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84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20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该煲体包括中板、保温圈及加热盘组件,该保温圈的顶部及底部分别抵触所述中板及所述加热盘组件,以与该中板及该加热盘组件共同形成一容纳腔。其中,该保温圈由塑胶材质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相比先前烹饪器具中的金属材质的保温圈,本申请烹饪器具采用塑胶注塑成型的保温圈,省去了接地线铆接和装配连接的工序,生产操作更方便,提升了效率。另外,由于该保温圈是注塑而成,可以较容易的控制其敞口处的形状尺寸,减小其与该中板之间的装配段差。

A Kind of Cooking Utens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器具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一般通过电热盘、IH线圈盘对内锅进行加热,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向外散发。为了避免内锅热量过多地传递至锅体最外侧导致烹饪器具外表面温度过大,也为了避免内锅温度下降较快而影响保温效果,通常在外壳罩内设置一个保温圈,用于隔热以减缓内锅温度的下降。目前的保温圈一般为金属材质,由金属薄片卷制而成,结合处有接头,易变形。并且因为是金属材质,需另外增加接地线,接地线的一端通过铆接或螺钉连接保温圈,另一端通过插接端子和螺钉连接烹饪器具内部的接地电路中。由于该保温圈是卷制的,圈出来的形状不规整,组装时与煲体中板之间的装配段差较大。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烹饪器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烹饪器具。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该煲体包括中板、保温圈及加热盘组件,该保温圈的顶部及底部分别抵触所述中板及所述加热盘组件,以与该中板及该加热盘组件共同形成一容纳腔,该保温圈由塑胶材质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相比先前烹饪器具中的金属材质的保温圈,本申请烹饪器具采用塑胶保温圈,省去了地线铆接和装配连接的工序,生产操作更方便,提升了效率。另外,由于该保温圈是注塑而成,可以较容易的控制其敞口处的形状尺寸,减小其与该中板之间的装配段差。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温圈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中板的底面抵压在所述翻边之上。该翻边提升了结构强度,也方便成型。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板的底面设有卡槽,所述保温圈设有自所述翻边向上突伸的凸筋,该凸筋卡入该卡槽内。该凸筋与该卡槽的互配可实现保温圈与中板之间的定位,方便组装;而且还连接了该中板及该保温圈,可以使该保温圈依据中板的开口调整其开口形状,减少段差。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温圈的侧壁外侧面还设有上下延伸的若干凹槽,该凹槽上下贯穿所述保温圈,将所述翻边及所述凸筋分割为多个部分。如此设计,可提高该保温圈的弹性,方便跟随所述中板形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翻边的相邻两个部分之间形成喇叭口。可提高该保温圈圈口的弹性。所述中板的卡槽为整圈连续设置。此设计方便成型。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加热盘组件包括线圈盘座,该线圈盘座的顶缘设有台阶,所述台阶包括台阶面以及位于该台阶面外侧的凸边,所述保温圈的底部抵压在该台阶面上,所述凸边包在所述保温圈的底部外侧。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烹饪器具还包括底座及若干连接座,所述加热盘组件支撑在该底座之上,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保温圈的外侧,该连接座的顶部与所述中板螺丝连接,底部分别与所述加热盘组件及底座螺丝连接。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烹饪器具还包括支撑架及外壳,所述外壳环绕包覆在所述中板外侧并与该底座的顶部连接,所述中板设有一对避让槽,所述保温圈对应该避让槽形成缺口,所述支撑架组装固定至该保温圈的缺口处,所述支撑架的外侧面贴近所述外壳。为所述外壳提供支撑作用,避免其变形。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座及支撑架均为塑料材质。成型简单方便。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煲体的立体图。图2为所述煲体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所述煲体的保温圈的立体图。