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30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墨过滤器,过滤筒体包括下筒体,下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中间环板,中间环板的顶部设置有上筒体;下筒体的圆柱面下部设置有出液口,下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封板,上筒体的圆柱面中部设置有进液口,上筒体的顶部内圈设置有顶板;中间环板的内圈顶部设置有设置有隔板,隔板的底面设置有四个绕圆周均布的凸块,中间环板的顶部内圈设置有四个绕圆周均布的C型卡槽,隔板的凸块与C型卡槽的卡口对应布置;隔板的顶面中心设置有螺柱,螺柱外圈设置有四个绕圆周均布的阶梯孔,阶梯孔内设置有过滤布袋组件;螺柱上设置有压板,压板与过滤布袋组件的顶面接触,压板通过螺母锁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效果好,过滤效率高,安装拆卸及检修方便。

An Ink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墨过滤器
本技术属于涂料
,特别涉及一种油墨过滤器。
技术介绍
印刷油墨是由作为分散相的颜料和作为连续相的连接料组成的一种稳定的粗分散体系。为了使油墨具有更好的性能,在油墨制造过程中添加一些助剂来提高其印刷适性。颜料决定了油墨的色相、透明度、耐光性等性质;连接料是油墨的关键,它决定了油墨的流变性质、干燥性质、抗水性、光泽等。目前印刷油墨连接料用的最多的是溶剂型连接料,该连接料分为以有机溶剂为基质的连接料和以水为基质的连接料,其形成的油墨即为油性油墨和水性油墨。油性油墨连接料中的有机溶剂有醇类、酯类、甲苯、二甲苯等,其中含有的易挥发性有机物不仅会对印刷机操作人员的身体产生一些损害,还会造成大气污染和臭气问题。随着油墨技术的高科技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开发环保型油墨是今后油墨发展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目前,水性油墨是一种广泛推广使用的“绿色”印刷油墨。水性油墨与油性油墨最大的不同就是连接料的溶剂采用的是水,有的含少量的醇,为了增加连接料中树脂的溶解性,一般在高分子链上引人一COOH、一OH等亲水基团。羧基含量过高不利于干燥过程中溶剂的排出,同时也会造成油墨耐水性的下降,墨膜易发脆;羟基可以增加树脂的极性,改善附着力和润湿分散性能。水性油墨分为水溶性、碱溶性和乳液性三类,目前研制与开发使用较多的是碱溶性油墨。袋式过滤器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适应性强的多用途过滤设备。滤袋侧漏机率小,能准确地保证过滤精度,并能快捷地更换滤袋,过滤基本无物料消耗,使得操作成本降低,适用于油漆、粘胶、树脂染料、油墨和油制品、化学品等行业的液体精过滤,过滤细度靠滤袋保证,中间不需抽样复验,并可配套输送泵组装在移动式推车上,以随意移动到任何生产线上进行过滤。其主要结构是这样的:首先设一过滤器罐体,在过滤器罐内设过滤袋固定板,过滤袋固定板上设一个或多个过滤袋器,所述过滤袋可以由金属或塑料丝网制作,待过滤物料应用分流原理,使用了管流分层设计,能确保杂质被层层裁留,过滤速度与袋式过滤网提供的过滤面积呈线性正比关系,过滤速度多袋为单袋式的多倍。但仍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袋式过滤器安装拆卸复杂,使用效果差,过滤效率低,检修耗时长。如何设计一种便于拆卸的油墨过滤器,如何提高袋式过滤器的使用效果,如何提高袋式过滤器的效率,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墨过滤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袋式过滤器的使用效果差,过滤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墨过滤器,包括过滤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筒体包括下筒体,下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中间环板,中间环板的顶部设置有上筒体;下筒体的圆柱面下部设置有出液口,下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封板,封板中心设置有排液口,上筒体的圆柱面中部设置有进液口,上筒体的顶部内圈设置有顶板;中间环板的内圈顶部设置有设置有隔板,隔板的底面设置有四个绕圆周均布的凸块,中间环板的顶部内圈设置有四个绕圆周均布的C型卡槽,隔板的凸块与C型卡槽的卡口对应布置;隔板的顶面中心设置有螺柱,螺柱外圈设置有四个绕圆周均布的阶梯孔,阶梯孔内设置有过滤布袋组件;螺柱上设置有压板,压板与过滤布袋组件的顶面接触,压板通过螺母锁紧。