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取材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973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病理取材刀,包括刀片、内刀头‑外锥面、推刀块、刀柄、推刀块滑轨、刀仓、出刀口、刀后盖、外刀头‑内锥面、刀片滑槽、刀仓压盖、压刀片、断槽,所述刀柄与刀后盖连接,刀仓位于刀柄内,用于储存刀片,压刀片位于刀仓压盖上,推刀块位于刀柄中线上端,可在推刀块滑轨中运动,内刀头‑外锥面的外表面与外刀头‑内锥面连接,内刀头‑外锥面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出刀口,另一侧内部与刀块滑轨连接,内刀头‑外锥面中线处有一断槽,刀片由此送出。其优点表现在:本装置一次存储多个刀片,通过推刀块和旋转拧紧装置,可实现快速更换刀片,有效减少换刀时间,并避免手工换刀时造成割伤等意外伤害,增加了安全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A Kind of Pathological Sampling Kn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理取材刀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病理取材刀。
技术介绍
病理学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亦称外科病理学检查,简称“外检”;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要,从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这是诊断病理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对绝大多数送检病例都能做出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被作为临床的最后诊断,病理学既是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病理学在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取材刀,以往医生在取标本时通常是用普通的取材刀对标本进行切割,在第一刀切下后,第二刀很难保证与第一刀平行,且确保取得的组织结构完整,因此,常常既费时又费力。并且有时病理标本需要进行沥干的操作。此外,一般要求取材部位要准确,要避开坏死组织或明显继发感染区,在病变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处取材,要求取到病变组织及周围少许正常组织,其大小一般以1.5cm×1.5cm×0.2cm为宜,切取或钳取组织时应避免挤压,但普通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理取材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刀片装置,推刀装置,旋转拧紧装置,所述储存刀片装置包括固定卡槽(1)、刀片(7)、刀仓(4‑2),所述推刀装置包括推刀块(3)、刀柄(4)、推刀块滑轨(4‑1)、刀后盖(5)、刀仓压盖(8)、压刀片(9)、刀片滑槽(11),所述旋转拧紧装置包括内锥套与外锥套,所述内锥套包括内刀头‑外锥面(2)、出刀口(4‑3)、断槽(10),所述外锥套包括外刀头‑内锥面(6),所述内刀头‑外锥面(2)外表面与外刀头‑内锥面(6)连接,内锥套左端开设有出刀口(4‑3),右端中线处开设有断槽(10),外锥套右侧与刀柄(4)左端连接,刀片(7)穿过出刀口(4‑3),固定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理取材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刀片装置,推刀装置,旋转拧紧装置,所述储存刀片装置包括固定卡槽(1)、刀片(7)、刀仓(4-2),所述推刀装置包括推刀块(3)、刀柄(4)、推刀块滑轨(4-1)、刀后盖(5)、刀仓压盖(8)、压刀片(9)、刀片滑槽(11),所述旋转拧紧装置包括内锥套与外锥套,所述内锥套包括内刀头-外锥面(2)、出刀口(4-3)、断槽(10),所述外锥套包括外刀头-内锥面(6),所述内刀头-外锥面(2)外表面与外刀头-内锥面(6)连接,内锥套左端开设有出刀口(4-3),右端中线处开设有断槽(10),外锥套右侧与刀柄(4)左端连接,刀片(7)穿过出刀口(4-3),固定卡槽(1)右端与外锥套左端连接,固定卡槽(1)将刀片(7)固定,内刀头-外锥面(2)嵌入外刀头-内锥面(6)内,刀柄(4)右端与刀后盖(5)连接,刀仓(4-2)位于刀柄(4)中线处,刀仓压盖(8)位于刀柄(4)一侧,刀仓压盖(8)内表面与压刀片(9)连接,压刀片(9)用于压实刀仓(4-2)内储存的刀片,推刀块(3)位于刀柄(4)中线的推刀块滑轨(4-1)中,刀片滑槽(11)位于刀柄(4)中,一端与刀仓(4-2)连接,所述病理取材刀还包括推刀片,推刀片起始位置位于刀仓(4-2)尾部,推刀片的上端与推刀块(3)下端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恩扬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