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74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桌,包括:支撑组,包括面板和连杆组;连杆组包括斜杆和横杆;一个横杆的一端铰接于一个斜杆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面板;横杆和斜杆之间具有夹角;面板与两个连杆组连接,且两个连杆组同向设置;两个连杆组之间具有间距;支撑组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第一支撑组的两个横杆之间连接有把手;折叠桌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第一工位为每两个铰接的斜杆互相展开,其对应的面板受到全部横杆与斜杆的支撑,两个面板对接成一个平面;第二工位为每个横杆和斜杆均收拢,面板分设在斜杆两侧,两个面板之间具有距离;承重部固定连接于面板,使折叠凳收纳入距离中时,承重部能够承受折叠凳重量。

Folding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桌
本技术涉及桌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桌。
技术介绍
桌子是生活中常见的家具,有时家中会准备折叠桌,一方面可以节约空间,另一方面相较不可折叠的桌子而言,折叠桌的便携性更好。但凳子又需要另外寻找空间放置,即使是折叠凳也不可不免的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而在搬运时,又需要将折叠桌和折叠凳分别搬运,使得搬运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桌,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收纳折叠凳的折叠桌,节约空间,方便携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桌,包括:支撑组,包括面板和连杆组;所述连杆组包括斜杆和横杆;一个所述横杆的一端铰接于一个所述斜杆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所述横杆和所述斜杆之间具有夹角;所述面板与两个所述连杆组连接,且两个所述连杆组同向设置;所述两个连杆组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支撑组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与所述第二支撑组相对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支撑组的一个斜杆与所述第二支撑组的一个斜杆铰接;所述第一支撑组的两个所述横杆之间连接有把手;所述折叠桌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为每两个铰接的所述斜杆互相展开,其对应的所述面板受到全部所述横杆与所述斜杆的支撑,两个所述面板对接成一个平面;所述第二工位为每个所述横杆和所述斜杆均收拢,所述面板分设在所述斜杆两侧,所述两个面板之间具有距离;承重部,所述承重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使折叠凳收纳入所述距离中时,所述承重部能够承受所述折叠凳重量。进一步的,所述承重部为支杆,所述支杆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的两个所述斜杆。进一步的,所述承重部包括锁、磁铁或绑带;两个所述面板具有折边,所述承重部设置在所述折边或所述面板,在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折边贴合,并使用所述承重部将其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为两个,一个所述把手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的两个所述横杆端侧,另一个所述把手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组的两个所述横杆端侧;当所述折叠桌处于所述第二工位时,两个所述把手能够拼接,时人同时抓握。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把手上设有固定部,在两个所述把手拼接时进行固定。进一步的,还包括扩展部,所述扩展部包括固定件和搭接件,每个所述面板和其对应的所述横杆之间均由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扩展部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扩展部的所述搭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的所述面板,并且搭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组的所述横杆,另一个所述扩展部的所述搭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组的所述面板,并且搭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的所述横杆;所述扩展部用于增加所述距离。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为两个,一个所述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的两个所述斜杆,另一个所述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组的两个所述斜杆,所述连杆用于联动。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折叠桌,包括:支撑组,包括面板和连杆组;连杆组包括斜杆和横杆;一个横杆的一端铰接于一个斜杆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面板;横杆和斜杆之间具有夹角;面板与两个连杆组连接,且两个连杆组同向设置;两个连杆组之间具有间距;支撑组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第一支撑组与第二支撑组相对设置,使得第一支撑组的一个斜杆与第二支撑组的一个斜杆铰接;第一支撑组的两个横杆之间连接有把手;折叠桌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第一工位为每两个铰接的斜杆互相展开,其对应的面板受到全部横杆与斜杆的支撑,两个面板对接成一个平面;第二工位为每个横杆和斜杆均收拢,面板分设在斜杆两侧,两个面板之间具有距离;承重部固定连接于面板,使折叠凳收纳入距离中时,承重部能够承受折叠凳重量。