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筒体内圈上部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顶板外圈的外螺纹配合。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液口与出液口在同一个垂直面上且朝向相反。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顶板顶面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把手,把手均采用圆钢弯制成倒置的U型。本技术结构合理,袋式过滤器的使用效果好,袋式过滤效率高,安装拆卸及检修方便,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中:1.过滤筒体;2.隔板;3.过滤布袋组件;4.压板;5.顶板;101.下筒体;102.中间环板;103.上筒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墨过滤器,包括过滤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筒体1包括下筒体101,下筒体101的顶部设置有中间环板102,中间环板102的顶部设置有上筒体103;下筒体101的圆柱面下部设置有出液口,下筒体101的底部设置有封板,封板中心设置有排液口,上筒体103的圆柱面中部设置有进液口,上筒体103的顶部内圈设置有顶板5;出液口、排液口、进液口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中间环板102的内圈顶部设置有设置有隔板2,隔板2的底面设置有四个绕圆周均布的凸块,中间环板102的顶部内圈设置有四个绕圆周均布的C型卡槽,隔板2的凸块与C型卡槽的卡口对应布置;隔板2的顶面中心设置有螺柱,螺柱外圈设置有四个绕圆周均布的阶梯孔,阶梯孔内设置有过滤布袋组件3;螺柱上设置有压板4,压板4与过滤布袋组件3的顶面接触,压板4通过螺母锁紧;过滤布袋组件3由过滤布袋及过滤布袋外圈的过滤骨架组成;所述的上筒体103内圈上部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顶板5外圈的外螺纹配合;如图3~图5所示,所述的进液口与出液口在同一个垂直面上且朝向相反;所述的顶板5顶面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把手,把手均采用圆钢弯制成倒置的U型,顶板5上还设置有排气孔。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合理,袋式过滤器的使用效果好,袋式过滤效率高,安装拆卸及检修方便。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墨过滤器,包括过滤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筒体(1)包括下筒体(101),下筒体(101)的顶部设置有中间环板(102),中间环板(102)的顶部设置有上筒体(103);下筒体(101)的圆柱面下部设置有出液口,下筒体(101)的底部设置有封板,封板中心设置有排液口,上筒体(103)的圆柱面中部设置有进液口,上筒体(103)的顶部内圈设置有顶板(5);中间环板(102)的内圈顶部设置有设置有隔板(2),隔板(2)的底面设置有四个绕圆周均布的凸块,中间环板(102)的顶部内圈设置有四个绕圆周均布的C型卡槽,隔板(2)的凸块与C型卡槽的卡口对应布置;隔板(2)的顶面中心设置有螺柱,螺柱外圈设置有四个绕圆周均布的阶梯孔,阶梯孔内设置有过滤布袋组件(3);螺柱上设置有压板(4),压板(4)与过滤布袋组件(3)的顶面接触,压板(4)通过螺母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过滤器,包括过滤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筒体(1)包括下筒体(101),下筒体(101)的顶部设置有中间环板(102),中间环板(102)的顶部设置有上筒体(103);下筒体(101)的圆柱面下部设置有出液口,下筒体(101)的底部设置有封板,封板中心设置有排液口,上筒体(103)的圆柱面中部设置有进液口,上筒体(103)的顶部内圈设置有顶板(5);中间环板(102)的内圈顶部设置有设置有隔板(2),隔板(2)的底面设置有四个绕圆周均布的凸块,中间环板(102)的顶部内圈设置有四个绕圆周均布的C型卡槽,隔板(2)的凸块与C型卡槽的卡口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子健李欣悦金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弘业涂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