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输油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86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输油管道,包括:内管道和与内管道同轴设置于内管道外侧的外管道,以及在内管道的外侧壁与外管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的若干根金属导电柱;以及内管道的内侧壁覆盖有导电阻隔层。

An Antistatic Oil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输油管道
本技术涉及输油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防静电输油管道。
技术介绍
输油管道广泛应用在化工、石油、冶金和军工等重要工业生产部门来输送腐蚀性的液体介质。如果输油管道防静电性能较差,当遇到石油或者其它不导电的液体介质时,两者摩擦,会产生静电,从而存在引起爆炸的风险。对于输油管道输送的液体介质,当原油脱水不达标的时候,又或者输油管道内部本身就存在水相的时候,就可能使得输油管道中同时存在油和水两种介质。水分的存在不仅会会输油管道内部的电化学腐蚀与细菌腐蚀提供介质、场所和腐蚀环境,直接造成输油管道维修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静电输油管道,以解决提高输油管道的抗静电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防静电输油管道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静电输油管道,包括:内管道和与所述内管道同轴设置于内管道外侧的外管道,以及在所述内管道的外侧壁与外管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的若干根金属导电柱;以及所述内管道的内侧壁覆盖有导电阻隔层。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内管道的外侧壁与外管道的内侧壁之间沿着内管道的轴线方向间隔地设有若干环形结构的金属导电柱单元;所述金属导电柱单元包括沿着外管道的径向间隔地且均匀设置的四根所述金属导电柱。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管道的内侧壁与导电阻隔层之间还设有一聚丙烯树脂层;所述聚丙烯树脂层的两侧分别通过粘粘层与内管道的内侧壁和导电阻隔层相粘接。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阻隔层由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形成。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阻隔层包括由内管道的内侧壁向外管道方向依次设置的PE抗静电层和阻隔层;其中所述阻隔层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聚偏氯乙烯制成;所述PE抗静电层包括PE内层和涂覆在所述PE内层的内表面的纳米氧化锌层。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阻隔层与内管道内侧壁之间还设有隔热保温层。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静电输油管道还包括在内管道的外侧壁与外管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内管道上设有的排水口相连。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排水口之间设有排水控制阀;以及所述排水管道上还设有一排液口;所述排液口配置有排液控制阀。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静电输油管道还包括一用于检测内管道中的油水界面位置的油水界面检测仪;所述油水界面检测仪的检测端伸入到所述内管道内部,输出端通过第一信号传输线与液位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液位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排水控制阀连接。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油水界面检测仪为浮球式油水界面检测仪。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一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防静电输油管道,通过在内管道与外管道之间设有的若干根金属导电柱,对于内管道起到定位支承作用和传导静电的作用。结合在内管道的内侧壁设有的导电阻隔层,具有释放静电和阻隔防渗透的双重作用,可以对内管道中流通的液体介质起到降低因静电导致的燃烧爆炸事故发生的风险。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排水管道,可以对内管道中存在的水分进行有效的排出,减少水分对于输油管道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防静电输油管道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防静电输油管道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防静电输油管道又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防静电输油管道再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防静电输油管道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防静电输油管道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内管道1、外管道2、金属导电柱3、导电阻隔层4、聚丙烯树脂层5、PE抗静电层6、阻隔层7、隔热保温层8、排水管道9、进液口10、排水口11、连接管12、排水控制阀13、排液控制阀14、油水界面检测仪15、液位控制器1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静电输油管道,包括:内管道1和与内管道1同轴设置于内管道1外侧的外管道2,以及在内管道1的外侧壁与外管道2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的若干根金属导电柱3;以及内管道1的内侧壁覆盖有导电阻隔层4。