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885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电加热装置包括:安装载体,具有用于盛放锅具的承载面;发热膜,承载面上附设有发热膜,使得锅具位于承载面上时与发热膜接触。本方案提供的电加热装置,采用使发热膜直接置于安装载体的承载面上的结构形式,该结构中整体加热部分所占空间体积小,更符合轻量化设计,此外,发热膜通电时自身整体发热,并且各部位的温度较均匀一致,具有加热均匀性好的优点,利于提升烹饪效果,同时,在本结构中,锅具位于安装载体上时,发热膜以与锅具接触的方式直接向锅具大面积导热,具有传热效率高、温升速度快、能量转换效率高的优点。

Electric heating devices and cooking utensi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烹饪器具加热方式为热盘加热或电磁感应加热(IH加热),这两种加热方式存在以下几个缺点:①结构尺寸大,占用空间体积多,重量大不易于位置移动;②发热不均匀,尤其是热盘加热方式;③温升速度慢,能量转换效率低,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加热装置的烹饪器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安装载体,具有用于盛放锅具的承载面;发热膜,所述承载面上附设有所述发热膜,使得所述锅具位于所述承载面上时与所述发热膜接触。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利用发热膜作为热源,并采用使发热膜直接置于安装载体的承载面上的结构形式,该结构中整体加热部分所占空间体积小,更符合轻量化设计,此外,发热膜通电时自身整体发热,并且各部位的温度较均匀一致,具有加热均匀性好的优点,利于提升烹饪效果,同时,在本结构中,锅具位于安装载体上时,发热膜以与锅具接触的方式直接向锅具大面积导热,具有传热效率高、温升速度快、能量转换效率高的优点。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加热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加热装置还包括测温元件;所述测温元件位于所述安装载体的下方,并与所述安装载体接触;或所述安装载体上设有通孔,所述承载面分布于所述通孔的一个端口的周围,所述发热膜上设有避让孔,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端口对应并连通,所述测温元件穿设在所述通孔及所述避让孔中。在本方案中,设置测温元件与安装载体接触,这样,测温元件可通过获取安装载体温度的方式来换算得到锅具温度,可以理解的是,换算以获取锅具温度的手段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再详述,通过这样设计,在实现对锅具测温目的的同时,可以避免对发热膜开孔,可有利于保证发热膜完整性和连续性,从而避免发热膜开孔处容易存在热缺失的问题,更利于保证对锅具的加热均匀性和高效性。设置测温元件穿设在安装载体的通孔及发热膜的避让孔中,这样,测温元件可经避让孔直接与锅具接触测温,测温准确性更高。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膜为远红外加热膜或金属电热膜。在本方案中,设置发热膜为远红外加热膜,具体如石墨烯加热膜等,其中,远红外加热膜的电热转换效率可达95%,发热膜采用远红外加热膜,可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加热能效,实现产品的节能减排。设置发热膜为金属电热膜,具体如金属PI加热膜等,具有绝缘强度好、抗电强度高、热传导效率高等优点,在实现高能效加热同时,可提升产品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膜的壁厚大于0mm且小于等于2mm。在本方案中,设置发热膜的壁厚大于0mm且小于等于2mm,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发热膜柔韧性,使得发热膜能够与锅具良好地适配贴合,确保加热面积稳定、加热均匀性好,另一方面,可在满足加热功率的同时避免发热膜过厚,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产品耗材、实现产品轻量化和小型化,且可以防止发热膜过厚引起发热膜自身贮热量大等问题,从而避免发热膜温升滞后、热损失增大等不良影响,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加热能效和温升速度。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膜的边缘部位与所述承载面通过粘接层粘接。在本方案中,将发热膜的边缘部位与承载面通过粘接层粘接,装配方式简单方便,且利于促进发热膜在承载面上保持平整、稳定,这样可利于确保加热面积稳定、加热均匀性好。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加热装置还包括:固定件,与所述发热膜配合且将所述发热膜限位在所述承载面上。