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5224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浇筑模板,包含:沿前后延展且截面为“匚”字型的内侧壁组件、包覆所述内侧壁组件的截面为“匚”字型且开口方向与所述内侧壁组件的“匚”字型的开口方向一致的外侧壁组件、夹于所述内侧壁组件与所述外侧壁组件之间且沿前后方向延展的截面为“匚”字型的第一通槽、用以固定所述内侧壁组件和所述外侧壁组件的前端和后端且封闭所述第一通槽的前端和后端的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浇筑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可直接往第一通槽里浇筑混泥土,以达到可直接一次成型的目的。

A kind of pouring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筑模板
本技术涉属于混泥土浇筑的
,具体涉及一种浇筑模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排水沟、截水沟、引水沟一般为“匚”字型的结构,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浇筑过程中一般需两次搭设模板、两次浇筑混凝土,而如果防渗要求高的排水沟通常需要一次浇筑完成,但一次搭设模板困难很大,降低了混凝土浇筑质量。为了解决该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了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浇筑过程中一般需两次搭设模板、两次浇筑混凝土,一次搭设模板困难很大的问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浇筑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可直接往第一通槽里浇筑混泥土,以达到可直接一次成型的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浇筑模板,包含:沿前后延展且截面为“匚”字型的内侧壁组件、包覆所述内侧壁组件的截面为“匚”字型且开口方向与所述内侧壁组件的“匚”字型的开口方向一致的外侧壁组件、介于所述内侧壁组件与所述外侧壁组件之间且沿前后方向延展的“匚”字型的第一通槽、用以固定所述内侧壁组件和所述外侧壁组件的前端和后端且封闭所述第一通槽的前端和后端的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所述外侧壁组件包含:一沿前后延展的第一底板、配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左端第一侧壁、以及配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右端的第二侧壁。所述内侧壁组件包含: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且与所述底板隔有第一间距的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侧壁隔有第二间距且配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一端的第三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二侧壁隔有第三间距且配置于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端的第四侧壁。所述浇筑模板进一步包含分别穿过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的螺栓、支撑于所述螺栓且将所述第一侧壁夹于中间的第一螺母组件、以及撑于所述螺栓且将所述第二侧壁夹于中间的第二螺母组件。较佳地,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配置有带有多个沿前后延伸的第一通孔的多个第一固定块,各所述第一固定块位所述外侧壁组件的外侧;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配置有带有多个沿前后延伸的第二通孔的多个第二固定块,各所述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所述前固定板和所述后固定板通过螺栓组件与所述内侧壁组件和所述外侧壁组件紧固连接。较佳地,与所述前固定板连接的第一固定块具有一往前方凸出的第一限位凸块,所述前固定板具有适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的第一限位卡槽;与所述后固定板连接的第一固定块具有一往后方凸出的第二限位凸块,所述后固定板具有适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的第二限位卡槽。较佳地,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的上端分别具有一凸块;各所述凸块具有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螺栓沿左右方向穿过各通孔。较佳地,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与与其相对应的凸块为一体成型结构。较佳地,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的凸块位于所述第一侧壁沿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的凸块位于所述第二侧壁沿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侧壁的上端的凸块位于所述第三侧壁沿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第四侧壁的上端的凸块位于所述第四侧壁沿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较佳地,所述内侧壁组件/所述外侧壁组件的长度的值为3~5m。较佳地,所述内侧壁组件、所述外侧壁组件、所述前固定板和所述后固定板为钢板制成。较佳地,所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板焊接连接;所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焊接连接。