本技术利用第二工位时两个面板的间距,收纳折叠凳,节约空间,并利用承重部承受折叠凳的重量,使得在搬运过程中,可一次同时搬运折叠桌和折叠凳,有效提高搬运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桌第一工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桌第二工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桌第二工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桌第二工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桌第二工位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折叠桌的第二工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折叠桌的第二工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折叠桌的第二工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折叠桌的第二工位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折叠桌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折叠桌,包括:支撑组,包括面板11和连杆8组;上述连杆8组包括斜杆121和横杆122;一个上述横杆122的一端铰接于一个上述斜杆121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上述面板11;上述横杆122和上述斜杆121之间具有夹角;上述面板11与两个上述连杆8组连接,且两个上述连杆8组同向设置;上述两个连杆8组之间具有间距;上述支撑组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撑组2和第二支撑组3,上述第一支撑组2与上述第二支撑组相对设置,使得上述第一支撑组2的一个斜杆121与上述第二支撑组3的一个斜杆121铰接;上述第一支撑组2的两个上述横杆122之间连接有把手4;上述折叠桌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述第一工位为每两个铰接的上述斜杆121互相展开,其对应的上述面板11受到全部上述横杆122与上述斜杆121的支撑,两个上述面板11对接成一个平面;上述第二工位为每个上述横杆122和上述斜杆121均收拢,上述面板11分设在上述斜杆121两侧,上述两个面板11之间具有距离;上述两个支撑组既保证了在上述上述第一工位和上述第二工位时的支撑能力,同时还能够完成对上述面板11的收纳。而设置上述把手4能够方便上述第二工位的折叠桌搬运,而为了防止上述把手4阻碍,上述把手4截面的最大直径应当不大于上述斜杆121的宽度,防止上述面板11在上述第一工位时不平整。而为了美观、受力均匀等原因,所有上述斜杆121和上述横杆122宽度应当相等,此时上述距离与上述斜杆121的宽度相等。承重部,上述承重部固定连接于上述面板,使折叠凳收纳入上述距离中时,上述承重部能够承受上述折叠凳重量。上述承重部有多种形式,这使得上述距离被充分利用,不仅节约空间,还能够一次搬运折叠桌和折叠凳,减少搬运次数。以下通过本实施例中折叠桌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折叠桌:将上述第一工位的折叠桌收纳至上述第二工位,将折叠凳放置入上述距离中,并由上述承重部承担上述折叠凳的重量。上述折叠桌在达到上述第二工位所产生的上述间距,可用于容置折叠凳,并通过上述承重部,来支撑上述折叠凳的重量,保证上述折叠凳的放置位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折叠桌,包括:支撑组,包括面板11和连杆8组;连杆8组包括斜杆121和横杆122;一个横杆122的一端铰接于一个斜杆121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面板11;横杆122和斜杆121之间具有夹角;面板11与两个连杆8组连接,且两个连杆8组同向设置;两个连杆8组之间具有间距;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包括面板和连杆组;所述连杆组包括斜杆和横杆;一个所述横杆的一端铰接于一个所述斜杆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所述横杆和所述斜杆之间具有夹角;所述面板与两个所述连杆组连接,且两个所述连杆组同向设置;所述两个连杆组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支撑组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与所述第二支撑组相对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支撑组的一个斜杆与所述第二支撑组的一个斜杆铰接;所述第一支撑组的两个所述横杆之间连接有把手;所述折叠桌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为每两个铰接的所述斜杆互相展开,其对应的所述面板受到全部所述横杆与所述斜杆的支撑,两个所述面板对接成一个平面;所述第二工位为每个所述横杆和所述斜杆均收拢,所述面板分设在所述斜杆两侧,所述两个面板之间具有距离;承重部,所述承重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使折叠凳收纳入所述距离中时,所述承重部能够承受所述折叠凳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包括面板和连杆组;所述连杆组包括斜杆和横杆;一个所述横杆的一端铰接于一个所述斜杆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所述横杆和所述斜杆之间具有夹角;所述面板与两个所述连杆组连接,且两个所述连杆组同向设置;所述两个连杆组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支撑组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与所述第二支撑组相对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支撑组的一个斜杆与所述第二支撑组的一个斜杆铰接;所述第一支撑组的两个所述横杆之间连接有把手;所述折叠桌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为每两个铰接的所述斜杆互相展开,其对应的所述面板受到全部所述横杆与所述斜杆的支撑,两个所述面板对接成一个平面;所述第二工位为每个所述横杆和所述斜杆均收拢,所述面板分设在所述斜杆两侧,所述两个面板之间具有距离;承重部,所述承重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使折叠凳收纳入所述距离中时,所述承重部能够承受所述折叠凳重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部包括支杆,所述支杆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的两个所述斜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部包括锁、磁铁或绑带;两个所述面板具有折边,所述承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一玮尹继华刘晓霞韩正健张万胜
申请(专利权)人:博湖县厚德木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