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17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肠器,包括灌肠袋、导管、肛管、调速器、排气管以及气囊,灌肠袋外套设有保温装置使得灌肠袋内的药液一直处于适宜的温度。导管一端与灌肠袋连接一端连通肛管,肛管伸入人体肛门内部进行灌肠操作。排气管与肛管并联且固定连接在一起,排气管一端连接气囊另一端伸入人体肛门内将人体体内的气体排出。排气管伸入人体肛门内的一端设置有止水通气膜,故可以在灌肠的同时将人体内的气体排出,而延长灌肠液留在人体内部时间,提高患者舒适感。

Enema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肠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肠装置,为一种恒温、控速、排腹内压一体式中药保留灌肠器。
技术介绍
中药保留灌肠是将中药药液从肛门灌入直肠至结肠,是药液保留在肠道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其适应范围较广,如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慢性盆腔炎、急性胰腺炎、盆腔包块、尿毒症、腹部术后及便秘等。传统的灌肠器用灌肠筒和橡胶管相连接,现多己被一次性灌肠袋所取代。目前临床改良的一次性灌肠器多为用一次性尿管、一次性吸痰管、一次性冲洗袋、一次性输液管自由组合,这样的一次性灌肠器需要二次变动,甚至出现连接处渗漏。现有的灌肠器通过热水袋、保温瓶等对灌肠液进行加温、恒温的,但是这样导致灌肠液温度不稳定、且没有温度提示,容易烫伤患者;灌肠速度调节不精确、容易造成流速快,患者易产生即可便意、肛门坠胀感,使药液在体内不宜留存;尤其肠道内积气较多,腹内压较高患者,在灌肠过程中的积气的留存,使患者的舒适感较差,同时也不利于药液在体内留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灌肠器,能够保持药液温度恒定、速度可调节、并可以自动实现灌肠与排除肠道内积气同时或分开单独进行。技术方案:一种灌肠器,包括中药袋、导管、肛管、调速器、排气管,导管一端与灌肠到连通另一端连通肛管,导管上设有调速器,排气管与肛管并联,排气管伸入人体肛门的一端入口处设置有止水通气膜。其中,排气管和肛管伸入人体肛门的一端设置有双通道联动阀,双通道联动阀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连接杆和挡板,第一端盖位于肛管出口外侧,第二端盖位于排气管内靠近端口处,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通过连接杆连接,挡板位于排气管内,连接杆穿过挡板并能相对自由滑动,挡板位于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之间,第二端盖与挡板上设置有不交叠的排气孔。第二端盖与挡板位于止水通气膜靠近人体内部的一侧,当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靠拢贴合时气体便无法排出。其中,挡板靠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设有环形密封槽,第二端盖靠近挡板一侧设置有与环形密封槽相契合的环形橡胶圈,当第二端盖靠近挡板时,第二端盖上的环形橡胶圈与挡板上的环形密封槽相契合形成密封。其中,第一端盖贴紧肛管出口处时能够完全遮盖肛管出口,使得当气体压强足够大将第二端盖往外推出时,第二端盖带动连接杆向外退出,使得第一端盖紧贴肛管出口,此时第一端盖完全盖住肛管出口,使得灌肠液无法排出。其中,为了使得人体内气体除了能够从排气管端口进入,还能从排气管侧壁进入,通气止水膜靠近人体内部的一侧的排气管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孔,故使得人体内的气体能够更容易从排气管排出。其中,为了将中药袋里面的药液能够维持在适宜的温度,使得灌肠的时候人体更加舒适,中药袋外部设置有保温箱。中药袋内设置有中药滤网,将中药内的残渣滤除。其中,排气管排出端连接有气囊,当捏紧气囊形成负压时,由于与人体内部压强差变大使得第二端盖与第一端盖快速分离,气体排出。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灌肠器,该肛管既能用于灌肠也能用于排气,且能自动实现灌肠同时或单独排气的功能选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双通道联动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恒温、控速、排腹内压一体式中药保留灌肠器,包括中药袋1、导管2、肛管3、调速器4和排气管5,导管2一端与中药袋1连通另一端连通肛管3,导管2上设有调速器4,排气管5与肛管3并联,排气管5伸入人体肛门的一端入口处设置有止水通气膜6。