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磷酸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8775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磷酸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平均粒径为0.5‑3mm的磷酸钙颗粒,所述磷酸钙颗粒且具有相互贯通的孔结构,孔隙率高且均一,平均孔径为50‑500μm。所述磷酸钙颗粒是将磷酸钙盐(CPC粉末)与表面活性剂在剧烈搅拌条件下混合得到的。含本发明专利技术磷酸钙颗粒的修复材料非常适用于修复/填充较小部位的骨缺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磷酸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孔磷酸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磷酸钙骨水泥(CPC)是一种可自固化的生物活性硬组织修复材料,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CPC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以及可降解性,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骨组织修复材料,已经广泛地用于临床。但现有用于临床的磷酸钙骨水泥固化体孔径小、孔隙率低,以及材料本身的组成结构所决定的材料性质,植入体在体内的降解速度较慢,从而阻碍了新骨的快速形成和长入修复体,这些不足限制了其在临床上更广泛的应用。对于骨组织工程支架而言,材料的多孔性是十分重要的。多孔结构可以为种植细胞提供较大的粘附面,有利于细胞粘附,并允许血管组织向内生长;多孔结构也可增加材料的表面积,有利于材料和体液的充分接触,从而加快材料的降解;同时,多孔结构也为大量细胞种植、生长及分泌细胞外基质提供足够的空间,有助于营养成份的渗入和代谢产物的排出。目前,制备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的主要方法有:粒子溶出法、气体发泡法等。粒子溶出法可制得形状各异、孔隙贯通的多孔结构,且工艺简单,常用的致孔剂有蔗糖、甘露醇、明胶、氯化钠等。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酸钙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钙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5‑3mm,且所述磷酸钙颗粒还具有相互贯通的孔结构,并且所述孔结构的平均孔径为50‑5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钙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钙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5-3mm,且所述磷酸钙颗粒还具有相互贯通的孔结构,并且所述孔结构的平均孔径为50-500μ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钙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钙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2mm;和/或所述磷酸钙颗粒的多分散系数为1.2-2.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钙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钙颗粒的孔隙率为40%-90%。4.一种制备磷酸钙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提供磷酸钙盐、表面活性剂和水的第一混合物;(b)剧烈搅拌所述第一混合物,得到第一混合溶液;(c)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固化,得到固化体;和(d)分离所述固化体,得到所述的磷酸钙颗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第一混合物为磷酸钙盐和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雪华王萌陈建国岳述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