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腿气动升降桌,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左右两侧末端底部固定连接桌腿,所述桌腿内部设有两层内套管,且双层内套管的底部末端与桌脚的中心固定连接,左侧所述桌腿的内部顶端设有导线轮,所述导线轮的右侧设有可锁气弹簧,所述可锁气弹簧的下端设有气弹簧,右侧所述桌腿的顶端右侧设有第二导线轮,所述横梁的左右两侧末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侧耳,左侧所述桌腿的底部末端,且左侧桌脚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三导线轮。该装置可应用在办公家具、家庭桌台、教学和会议用桌子等多钟场合,具有操作方便、承载力大、同步性好,反应速度快、性能稳定可靠,不因为重物放在桌子一端而引起在升降过程中桌面倾斜。
A Kind of Pneumatic Lifting Table with Two Le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腿气动升降桌
本技术属于升降桌
,具体涉及一种双腿气动升降桌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人们办公和学习,人们在办公和学习是会使用到办公桌,在长期的办公和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引发颈椎病及其他疾病,而正确坐姿可以有效防止颈椎病的发生维持身体健康。现有的办公桌为了可以适合不同体型高度的用户,设计出手摇和电动调节高度的办公桌。而手摇升降由于使用机械齿轮传动原理的缘故,当桌面上有负载时,会造成桌面上升时手感沉重,完全依靠人的手工摇动手柄通过齿轮结构传动提升桌面及负载,若负载过重易造成普通使用者无法使用的局面,特别是长期使用很容易因为受力较大导致摇臂变形,使得传动齿轮装置损坏。而传统的电动调节高度的办公桌,由于需要安装电机和驱动系统,所以噪音较大,且故障率高,使用时也必须需要在有电源插座的区域使用,导致使用区域受限,无法自由移动,且由于电机和驱动系统价格高昂,导致电动升降办公桌无法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腿气动升降桌,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腿气动升降桌,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左右两侧末端底部固定连接桌腿,所述桌腿内部设有两层内套管,且双层内套管的底部末端与桌脚的中心固定连接,左侧所述桌腿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一导线轮,所述第一导线轮的右侧设有可锁气弹簧,所述可锁气弹簧的下端设有气弹簧,右侧所述桌腿的顶端右侧设有第二导线轮,所述第二导线轮的左端设有第一气弹簧导向块,所述横梁的左右两侧末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侧耳,左侧所述桌腿的底部末端,且左侧桌脚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三导线轮,所述第三导线轮的内部设有第二气弹导向块,右侧所述桌腿的底部末端,且右侧桌脚的内部底端设有第四导线轮,所述第四导线轮的内部上端设有第二气弹簧,所述第一导线轮、第二导线轮、第三导线轮与第四导线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横梁的内部,且第三导线轮与第四导线轮之间的传动带连接有两组传动带接头,所述传动带接头之间设有螺柱,所述两侧桌腿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板,所述卡扣板的一端设于横梁的内部,所述卡扣板的末端通过销套与转套活动连接于横梁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线轮、第二导线轮、第三导线轮与第四导线轮的内部为包塑轴承的导线轮。优选的,所述桌脚的底部末端表面分别喷覆有环氧树脂抗腐蚀层。优选的,所述横梁的上端表面喷覆有三氧化二铝耐磨层。优选的,所述传动带为圆股钢丝绳或者钢带,且传动带的表面喷覆有磷化涂层。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双腿气动升降桌,由两个装有气弹簧和平面滚针轴承的两节方管组成的能实现快速、平稳升降的桌腿,通过两根钢带或传动带以及动滑轮组相互连接,能保证两根桌腿同步升降的实用装置,该装置可应用在办公家具、家庭桌台、教学和会议用桌子等多钟场合,具有操作方便、承载力大、反应速度快、性能稳定可靠,不因为重物放在桌子一端而引起在升降过程中桌面倾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侧桌腿顶端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侧桌腿顶端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左侧桌腿底端端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右侧桌腿底端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传动带接头位置安装图;图7为本技术的A-1结构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的折叠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A-2结构放大图。