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析液灌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9177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析液灌注装置,该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管柱、握把;底板上与设有圆柱形孔洞和带螺纹孔洞;支撑柱分为支撑上柱和支撑下柱,支撑上柱底部中空且设有内螺纹,支撑下柱的顶部为直径小于支撑下柱的圆柱体,其下端无螺纹、上端设有与支撑下柱底部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支撑下柱的底部设有与带螺纹孔洞匹配的外螺纹;管柱主要由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管柱构成,包括外壁和内壁两部分;握把包括通过铰接件铰接的两个把柄,铰接件设有与支撑下柱顶部匹配的空腔,把柄的后端设有把手,把柄的前端分别与两个半圆管柱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提前分切透析袋,一人就可以完成透析液连续灌注,方便快捷,可节约人力和减少透析袋的浪费。

A dialysate perfu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析液灌注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析液灌注装置。
技术介绍
现行透析液灌注过程中,需先将透析袋分切至一定长度,水煮后一端用特定夹子夹紧,再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透析液从另一端灌注,最后用夹子夹紧。上述过程中,水煮后的透析袋因为残存水的缘故,易粘贴在一起,不易分开;每次灌注均先需要通过量筒量取一定体积后倒入,操作繁琐,且因透析液带一定的粘度,易附着于量筒壁,流动缓慢,浪费时间,为日常大批量生产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能够为透析液连续灌注提供帮助的透析液灌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能够为透析液连续灌注提供帮助的透析液灌注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透析液灌注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管柱、握把。所述底板的水平界面优选为圆角矩形,所述底板上与管柱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圆柱形孔洞(其直径优选与管柱相同),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圆柱形带螺纹孔洞。所述的圆柱形孔洞优选设有内壁。所述支撑柱分为支撑上柱和支撑下柱,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支撑上柱底部中空且设有内螺纹。所述支撑下柱的顶部为直径小于支撑下柱的圆柱体,该圆柱体下端无螺纹用于穿插所述握把的铰接件、上端设有与支撑下柱底部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支撑下柱的底部设有与底板上的圆柱形带螺纹孔洞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管柱主要由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管柱构成,其包括外壁和内壁两部分。所述握把包括通过铰接件铰接的两个把柄,所述铰接件设有与支撑下柱顶部匹配的空腔,两个把柄的后端设有把手,两个把柄的前端分别与两个半圆管柱一体连接。优选的,把柄的厚度由铰接件位置起向管柱方向逐渐增加然后趋于平缓,在把手向内捏合过程中,接近管柱处的把柄能紧密压合在一起,使灌注过程中,即使以一定力度按压漏斗也不至于使管柱张开。进一步的,所述的透析液灌注装置还包括漏斗。所述透析液灌注装置的材料优选为:底板(不包括圆柱形孔洞内壁)、支撑柱、管柱(不包括内壁)、握把的材料为304不锈钢;圆柱形孔洞内壁和管柱内壁材料为PE泡棉材料;漏斗的材料为玻璃。所述的透析液灌注装置的尺寸可根据透析袋的尺寸进行调整。所述透析液灌注装置的安装过程为:首先将支撑下柱通过螺纹安装在底板的圆柱形带螺纹孔洞中,然后将握把通过铰接件套在支撑下柱顶部,再将支撑上柱通过螺纹安装到支撑下柱上,完成透析液灌注装置的安装,此时管柱与底板的圆柱形孔洞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控制把手向内或向外能够使管柱闭合或分开。所述透析液灌注装置的使用方法为:灌注时,控制把手向外将管柱分开,将已经煮过的透析袋穿过底板的圆柱形孔洞,一端贴于半圆管柱顶部并超出一定长度,透析袋底端靠近底板上表面处对折后用夹子封口,控制把手向内使管柱闭合,将漏斗插入透析袋内并固定于管柱上,将透析液通过漏斗倒入透析袋内,透过漏斗观察,当透析袋内液体到顶部时,取出漏斗,用手固定住透析袋顶端后,控制把手向外将管柱分开,取出装好透析液的透析袋,顶端对折后用夹子夹紧,底端用剪刀剪断,完成灌装。所述透析液灌注装置的工作原理为:(1)根据透析袋的尺寸相应的设计合适尺寸的透析液灌注装置,以27mm透析袋为例(透析袋宽度为27mm,即周长为54mm),在不考虑透析袋自身的伸缩情况下,其填充液体后半径应约为8.6mm,管柱内壁直径设计为17mm,在灌注过程中,液体能将透析袋撑起并与内壁完美贴合,加上内壁PE泡棉材料对透析袋的阻力,在灌注过程中,能有效防止透析膜向下滑落。(2)漏斗材质为玻璃,在灌注过程中,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控制液体的灌注;(3)透析袋自身有一定伸缩性,因此,在灌注完成从管柱中取出后,透析液在透析袋中的高度下降,为透析袋顶端的封闭创造条件;(4)内壁PE泡棉材料也能为透析袋提供保护,避免其与筒壁直接接触,避免刮伤;(5)把柄的厚度由铰接件位置起向管柱方向逐渐增加然后趋于平缓,在把手向内捏合过程中,接近管柱处的把柄能紧密压合在一起,使灌注过程中,即使以一定力度按压漏斗也不至于使管柱张开。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灌注过程不再需要提前分切透析袋,灌注完成后再分切可以为连续化灌注提供帮助,也可减少透析袋的浪费;(2)去除了灌注过程中的量取操作,透析液体积通过管柱高度完美控制,方便快捷;(3)一人就可以完成透析液连续灌注,节约了人力。