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天荣专利>正文

机器走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799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走兽,兽头架和兽身架间设有主传动轴,且主传动轴在兽头架和兽身架连接处设有万向节,主传动轴两端分别设有与其交错的副传动轴,且主传动轴和副传动轴上设有相互配合工作的传动机构,使得主传动轴驱动与其交错的副传动轴转动;偏心轮摇杆机构包括摇柄、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其中摇柄一端和副传动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摇杆铰接,第二摇杆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摇杆固定连接,且同一副传动轴的两端部设置的偏心轮摇杆机构按摇柄旋转相差180°设置;该机器走兽肢体活动时可弯曲,走兽身体会上下摆动,并且可在行走的过程中可进行转向,克服了以往机械玩具仿生步行进方式动作僵硬、呆板及无法转向、仿真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走兽
本专利技术涉及玩具,尤其涉及一种机器走兽类玩具。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的玩具已经不是单纯的造型模拟的静态玩具,而是除了造型模拟外还进行机械式的动作模拟,如现有的行走玩具,例如造型模仿狗、猫、马等动物玩具,除了造型上设计成动物的形态,而且将其肢体设计成可相对身躯活动,并通过装在身躯内的电机来带动肢体活动,从而实现该玩具可行走,更优选的还设有模拟玩具声音的声效。然而,真实的动物在行走或跑动时,其肢体是呈交替弯曲状的,从而形成具有上下摆幅的行走或跑步姿态,此外,动物行走可自由转向,现有的行走玩具肢体无法形成弯曲,也不能进行转向,进而在行走或跑动时也不会产生上下相对摆动效果,故使得整个行走玩具在走动时动作僵硬、呆板,缺乏真实行走的姿态,仿真效果相对较差,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肢体活动时可弯曲且可转向的机械走兽,解决现有行走玩具走动时动作僵硬、呆板和仿真效果相对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走兽,包括机架和动力装置;其中机架包括兽头架和至少一组兽身架,所述兽头架和兽身架间以及相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走兽,包括机架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兽头架(1)和至少一组兽身架(1'),所述兽头架(1)和兽身架(1')间以及相邻的兽身架(1')之间通过转轴(7)连接,并且设有纵向贯穿兽头架(1)和兽身架(1')的主传动轴(2),至少在兽头架(1)与兽身架(1')间的连接处还设有转向机构;在所述兽头架(1)与兽身架(1')之间和相邻的兽身架(1')之间的相连接处的主传动轴(2)上均设有万向节(9);所述转向机构包括驱动齿(8)以及与驱动齿(8)啮合的转向齿(8'),所述驱动齿(8)和转向齿(8’)分别设置于兽头架(1)和兽身架(1')上,其中驱动齿(8)与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走兽,包括机架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兽头架(1)和至少一组兽身架(1'),所述兽头架(1)和兽身架(1')间以及相邻的兽身架(1')之间通过转轴(7)连接,并且设有纵向贯穿兽头架(1)和兽身架(1')的主传动轴(2),至少在兽头架(1)与兽身架(1')间的连接处还设有转向机构;在所述兽头架(1)与兽身架(1')之间和相邻的兽身架(1')之间的相连接处的主传动轴(2)上均设有万向节(9);所述转向机构包括驱动齿(8)以及与驱动齿(8)啮合的转向齿(8'),所述驱动齿(8)和转向齿(8’)分别设置于兽头架(1)和兽身架(1')上,其中驱动齿(8)与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兽头架(1)和兽身架(1')上分别至少设有一根横向的副传动轴(4,4'),所述副传动轴(4,4')通过传动机构(5)与主传动轴(2)相连接,使得主传动轴(2)驱动横向的副传动轴(4,4')转动;所述兽头架(1)和兽身架(1')上的副传动轴(4,4')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一组行走腿,该行走腿为偏心轮摇杆机构(6),所述偏心轮摇杆机构(6)包括摇柄(60)、第一摇杆(61)和第二摇杆(62),第二摇杆(6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摇杆(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荣
申请(专利权)人:李天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