止水通气膜6可以只排出气体而将人体内的灌肠液体阻挡在人体内部。排气管5排出端连接有气囊10,气囊10为手雷式气囊,压紧后松开气囊会形成负压,气囊10底部含活性炭片,能够吸附排出的气体当中的臭味以及有机污染物,实现绿色排放。中药袋1外部设置有保温箱9,保温箱9上设置有温度显示屏,可实时显示内部温度使得中药袋的温度适宜,避免在灌肠时,中药袋1内的灌肠液温度过高导致病人被烫伤。中药袋1内设置有中药滤网11,可以滤除中药袋内的药物残渣,避免药物残渣进入人体内部,中药滤网11的网孔大小为0.18mm,保证灌肠液顺利通过的同时,将大颗粒残渣滤去。止水通气膜6靠近人体内部的一侧的排气管5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孔51。该进气孔51使得人体内的气体能够从多个方向进入排气管内。止水通气膜6设置在离排气管端口处5cm处,止水通气膜6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制作。排气管5的内径为3~5mm,优选4mm,进气孔51直径为1~2mm,以方便气体从侧面进入排气管5。肛管3上设置有刻度标尺7,通过该刻度标尺能够看出该肛管插入人体内部的深度。如图2所示,排气管5和肛管3伸入人体肛门的一端设置有双通道联动阀8,该双通道联动阀8可实现灌肠与排气自动选择;双通道联动阀8包括第一端盖81,第二端盖82、连接杆83和挡板84,第一端盖81位于肛管3出口外侧,第一端盖81贴紧肛管3出口处时能够完全遮盖肛管3出口。第二端盖82位于排气管5内靠近端口处,第一端盖81与第二端盖82通过连接杆83连接,挡板84位于排气管5内,挡板84外轮廓形状与排气管5的内管道截面形状相同,连接杆83穿过挡板84并能相对自由滑动,挡板84位于第一端盖81与第二端盖82之间,第二端盖82与挡板84上设置有不交叠的排气孔824。排气管5排出端连接有气囊10。第二端盖82与挡板84位于止水通气膜6靠近人体内部的一侧。如图3和图4所示,挡板84靠近第二端盖82的一侧设有环形密封槽841,第二端盖82靠近挡板84一侧设置有与环形密封槽841相契合的环形橡胶圈821。为了实现灌肠和排气功能可选择的工作,在排气管5和肛管3上还可以直接设置单向阀以控制排气管5与肛管3的工作。本实施例中的灌肠排气管的具体工作原理:当液体灌入时液体给第一端盖81一个向外的压力使得第一端盖81向左运动,第一端盖81通过连接杆83拉动第二端盖82,连接杆83穿过挡板84,当第二端盖82运动至与挡板84贴合时不再向左运动,第二端盖82和挡板84上开设有排气孔824,排气孔824不交叠错位形成封闭的挡塞。当人体内气体压力逐渐增大至一定程度时,第二端盖82向右运动与挡板84分离,气体通过第二端盖82和挡板84上的排气孔824排出,此时挡板1通过连接杆83拉动第一端盖81,使得第一端盖81将液体灌入口封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肠器,包括中药袋(1)、导管(2)、肛管(3)、调速器(4)、排气管(5),所述导管(2)一端与中药袋(1)连通另一端连通肛管(3),导管(2)上设有调速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5)与肛管(3)并联,所述排气管(5)伸入人体肛门的一端入口处设置有止水通气膜(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肠器,包括中药袋(1)、导管(2)、肛管(3)、调速器(4)、排气管(5),所述导管(2)一端与中药袋(1)连通另一端连通肛管(3),导管(2)上设有调速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5)与肛管(3)并联,所述排气管(5)伸入人体肛门的一端入口处设置有止水通气膜(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5)和肛管(3)伸入人体肛门的一端设置有双通道联动阀(8),所述双通道联动阀(8)包括第一端盖(81),第二端盖(82)、连接杆(83)、挡板(84),所述第一端盖(81)位于肛管(3)出口外侧,所述第二端盖(82)位于排气管(5)内靠近端口处,所述第一端盖(81)与第二端盖(82)通过连接杆(83)连接,所述挡板(84)位于排气管(5)内,所述连接杆(83)穿过挡板(84)并能相对自由滑动,所述挡板(84)位于第一端盖(81)与第二端盖(82)之间,所述第二端盖(82)与挡板(84)上设置有不交叠的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琤琤吴莉陶宇霞武秋娣赵迪冯菁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