附图说明图1是透析液灌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透析液灌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透析液灌注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支撑柱、3-管柱、4-握把、5-漏斗、6-圆柱形孔洞、7-圆柱形带螺纹孔洞、8-支撑上柱、9-支撑下柱、10-铰接件、11-半圆管柱、12-外壁、13-内壁、14-把柄、15-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透析液灌注装置,其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底板1、支撑柱2、管柱3、握把4、漏斗5。所述底板1的水平界面为圆角矩形,所述底板1上与管柱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圆柱形孔洞6(其直径与管柱3相同),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有圆柱形带螺纹孔洞7。所述的圆柱形孔洞6设有内壁。所述支撑柱2分为支撑上柱8和支撑下柱9,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支撑上柱8底部中空且设有内螺纹。所述支撑下柱9的顶部为直径小于支撑下柱9的圆柱体,该圆柱体下端无螺纹用于穿插所述握把4的铰接件10、上端设有与支撑下柱8底部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支撑下柱9的底部设有与底板1上的圆柱形带螺纹孔洞7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管柱3主要由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管柱11构成,所述管柱3包括外壁12和内壁13两部分。所述握把4包括通过铰接件10铰接的两个把柄14,所述铰接件10设有与支撑下柱9顶部匹配的空腔,两个把柄14的后端设有把手15,两个把柄14的前端分别与两个半圆管柱11一体连接。所述透析液灌注装置的安装过程为:首先将支撑下柱9通过螺纹安装在底板1的圆柱形带螺纹孔洞7中,然后将握把4通过铰接件10套在支撑下柱9顶部,再将支撑上柱8通过螺纹安装到支撑下柱9上,完成透析液灌注装置的安装,此时管柱3与底板1的圆柱形孔洞6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控制把手15向内或向外能够使管柱3闭合或分开。所述透析液灌注装置的材料为:底板1(不包括圆柱形孔洞6内壁)、支撑柱2、管柱3(不包括内壁)、握把4的材料为304不锈钢;圆柱形孔洞6内壁和管柱3内壁材料为PE泡棉材料;漏斗5的材料为玻璃。以一种膜产品的透析液为例。灌注时,控制把手15向外将管柱3分开,将已经煮过的透析袋穿过底板1的圆柱形孔洞6,一端贴于半圆管柱11顶部并超出一定长度,透析袋底端靠近底板1上表面处对折后用夹子封口,控制把手15向内使管柱3闭合,将漏斗5插入透析袋内并固定于管柱3上,将透析液通过漏斗倒入透析袋内,透过漏斗观察,当透析袋内液体到顶部时,取出漏斗,用手固定住透析袋顶端后,控制把手15向外将管柱3分开,取出装好透析液的透析袋,顶端对折后用夹子夹紧,底端用剪刀剪断,完成灌装。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析液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柱(2)、管柱(3)、握把(4);所述底板(1)上与管柱(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圆柱形孔洞(6),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有圆柱形带螺纹孔洞(7);所述支撑柱(2)分为支撑上柱(8)和支撑下柱(9),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支撑上柱(8)底部中空且设有内螺纹;所述支撑下柱(9)的顶部为直径小于支撑下柱(9)的圆柱体,该圆柱体下端无螺纹、上端设有与支撑下柱(9)底部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支撑下柱(9)的底部设有与底板(1)上的圆柱形带螺纹孔洞(7)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管柱(3)主要由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管柱(11)构成,所述管柱(3)包括外壁(12)和内壁(13)两部分;所述握把(4)包括通过铰接件(10)铰接的两个把柄(14),所述铰接件(10)设有与支撑下柱(9)顶部匹配的空腔,两个把柄(14)的后端设有把手(15),两个把柄(14)的前端分别与两个半圆管柱(11)一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析液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柱(2)、管柱(3)、握把(4);所述底板(1)上与管柱(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圆柱形孔洞(6),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有圆柱形带螺纹孔洞(7);所述支撑柱(2)分为支撑上柱(8)和支撑下柱(9),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支撑上柱(8)底部中空且设有内螺纹;所述支撑下柱(9)的顶部为直径小于支撑下柱(9)的圆柱体,该圆柱体下端无螺纹、上端设有与支撑下柱(9)底部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支撑下柱(9)的底部设有与底板(1)上的圆柱形带螺纹孔洞(7)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管柱(3)主要由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管柱(11)构成,所述管柱(3)包括外壁(12)和内壁(13)两部分;所述握把(4)包括通过铰接件(10)铰接的两个把柄(14),所述铰接件(10)设有与支撑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赛罗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