图4为所述煲体的剖面图。图5为图4中上侧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中上侧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中板1、卡槽11、开口12、避让槽13、保温圈2、侧壁20、翻边21、凸筋22、开口23、凹槽24、喇叭口240、缺口25、加热盘组件3、线圈盘座31、台阶面32、凸边33、外壳4、底座5、安装柱51、连接座6、支撑架7。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装置、系统、设备和方法的例子。参图1及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该煲体包括中板1、保温圈2、加热盘组件3、外壳4及底座5。该加热盘组件3位于煲体底部,所述保温圈2位于中板1及加热盘组件3之间,其顶部及底部分别抵触所述中板1及所述加热盘组件3,以与该中板1及该加热盘组件3共同形成该煲体的容纳腔,用于容纳内锅(未图示)。其中,该保温圈2由塑胶材质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相比先前烹饪器具中的金属材质的保温圈,本申请烹饪器具采用塑胶材质的保温圈,省去了接地线铆接和装配连接的工序,生产操作更方便,提升了效率。另外,由于该保温圈2是注塑而成,可以较容易的控制其敞口处的形状尺寸,减小其与该中板1之间的装配段差。下面将具体说明该保温圈2的结构。优选的,该保温圈2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21,该翻边21既提升了结构强度,又方便了该保温圈2的注塑成型。所述中板1的底面抵压在所述翻边21之上,因此,该翻边21还提高了该保温圈2与所述中板1的抵触面积,避免该中板1发生晃动。优选的,参图3至图5所示,所述中板1的底面设有卡槽11,所述保温圈2还设有自所述翻边21向上突伸的凸筋22,该凸筋22卡入该卡槽11内。该凸筋22与该卡槽11的互配可实现保温圈2与中板1的定位,方便组装;另外,该凸筋22也进一步提升了该保温圈2的强度。上述凸筋22与卡槽11的相互卡合还连接了该中板1及该保温圈2,因此,即使在组装前该中板1的底部开口12与该保温圈2的顶部开口23出现轮廓不一致的情况,由于该卡合连接,所述保温圈2将跟随该中板1的开口12的形状发生略微形变,以调整其开口23与前述开口12形状一致,保证该保温圈2与该中板1的段差不会过于明显,避免形成装配误差。在本实施例中,该中板1的开口12及该保温圈2的开口23为圆形。显然该开口也可以是矩形,或其他依据内锅形状设置的形状。优选的,所述中板1的所述卡槽11为整圈连续设置。如此设计,可方便成型。优选的,为了提高所述保温圈2的弹性,方便其跟随该中板1的开口12发生形变,所述保温圈2侧壁20的外侧面还设有上下延伸的若干凹槽24,该凹槽24上下贯穿所述保温圈2,将所述翻边21及所述凸筋22分割为多个部分,以方便调整该保温圈2的所述开口23形状。优选的,所述翻边24的相邻两个部分之间形成喇叭口240,可利于提升该保温圈2圈口的弹性。参考图2及图6所示,该加热盘组件3包括线圈盘座31,该线圈盘座31的顶缘设有台阶,所述台阶包括台阶面32以及位于该台阶面32外侧的凸边33,所述保温圈2的底部抵压在该台阶面32上,所述凸边33包在所述保温圈2的底部外侧。参考图2所示,该烹饪器具还包括若干连接座6,该连接座6用于连接所述中板1、加热盘组件3及底座5。该连接座6的顶部与所述中板1螺丝连接,底部分别与所述加热盘组件3及底座5螺丝连接。其中,所述底座5还设有安装柱51,该安装柱51穿过该加热盘组件3与该连接座6底部连接。该烹饪器具还包括支撑架7,所述中板1设有一对避让槽13,所述保温圈2对应该避让槽13形成缺口25,所述支撑架7组装固定至该保温圈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该煲体包括中板、保温圈及加热盘组件,该保温圈的顶部及底部分别抵触所述中板及所述加热盘组件,以与该中板及该加热盘组件共同形成一容纳腔,其特征在于:该保温圈由塑胶材质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该煲体包括中板、保温圈及加热盘组件,该保温圈的顶部及底部分别抵触所述中板及所述加热盘组件,以与该中板及该加热盘组件共同形成一容纳腔,其特征在于:该保温圈由塑胶材质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圈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中板的底面抵压在所述翻边之上。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的底面设有卡槽,所述保温圈设有自所述翻边向上突伸的凸筋,该凸筋卡入该卡槽内。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圈的侧壁外侧面还设有上下延伸的若干凹槽,该凹槽上下贯穿所述保温圈,将所述翻边及所述凸筋分割为多个部分。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的相邻两个部分之间形成喇叭口。6.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的卡槽为整圈连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