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建军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妇产科用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8744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妇产科用治疗装置,由功能箱和药杯构成,所述药杯嵌合于功能箱上,所述功能箱顶部设有搅拌槽和加热槽,所述搅拌槽和加热槽内部分别设有搅拌端头和加热端头,所述功能箱一侧端设有控制面板和散热口,所述功能箱另一侧端设有储存箱和电力插板,所述功能箱内部设有电机、加热座和电源。通过集成结构的中医治疗装置的设计,储存箱可以对不同的中药进行储放,在熬制中药时,只需将盛有中药的药杯放置于加热槽内,即可实现中药熬制,在熬制结束后,可将药杯放置于搅拌槽内,通过搅拌的方式,来解决中药熬制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功能箱上的电力插板,可以接入一些治疗辅助性的设备,来提高治疗效果。

A therapeutic device for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妇产科用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设备
,具体为一种中医妇产科用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等。中医妇科学就是要运用这些基本理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对于产后的女性来说,容易产生内分泌失调的状况,对此,服用中药是治疗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在服用中药的同时,也可通过按摩仪、熏炉进行辅助性治疗。在服用中药时,需要对中药进行熬制,目前的熬制都是通过相关的器皿在加热设备上进行熬制,市面上的器皿都是单体结构,单体器皿的熬制属于静态熬制,因此,器皿内的中药大部分将溶于水中,还有部分还依然残留于中药颗粒上,从而达不到最大化效率的熬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妇产科用治疗装置,解决了中药熬制设备结构简单,不能最大限度的对中药进行熬制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妇产科用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功能箱(1)和药杯(2)构成,所述药杯(2)嵌合于功能箱(1)上,所述功能箱(1)顶部设有搅拌槽(3)和加热槽(4),所述搅拌槽(3)和加热槽(4)内部分别设有搅拌端头和加热端头,所述功能箱(1)一侧端设有控制面板(5)和散热口(6),所述功能箱(1)另一侧端设有储存箱(7)和电力插板(8),所述功能箱(1)内部设有电机(9)、加热座(10)和电源(11),所述电机(9)通过轴承与搅拌端头连接,所述加热座(10)与加热端头连接,所述药杯(2)内部设有搅拌叶(13),所述搅拌叶(13)固定于转轴(14)上,所述转轴(14)贯穿于药杯(2)底座的嵌合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妇产科用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功能箱(1)和药杯(2)构成,所述药杯(2)嵌合于功能箱(1)上,所述功能箱(1)顶部设有搅拌槽(3)和加热槽(4),所述搅拌槽(3)和加热槽(4)内部分别设有搅拌端头和加热端头,所述功能箱(1)一侧端设有控制面板(5)和散热口(6),所述功能箱(1)另一侧端设有储存箱(7)和电力插板(8),所述功能箱(1)内部设有电机(9)、加热座(10)和电源(11),所述电机(9)通过轴承与搅拌端头连接,所述加热座(10)与加热端头连接,所述药杯(2)内部设有搅拌叶(13),所述搅拌叶(13)固定于转轴(14)上,所述转轴(14)贯穿于药杯(2)底座的嵌合口(15)内,所述嵌合口(15)内设有轴承固定装置,所述药杯(2)的底座上设有导热片(12),所述药杯(2)的底座内部设有导热电阻,所述药杯(2)底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林建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