本申请另提供一种浇筑模板,包含:由多段如任一上述的内侧壁组件沿前后方向连接而成的第一长条组件、包覆所述第一长条组件且由如任一上述的多段所述外侧壁组件沿前后方向连接而成的第二长条组件、夹于所述第一长条组件与所述第二长条组件之间且沿前后方向延展的截面为“匚”字型的第二通槽、用以固定所述第一长条组件和所述第二长条组件的前端和后端且封闭所述第二通槽的前端和后端的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1、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浇筑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可直接往第一通槽里浇筑混泥土,以达到可直接一次成型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浇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浇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1-外侧壁组件、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内侧壁组件、15-第三侧壁、16-第四侧壁、17-通槽、18-前固定板、19-后固定板、20-螺栓、21-第一螺母组件、22-第二螺母组件、23-凸块、24-第一固定块、241-第一限位凸块、242-第二限位凸块、243-第一通孔、25-第二固定块、251-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对浇筑模板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一种浇筑模板,包含:沿前后延展且截面为“匚”字型的内侧壁组件14、包覆内侧壁组件14的截面为“匚”字型且开口方向与内侧壁组件14的“匚”字型的开口方向一致的外侧壁组件11、介于内侧壁组件14与外侧壁组件11之间且沿前后方向延展的“匚”字型的通槽17、用以固定内侧壁组件14和外侧壁组件11的前端和后端且封闭通槽17的前端和后端的前固定板18和后固定板19。外侧壁组件11包含:一沿前后延展的第一底板、配置于第一底板的左端第一侧壁12、以及配置于第一底板的右端的第二侧壁13。内侧壁组件14包含:置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之间且与底板隔有第一间距的第二底板、与第一侧壁12隔有第二间距且配置于第二底板一端的第三侧壁15、以及与第二侧壁13隔有第三间距且配置于第二底板的另一端的第四侧壁16。在本实施例中,内侧壁组件14和外侧壁组件11的长度的值为3~5m。也就是说,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第三侧壁15、第四侧壁16、第一底板以及第二底板的长度的值为3~5m。第二底板位于第一底板的上方,且第二底板与第一底板之间具有预设的第一间距,根据需求,该间隙的大小可以是10cm、15cm、或20cm等。该值的大小并不做限定,当然,该值的大小并不是无限大,其值小于50cm。第三侧壁15和第四侧壁16夹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之间,第三侧壁15与第一侧壁12之间具有预设的第二间距,第四侧壁16与第二侧壁13之间具有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沿前后延展且截面为“匚”字型的内侧壁组件、包覆所述内侧壁组件的截面为“匚”字型且开口方向与所述内侧壁组件的“匚”字型的开口方向一致的外侧壁组件、夹于所述内侧壁组件与所述外侧壁组件之间且沿前后方向延展的截面为“匚”字型的第一通槽、用以固定所述内侧壁组件和所述外侧壁组件的前端和后端且封闭所述第一通槽的前端和后端的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所述外侧壁组件包含:一沿前后延展的第一底板、配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左端第一侧壁、以及配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右端的第二侧壁;所述内侧壁组件包含: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且与所述底板隔有第一间距的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侧壁隔有第二间距且配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一端的第三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二侧壁隔有第三间距且配置于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端的第四侧壁;所述浇筑模板进一步包含:依次分别穿过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的螺栓、支撑于所述螺栓且将所述第一侧壁夹于中间的第一螺母组件、以及支撑于所述螺栓且将所述第二侧壁夹于中间的第二螺母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沿前后延展且截面为“匚”字型的内侧壁组件、包覆所述内侧壁组件的截面为“匚”字型且开口方向与所述内侧壁组件的“匚”字型的开口方向一致的外侧壁组件、夹于所述内侧壁组件与所述外侧壁组件之间且沿前后方向延展的截面为“匚”字型的第一通槽、用以固定所述内侧壁组件和所述外侧壁组件的前端和后端且封闭所述第一通槽的前端和后端的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所述外侧壁组件包含:一沿前后延展的第一底板、配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左端第一侧壁、以及配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右端的第二侧壁;所述内侧壁组件包含: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且与所述底板隔有第一间距的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侧壁隔有第二间距且配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一端的第三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二侧壁隔有第三间距且配置于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端的第四侧壁;所述浇筑模板进一步包含:依次分别穿过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的螺栓、支撑于所述螺栓且将所述第一侧壁夹于中间的第一螺母组件、以及支撑于所述螺栓且将所述第二侧壁夹于中间的第二螺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配置有带有多个沿前后延伸的第一通孔的多个第一固定块,各所述第一固定块位所述外侧壁组件的外侧;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配置有带有多个沿前后延伸的第二通孔的多个第二固定块,各所述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所述前固定板和所述后固定板通过螺栓组件与所述内侧壁组件和所述外侧壁组件紧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前固定板连接的第一固定块具有一往前方凸出的第一限位凸块,所述前固定板具有适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的第一限位卡槽;与所述后固定板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秋森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福建厦门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