)与除湿转轮(8)之间设有密封隔板,且密封隔板与转轮的缝隙设有密封条,除湿转轮(8)与转轮电机(9)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转轮箱(7)与送风管(10)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13)内设有再生加热器(12);所述加热管(13)接通到除湿转轮(8)表面,除湿转轮(8)被加热管(13)覆盖的位置另一面与除湿管(14)连接;所述除湿管(14)与再生风机(15)固定连接,且再生风机(15)位于转轮箱(7)外部;所述再生风机(15)与排风管(1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轮干燥空气装置,包括入风管(1)、除湿转轮(8)和再生风机(15),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管(1)与入风箱(2)固定连接;入风箱(2)另一端与风机箱(3)连接;所述风机箱(3)与过滤箱(5)相连,且设有主风机(4);所述过滤箱(5)与转轮箱(7)连接且设有过滤袋(6);所述转轮箱(7)设有过滤网(11)、加热管(13)、除湿转轮(8)、转轮电机(9)、除湿管(14);所述转轮箱(7)与除湿转轮(8)之间设有密封隔板,且密封隔板与转轮的缝隙设有密封条,除湿转轮(8)与转轮电机(9)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转轮箱(7)与送风管(10)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13)内设有再生加热器(12);所述加热管(13)接通到除湿转轮(8)表面,除湿转轮(8)被加热管(13)覆盖的位置另一面与除湿管(14)连接;所述除湿管(14)与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徐建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