在本方案中,利用固定件将发热膜限位在承载面上,装配方式简单方便,且利于促进发热膜在承载面上保持平整、稳定,这样可利于确保加热面积稳定、加热均匀性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与所述发热膜的边缘部位扣合,并将所述发热膜的边缘部位压靠在所述承载面上;或所述固定件包括螺纹紧固件,所述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安装载体连接且将所述发热膜的边缘部位压靠在所述承载面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加热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安装载体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出线孔,所述发热膜设有引出线,且所述引出线沿所述出线孔引出。在本方案中,在壳体的底端设置出线孔以供发热膜的引出线进行引出外接,方便产品从底部接线安装,产品走线更方便,且也利于对引出线进行隐藏布线,产品布线更美观,同时,也利于使引出线避开顶面的发热膜,这样可以降低发热膜热量损伤引出线保护套,降低短路风险。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承载面为平面,所述发热膜呈平面状并与所述承载面适配贴合,且所述发热膜用于与所述锅具的平底面适配贴合;或所述承载面为凸面,所述发热膜呈凸形并与所述承载面适配贴合,且所述发热膜用于与所述锅具的凹底面适配贴合;或所述承载面为凹面,所述发热膜呈凹形并与所述承载面适配贴合,且所述发热膜用于与所述锅具的凸底面适配贴合。在本方案中,承载面为平面、凸面或凹面,发热膜相应为平面状、凸形或凹形,锅具底面相应为平底面、凹面或凸面,使得承载面、发热膜及锅具底面形成良好适配关系,这样,承载面可对发热膜形成均匀支撑,对发热膜的防护定型效果好,且锅具位于承载面上时,发热膜与锅具底面可形成紧密接触配合,接触效果较佳,这样,加热面积大且稳定,同时加热均匀性也更好。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膜的功率W与所述锅具的容积L的比值大于等于150瓦特每升,且小于等于400瓦特每升;和/或所述发热膜的功率W的取值范围为400瓦特~1600瓦特。在本方案中,设置锅具的容积L及发热膜的功率W满足:1.5×100×L≤W≤4×100×L,其中,L的单位为升,W的单位为瓦特。换热言之,即限定发热膜的功率W为锅具容积的150~400倍,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锅具烹饪的及时性、高效性和加热均匀性,提升产品使用体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膜的半径R1与所述安装载体的半径R的比值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1。在本方案中,设置安装载体的半径R与发热膜的半径R1满足:0.5R≤R1≤R,其中,R与R1的单位相同。换热言之,即限定发热膜的外径为安装载体的外径的0.5~1倍,这在确保满足安装载体对发热膜支撑和定型效果良好的同时,可以确保发热膜的加热面积较大,以此促进提升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加热装置;锅具,盛放在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安装载体上且与发热膜接触。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加热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加热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安装载体,11通孔,20发热膜,21避让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载体,具有用于盛放锅具的承载面;发热膜,所述承载面上附设有所述发热膜,使得所述锅具位于所述承载面上时与所述发热膜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载体,具有用于盛放锅具的承载面;发热膜,所述承载面上附设有所述发热膜,使得所述锅具位于所述承载面上时与所述发热膜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元件;所述测温元件位于所述安装载体的下方,并与所述安装载体接触;或所述安装载体上设有通孔,所述承载面分布于所述通孔的一个端口的周围,所述发热膜上设有避让孔,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端口对应并连通,所述测温元件穿设在所述通孔及所述避让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为远红外加热膜或金属电热膜。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的壁厚大于0mm且小于等于2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的边缘部位与所述承载面通过粘接层粘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与所述发热膜配合且将所述发热膜限位在所述承载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与所述发热膜的边缘部位扣合,并将所述发热膜的边缘部位压靠在所述承载面上;或所述固定件包括螺纹紧固件,所述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安装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祥喜王志锋王云峰刘志才江德勇江太阳罗绍生苏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