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高效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9326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高效过滤装置,包括进管、分流壳、合流壳、出管和多根连接管,分流壳、合流壳各自设有前电动阀、后电动阀,连接管上接入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由安装座、端板和活动套管构成,活动套管的两侧滑动插接有连接管,活动套管的内侧中部固定有过滤器,前端连接管套设有缓冲弹簧,分流壳中心处固定有压力检测器,压力检测器通过数据线缆分别与反吹阀、后电动阀电性连接,当压力检测器检测到压力低于标准值时,进行反吹清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多根连接管进行分流,较小过滤网的设计直径,避免受力过大损坏;同时滑动配合和缓冲弹簧协同作用,减弱反吹时的冲击,保障过滤效率。

A High Efficiency Filtration Device for Producing High Strength and High Modulus Polyethylene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高效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生产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高效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HSHMPE)与碳纤维、芳纶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高科技纤维,因其分子量极高,主链结合好,取向度、结晶度高,强度为当今所以新型化纤材料之最,在高级轻质复合材料中显示出极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安全防护、航空航天、航海、兵器、造船等诸多领域,成为目前发展最快的高性能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是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高性能纤维,也是所有高性能化学纤维中密度最小的,具有优异物理机械性能,相同重量下的强度是钢丝绳的15倍,比芳纶高40%,是普通化学纤维和优质钢的10倍。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制造工艺过程是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为原料,于110-191℃将其溶解于一种特殊的溶剂中制成浓度为4%-5%的半稀溶液,经脱泡、过滤,平行双螺杆挤出机进行连续纺丝和冻胶成形,再由喷丝孔喷出成丝,在溶解的过程中,原先相互缠绕呈无序排列的大分子逐渐被解缠,并保持到冻胶原丝中,得到聚乙烯的冻胶丝,其后以萃取剂进行萃取、干燥,在随后的纤维拉伸过程中,聚乙烯高分子达到了极高的取向度和结晶度,从而使纤维得到了高强度和高模量。原液的过滤是制备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过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纤维的品质。传统的过滤装置在反吹清洗时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其输送管直径较大,导致过滤网也较大,这样反吹清洗时网体中部受力过大易损坏,影响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产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高效过滤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产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高效过滤装置,包括进管、分流壳、合流壳、出管和设于分流壳、合流壳之间的多根连接管,所述分流壳、合流壳通过连接板固定,所述分流壳、合流壳各自设有将内部通道关闭的前电动阀、后电动阀,所述连接管上接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由安装座、端板和活动套管构成,所述安装座中设有与连接管数量对应的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的两侧滑动插接有被分为两段的连接管,所述活动套管的内侧中部固定有过滤器,所述连接管位于分流壳内侧与相邻端板之间的管体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分流壳中心处固定有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通过数据线缆分别与反吹阀、后电动阀电性连接,所述反吹阀的一端通过固定座与过滤机构的端板固定,另一端的输气管分别与各个连接管接通,当所述压力检测器检测到压力低于标准值时,传递信号使得后电动阀关闭,同时传递信号使得反吹阀开启,利用高压气体将活动套管内侧过滤器上的堵塞物吹除。进一步地,上述生产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高效过滤装置中,所述过滤机构相对于连接管前后移动的距离为0.5-1cm。进一步地,上述生产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高效过滤装置中,所述过滤机构与每根连接管的两个部分连接处均设有滑动密封圈。进一步地,上述生产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高效过滤装置中,所述过滤器为叠压网式过滤器。进一步地,上述生产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高效过滤装置中,所述反吹阀的输气管与各个连接管接通处设有单向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多根连接管进行分流,使得各根连接管中接入的过滤网直径可以设计的较小,避免受力过大损坏;同时滑动配合和缓冲弹簧协同作用,进一步减弱反吹时的冲击,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保障过滤效率。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安装座的侧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进管,2-分流壳,3-合流壳,4-出管,5-连接板,6-前电动阀,7-后电动阀,8-连接管,9-安装座,901-线缆穿孔,902-螺接孔,10-端板,11-活动套管,12-缓冲弹簧,13-压力检测器,14-固定座,15-反吹阀,16-输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生产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高效过滤装置,包括进管1、分流壳2、合流壳3、出管4和设于分流壳2、合流壳3之间的连接管8。连接管8共有四根,每根分为两段。分流壳2、合流壳3通过连接板5固定,分流壳2、合流壳3各自设有将内部通道关闭的前电动阀6、后电动阀7。连接管8上接入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由安装座9、端板10和活动套管11构成,安装座9中设有与连接管8数量对应的活动套管11,活动套管11的两侧滑动插接有被分为两段的连接管8。过滤机构相对于连接管8前后移动的距离为0.5-1cm,过滤机构与每根连接管的两个部分连接处均设有滑动密封圈。活动套管11的内侧中部固定有过滤器,过滤器为叠压网式过滤器。连接管8位于分流壳2内侧与相邻端板10之间的管体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12。分流壳2中心处固定有压力检测器13,压力检测器13通过数据线缆分别与反吹阀15、后电动阀7电性连接。反吹阀15的一端通过固定座14与过滤机构的端板10固定,另一端的输气管分别与各个连接管8接通。当压力检测器13检测到压力低于标准值时,传递信号使得后电动阀7关闭,同时传递信号使得反吹阀15开启,利用高压气体将活动套管11内侧过滤器上的堵塞物吹除。反吹阀15的输气管16与各个连接管接通处设有单向阀。过滤机构的安装座9中心处开设有线缆穿孔901,线缆穿孔901的周缘均匀开设有四个螺接孔902,活动套管11的外侧设有螺纹部,通过螺接方式与安装座9进行可拆卸固定。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多根连接管8进行分流,使得各根连接管8中接入的过滤网直径可以设计的较小,避免受力过大损坏;同时滑动配合和缓冲弹簧12协同作用,进一步减弱反吹时的冲击,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保障过滤效率。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高效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管、分流壳、合流壳、出管和设于分流壳、合流壳之间的多根连接管,所述分流壳、合流壳通过连接板固定,所述分流壳、合流壳各自设有将内部通道关闭的前电动阀、后电动阀,所述连接管上接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由安装座、端板和活动套管构成,所述安装座中设有与连接管数量对应的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的两侧滑动插接有被分为两段的连接管,所述活动套管的内侧中部固定有过滤器,所述连接管位于分流壳内侧与相邻端板之间的管体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分流壳中心处固定有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通过数据线缆分别与反吹阀、后电动阀电性连接,所述反吹阀的一端通过固定座与过滤机构的端板固定,另一端的输气管分别与各个连接管接通,当所述压力检测器检测到压力低于标准值时,传递信号使得后电动阀关闭,同时传递信号使得反吹阀开启,利用高压气体将活动套管内侧过滤器上的堵塞物吹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高效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管、分流壳、合流壳、出管和设于分流壳、合流壳之间的多根连接管,所述分流壳、合流壳通过连接板固定,所述分流壳、合流壳各自设有将内部通道关闭的前电动阀、后电动阀,所述连接管上接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由安装座、端板和活动套管构成,所述安装座中设有与连接管数量对应的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的两侧滑动插接有被分为两段的连接管,所述活动套管的内侧中部固定有过滤器,所述连接管位于分流壳内侧与相邻端板之间的管体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分流壳中心处固定有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通过数据线缆分别与反吹阀、后电动阀电性连接,所述反吹阀的一端通过固定座与过滤机构的端板固定,另一端的输气管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甜甜王卉王勇郑兆军韩善信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