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敏传感器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2016年11月11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220696号的优先权,并通过参照将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220696号的全部内容引用于本国际申请。
本公开涉及一种压敏传感器。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一种压敏传感器,其采用了将一对梳形电极和电阻器层层叠而成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压敏传感器的情况下,在梳形电极与电阻器层之间设有微小的空隙。当在梳形电极与电阻器层的层叠方向施加载荷时,该载荷越增大,梳形电极与电阻器层的接触面积越增大。由此,当施加于压敏传感器的载荷增大时,和梳形电极与电阻器层的接触面积增大相应地,在一方的梳形电极与另一方的梳形电极之间,电阻降低。因此,通过读取该电阻的变化,能测定作用于压敏传感器的压力。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306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的压敏传感器的大多数的压敏部分的表面硬。因此,若在人触碰的部分设置压敏传感器,则存在异物感。因此,存在想要减少这样的异物感的需求。作为减少这样的异物感的方法,如果是在压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敏传感器,其中,包括可变电阻部、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可变电阻部由导电性发泡弹性体材料构成,所述导电性发泡弹性体材料是通过使碳纤维分散至弹性体材料中而被赋予导电性的材料,且是使所述弹性体材料发泡后的材料,所述可变电阻部构成为:在被加压时根据压力被压缩,其压缩量越增大,电阻越降低,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分别由导电性材料构成,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可变电阻部接触,由此经由所述可变电阻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构成为:在空出0.5mm以上的间隔处,与所述可变电阻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11 JP 2016-2206961.一种压敏传感器,其中,包括可变电阻部、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可变电阻部由导电性发泡弹性体材料构成,所述导电性发泡弹性体材料是通过使碳纤维分散至弹性体材料中而被赋予导电性的材料,且是使所述弹性体材料发泡后的材料,所述可变电阻部构成为:在被加压时根据压力被压缩,其压缩量越增大,电阻越降低,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分别由导电性材料构成,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可变电阻部接触,由此经由所述可变电阻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构成为:在空出0.5mm以上的间隔处,与所述可变电阻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敏传感器,其中,所述弹性体材料为硅橡胶,所述碳纤维的直径被设为0.01μm以上且0.2μm以下,纤维长度被设为1μm以上且500μm以下,长径比被设为10以上且500以下,配合量以相对于所述弹性体材料100质量份的质量比计被设为5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所述导电性发泡弹性体材料的发泡倍率被设为1.5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一辉,近藤康雄,赵璐,
申请(专利权)人:北川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