图中:1横梁、2桌腿、3桌脚、4第一导线轮、5可锁气弹簧、6气弹簧、7第二导线轮、8第一气弹导向块、9传动带、10侧耳、11第三导线轮、12第二气弹导向块、13第四导线轮、14第二气弹簧、15双层内套管、16传动带接头、17螺柱、18卡扣板、19销套、20转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9所示的一种双腿气动升降桌,包括横梁1,所述横梁1的左右两侧末端底部固定连接桌腿2,所述桌腿2内部设有两层内套管15,且双层内套管15的底部末端与桌脚3的中心固定连接,左侧所述桌腿2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一导线轮4,所述第一导线轮4的右侧设有可锁气弹簧5,所述可锁气弹簧5的下端设有气弹簧6,右侧所述桌腿2的顶端右侧设有第二导线轮7,所述第二导线轮7的左端设有第一气弹簧导向块8,所述横梁1的左右两侧末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侧耳10,左侧所述桌腿2的底部末端,且左侧桌脚3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三导线轮11,所述第三导线轮11的内部设有第二气弹导向块12,右侧所述桌腿2的底部末端,且右侧桌脚3的内部底端设有第四导线轮13,所述第四导线轮13的内部上端设有第二气弹簧14,所述第一导线轮4、第二导线轮7、第三导线轮11与第四导线轮13之间通过传动带9连接,所述横梁1的内部,且第三导线轮11与第四导线轮13之间的传动带9连接有两组传动带接头16,所述传动带接头16之间设有螺柱17,所述两侧桌腿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板18,所述卡扣板18的一端设于横梁1的内部,所述卡扣板18的末端通过销套19与转套20活动连接于横梁1的内部。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线轮4、第二导线轮7、第三导线轮11与第四导线轮13的内部为包塑轴承的导线轮。具体的,所述桌脚3的底部末端表面分别喷覆有环氧树脂抗腐蚀层。具体的,所述横梁1的上端表面喷覆有三氧化二铝耐磨层。具体的,所述传动带9为圆股钢丝绳或者钢带,且传动带9的表面喷覆有磷化涂层。该双腿气动升降桌,通过在第一导线轮4、第二导线轮7、第三导线轮11与第四导线轮13之间安装传动带9,通过传动带9以及动滑轮组相互连接,控制第一第二气弹簧5与气弹簧6之间分离,能保证两根桌腿2同步升降的实用装置,通过将传动带9通过接头16和螺柱17连接,两接头分别有左旋内螺纹、右旋内螺纹,通过拧入、拧出螺柱,实现传动带9处于松紧合适的状态,在横梁1与桌腿2之间加装卡口板18、销轴19和转套20,实现桌腿2向内折叠功能。该装置可应用在办公家具、家庭桌台、教学和会议用桌子等多钟场合,具有操作方便、承载力大、反应速度快、性能稳定可靠,不因为重物放在桌子一端而引起在升降过程中桌面倾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腿气动升降桌,包括横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左右两侧末端底部固定连接桌腿(2),所述桌腿(2)内部设有两层内套管(15),且双层内套管(15)的底部末端与桌脚(3)的中心固定连接,左侧所述桌腿(2)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一导线轮(4),所述第一导线轮(4)的右侧设有可锁气弹簧(5),所述可锁气弹簧(5)的下端设有气弹簧(6),右侧所述桌腿(2)的顶端右侧设有第二导线轮(7),所述第二导线轮(7)的左端设有第一气弹簧导向块(8),所述横梁(1)的左右两侧末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侧耳(10),左侧所述桌腿(2)的底部末端,且左侧桌脚(3)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三导线轮(11),所述第三导线轮(11)的内部设有第二气弹导向块(12),右侧所述桌腿(2)的底部末端,且右侧桌脚(3)的内部底端设有第四导线轮(13),所述第四导线轮(13)的内部上端设有第二气弹簧(14),所述第一导线轮(4)、第二导线轮(7)、第三导线轮(11)与第四导线轮(13)之间通过传动带(9)连接,所述横梁(1)的内部,且第三导线轮(11)与第四导线轮(13)之间的传动带(9)连接有两组传动带接头(16),所述传动带接头(16)之间设有螺柱(17),所述两侧桌腿(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板(18),所述卡扣板(18)的一端设于横梁(1)的内部,所述卡扣板(18)的末端通过销套(19)与转套(20)活动连接于横梁(1)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腿气动升降桌,包括横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左右两侧末端底部固定连接桌腿(2),所述桌腿(2)内部设有两层内套管(15),且双层内套管(15)的底部末端与桌脚(3)的中心固定连接,左侧所述桌腿(2)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一导线轮(4),所述第一导线轮(4)的右侧设有可锁气弹簧(5),所述可锁气弹簧(5)的下端设有气弹簧(6),右侧所述桌腿(2)的顶端右侧设有第二导线轮(7),所述第二导线轮(7)的左端设有第一气弹簧导向块(8),所述横梁(1)的左右两侧末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侧耳(10),左侧所述桌腿(2)的底部末端,且左侧桌脚(3)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三导线轮(11),所述第三导线轮(11)的内部设有第二气弹导向块(12),右侧所述桌腿(2)的底部末端,且右侧桌脚(3)的内部底端设有第四导线轮(13),所述第四导线轮(13)的内部上端设有第二气弹簧(14),所述第一导线轮(4)、第二导线轮(7)、第三导线轮(11)与第四导线轮(1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朗锐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