本实施例中的内管道1的内部用来输送油体介质。具体的,在内管道1的外侧壁与外管道2的内侧壁之间沿着内管道1的轴线方向间隔地设有若干环形结构的金属导电柱3单元;金属导电柱3单元包括沿着外管道2的径向间隔地且均匀设置的四根金属导电柱3。金属导电柱3,对于内管道1起到定位支承作用和传导静电的作用,使得内管道1的静电由金属导电柱3向外管道2传导,此处的外管道2接地,以释放静电,达到防止在内管道1内部存在静电的目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情况下,对于本实施例中的金属导电柱3,由于输油管道多埋设在地下,因此为了防止金属导电柱3在地下环境中使用过程中被腐蚀,在金属导电柱3的外表面涂覆保护隔离层,以提高金属导电柱3的耐潮抗腐蚀性能。请参阅图2所示,可选的,在内管道1的内侧壁与导电阻隔层4之间还设有一聚丙烯树脂层5。聚丙烯树脂层5的两侧分别通过粘粘层与内管道1的内侧壁和导电阻隔层4相粘接。此处的聚丙烯树脂层5由纳米材料改性而成,由于纳米材料的存在,不仅使得内管道1的抗压性、模量和抗冲击性比纯高密度聚乙烯管道均有所提高,因此,聚丙烯树脂层5的作用在于提高内管道1的整体强度和抗冲击性,降低内管道1在使用过程中损坏的风险。可选的,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导电阻隔层4由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以下简称ETFE)形成,ETFE是最强韧的氟塑料,它保持了PTEF良好的耐热、化学性能和电绝缘性能的同时,耐辐射和机械性能又很大程度的改善,拉伸强度可达50MPa,接近聚四氟乙烯的2倍。ETFE还具有很好的电性能且隔阻能力强,本实施例采用的导电阻隔层4的厚度为0.15~0.22mm,具有释放静电和阻隔防渗透的双重偶用。请参阅图3所示,还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导电阻隔层4包括由内管道1的内侧壁向外管道2方向依次设置的PE抗静电层6和阻隔层7;其中阻隔层7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聚偏氯乙烯制成;PE抗静电层6包括PE内层和涂覆在PE内层的内表面的纳米氧化锌层。PE抗静电层6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把内管道1的内表面的静电带走,从而达到去处静电的效果,除静电的效果非常稳定,结合金属导电柱3,可以有效实现将内管道1内表面的静电向外管道2进行传导。阻隔层7具有低透过性、阻隔性和耐化学药品的特性,不仅能够阻止石油截止等腐蚀性液体从内管道1内部向外侧的渗透,而且能降低氧气、二氧化碳等截止的透过量,并具有双面热封性能。请参阅图4所示,还可选的,阻隔层7与内管道1内侧壁之间还设有隔热保温层8。此处的隔热保温层8采用聚氨酯和气凝胶毡复合而成,设置的隔热保温层8一方面的作用在于使得热油在传输过程中的热能流失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其保温效果好,对于内管道1中可能存在水分可以减少水分结冰的风险,便于水分向外部进行疏导。此处,当内管道1的内侧壁同时设有聚丙烯树脂层5和隔热保温层8时,隔热保温层8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输油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道(1)和与所述内管道(1)同轴设置于内管道(1)外侧的外管道(2),以及在所述内管道(1)的外侧壁与外管道(2)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的若干根金属导电柱(3);以及所述内管道(1)的内侧壁覆盖有导电阻隔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输油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道(1)和与所述内管道(1)同轴设置于内管道(1)外侧的外管道(2),以及在所述内管道(1)的外侧壁与外管道(2)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的若干根金属导电柱(3);以及所述内管道(1)的内侧壁覆盖有导电阻隔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输油管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管道(1)的外侧壁与外管道(2)的内侧壁之间沿着内管道(1)的轴线方向间隔地设有若干环形结构的金属导电柱(3)单元;所述金属导电柱(3)单元包括沿着外管道(2)的径向间隔地且均匀设置的四根所述金属导电柱(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输油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道(1)的内侧壁与导电阻隔层(4)之间还设有一聚丙烯树脂层(5);所述聚丙烯树脂层(5)的两侧分别通过粘粘层与内管道(1)的内侧壁和导电阻隔层(4)相粘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任一项所述的防静电输油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阻隔层(4)由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3任一项所述的防静电输油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阻隔层(4)包括由内管道(1)的内侧壁向外管道(2)方向依次设置的PE抗静电层(6)和阻隔层(7);其中所述阻隔层(7)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聚偏氯乙烯制成;所述PE抗静电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丛洁朱林超王东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