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639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门,包括:门扇;天龙骨,其设置于所述门扇的上方并用于吊装所述门扇,所述门扇以能够横移的方式与所述天龙骨连接;地轨,其埋设于地面并位于所述门扇的下方并与所述天龙骨平行,所述地轨形成沿所述地轨方向延伸的导向槽;转动套,其以可自转的方式竖直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底部,且所述转动套伸入至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导向槽的槽底形成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门能够减少导轨的磨损,导轨埋设于地面,且导向槽沉于地面以下,对人的行走不产生阻碍,当有固体物落入导向槽的槽底时,门扇的横移不会受到阻碍。

Mobile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门。
技术介绍
移动门的使用相对于枢转门(通过枢转门扇而实现开门或关闭的门组件称为枢转门)具有节约空间的优点,且相对于枢转门更美观。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门通常包括门扇以及行走滚轮,其中,行走滚轮的轮面呈V型,该行走滚轮设置在门扇的底部。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门是这样安装的:在门口对应的地面上设置一条凸出于地面的且与行走滚轮的轮面匹配的导轨,以使得设置于门扇下方的行走滚轮跨置在导轨上。如此,行走轮通过在导轨上滚动或者滑动(也可能两种方式的结合)进而能够使门扇水平的移动以实现开门和关门动作。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门存在如下缺陷:1、导轨仅供行走滚轮行走,几乎不存在对行走滚轮在门扇的厚度方向上的限制,如此,一方面使得整个门扇横移时容易前后移动,另一方面使得行走滚轮容易脱轨。2、当导轨上容易落入物件或者贴附有固体物时,这容易导致门扇移动不顺畅。3、门扇及其附件的整个重力均压迫在导轨上,使得行走滚轮与导轨之间磨损严重。4、地面上凸出于导轨对人的行走有阻碍,例如,人脚容易踢到导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门,包括:门扇;天龙骨,其设置于所述门扇的上方并用于吊装所述门扇,所述门扇以能够横移的方式与所述天龙骨连接;地轨,其埋设于地面并位于所述门扇的下方并与所述天龙骨平行,所述地轨形成沿所述地轨方向延伸的导向槽;转动套,其以可自转的方式竖直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底部,且所述转动套伸入至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导向槽的槽底形成一定距离。优选地,所述门扇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芯轴,所述转动套通过轴承装设于所述芯轴上。优选地,所述转动套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耐磨层。优选地,所述门扇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芯轴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优选地,所述门扇的顶部设置有滚轮,所述天龙骨上形成有水平设置且沿所述天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承载板条,所述滚轮搭接于所述承载板条上。优选地,所述门扇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所述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同轴且间隔设置,所述天龙骨上形成有相同高度的两个所述承载板条,两个所述滚轮分别对应搭接于两个所述承载板条上。优选地,所述门扇的顶部竖直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上套接有轮座,两个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轮座上并位于轮座的两侧。优选地,所述门扇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螺柱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移动门的有益效果是:1、门扇的重力由天龙骨承担,使得门扇的底部以及导轨不受压迫,从而减少了导轨的磨损。2、导轨埋设于地面,且导向槽沉于地面以下,对人的行走不产生阻碍。3、由于转动套并不与导向槽的槽底接触,当有固体物落入导向槽的槽底时,门扇的横移不会受到阻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D向视图。图3为图1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图4为图1的局部B的放大视图。图5为图2的局部C的放大视图。图中:10-门扇;20-天龙骨;21-承载板条;30-地轨;31-导向槽;40-转动套;41-耐磨层;42-轴承;43-芯轴;44-第一固定件;50-滚轮;51-轮座;52-螺柱;53-第二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至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门,该移动门可用于室内空间较小的门口处,该移动门包括门扇10、天龙骨20、地轨30以及转动套40。门扇10可由木板、铁板或者复合板制成;天龙骨20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门口的顶部,从而使得天龙骨20位于门扇10的上方,该天龙骨20一方面用于吊住门扇10,另一方面使得门扇10能够沿天龙骨20的长度方向移动;地轨30可由钢板弯折成型,该地轨30埋设于结构地面上,且与天龙骨20平行设置,该地轨30形成有一个导向槽31,使得导向槽31的槽口与结构地面齐平,如此,导向槽31被沉于结构地面以下;转动套40设置于门扇10的底部,且以能够自转的方式设置,该转动套40伸入至导向槽31中,并使转动套40的下端不与导向槽31的槽底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当向门扇10施加横向力时,通过门扇10与天龙骨20的配合能够使门扇10移动,而同时转动套40在导向槽31的两个槽壁限制下沿导向槽31移动。本技术的优势在于:1、门扇10的重力由天龙骨20承担,使得门扇10的底部以及导轨不受压迫,从而减少了导轨的磨损。2、导轨埋设于地面,且导向槽31沉于地面以下,对人的行走不产生阻碍。3、由于转动套40并不与导向槽31的槽底接触,当有固体物落入导向槽31的槽底时,门扇10的横移不会受到阻碍。4、导向槽31通过对转动套40在门扇10的厚度方向上进行限位,通过将导向槽31的两个槽壁之间的距离设置的尽量小,能够使门扇10的摆动量减小,此外,转动套40设置成能够自转,从而使转动套40在与槽壁接触时能够实现转动,进而减小槽壁对转动套40的摩擦阻力,使得门扇10的阻力受到导向槽31的影响较小。为进一步减少转动套40与槽壁结合而产生的磨损,在转动套4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耐磨层41,例如,在由钢管转动套40的外周面上镀铬。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门扇1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44,该第一固定件44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门扇10的底部,第一固定件44上设置竖直的芯轴43,转动套40通过轴承42装设于芯轴43上,使得转动套40的自转更加顺畅。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门扇1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件53,该第二固定件5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门扇10的顶部,该第二固定件53上设置有竖直的螺柱52,在螺柱52上套设有轮座51,该轮座51通过转动能够调整相对门扇10的高度,在轮座51的两侧装设有同轴的滚轮50;天龙骨20上形成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承载板条21,两个滚轮50分别对应搭接在两个承载板条21上。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条21对滚轮50的支撑使得天龙骨20实现了对门扇10的吊装,且当施力于门扇10时,滚轮50在承板条上固定进而使得门扇10能够实现横移。上述实施例的优势在于:1、利用承载板条21与滚轮50的配合实现了天龙骨20对门扇10的吊装,且能够使门扇10横移。2、通过旋转半圈的整数倍,轮座51能够调整门扇10的竖直位置,使得门扇10的底部与地面调整至合理的间隙。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扇;天龙骨,其设置于所述门扇的上方并用于吊装所述门扇,所述门扇以能够横移的方式与所述天龙骨连接;地轨,其埋设于地面并位于所述门扇的下方并与所述天龙骨平行,所述地轨形成沿所述地轨方向延伸的导向槽;转动套,其以可自转的方式竖直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底部,且所述转动套伸入至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导向槽的槽底形成一定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扇;天龙骨,其设置于所述门扇的上方并用于吊装所述门扇,所述门扇以能够横移的方式与所述天龙骨连接;地轨,其埋设于地面并位于所述门扇的下方并与所述天龙骨平行,所述地轨形成沿所述地轨方向延伸的导向槽;转动套,其以可自转的方式竖直设置于所述门扇的底部,且所述转动套伸入至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导向槽的槽底形成一定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芯轴,所述转动套通过轴承装设于所述芯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耐磨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芯轴固定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俊杰梅能敏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达因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