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塌孔地层中的锚索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490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塌孔地层中的锚索施工结构,其结构包括支护桩、钻杆、钻头、外套管、易塌孔地层、冠梁、挂网喷锚、边坡插筋喷砼、护栏、坡顶截水沟、桩间止水旋喷桩、锚索、锚索锚固段、注浆体、锚索自由段、腰梁、锚索锁定端,支护桩与桩间止水旋喷桩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易塌孔地层下已经难以正常成孔时,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锚索施工时出现塌孔、清孔不彻底及浆液扩散渗透的问题,实用性高。

A Construction Structure of Anchor Cable in Cave-in Strat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塌孔地层中的锚索施工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易塌孔地层中的锚索施工结构,属于锚索施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预应力锚索是利用锚索提供的反力及对被支护结构施加的预应力,抵抗基坑开挖时的土压力和水压力作用,达到控制围护结构变形的目的,预应力能充分发挥岩体的自承潜力,提高和调节岩石的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减轻结构自重,节约工程材料,保证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已广泛应用基坑支护结构中,锚索施工时,首先使用钻机按设计要求钻孔,清孔完成后在已钻好的孔内置入钢绞线和灌浆管,最后灌入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完成锚索施工,待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及腰梁支座混凝土达到规范要求强度时进行张拉锁定,通过嵌入岩层的钢绞线及水泥固结体对支护结构施加预应力并锚固。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1097282.8的一种锚索,该锚索包括垫板、止浆板、玻璃纤维筋、U形卡扣及多个支架,所述玻璃纤维筋依次穿过的垫板及止浆板与混凝土层连接,所述U形卡扣及支架沿所述玻璃纤维筋的轴线套设于所述玻璃纤维筋外,现有技术特殊地层下已经难以正常成孔,容易出现塌孔、清孔不彻底及浆液扩散渗透,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易塌孔地层中的锚索施工结构,以解决特殊地层下已经难以正常成孔,容易出现塌孔、清孔不彻底及浆液扩散渗透,实用性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易塌孔地层中的锚索施工结构,其结构包括支护桩、钻杆、钻头、外套管、特殊地层、冠梁、挂网喷锚、边坡插筋喷砼、护栏、坡顶截水沟、桩间止水旋喷桩、锚索、锚索锚固段、注浆体、锚索自由段、腰梁、锚索锁定端,所述的支护桩与桩间止水旋喷桩相连接;所述的钻杆的顶部设有钻头,所述的钻头与钻杆呈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外套管内设有易塌孔地层,所述的锚索自由段设于锚索锁定端与锚索锚固段之间,所述的锚索自由段、锚索锁定端与锚索锚固段构成锚索,所述的腰梁与支护桩相连接,所述的锚索锁定端与腰梁固定连接,所述的冠梁设于桩间止水旋喷桩顶部。进一步地,所述的边坡插筋喷砼与冠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坡顶截水沟与边坡插筋喷砼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坡顶截水沟上设有护栏。进一步地,所述的注浆体与锚索锚固段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易塌孔地层与注浆体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易塌孔地层包含但不限于:淤泥层、砂层、卵石层等结构松散、流塑、透水性强的易塌孔地层,锚索注浆易扩散、渗透,自身质量难保证及周边成品易破坏,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的地层,致使注浆时扩散量大,水泥用量大大增加的地层。有益效果本技术当特殊地层下已经难以正常成孔时,使用本技术可以避免锚索施工时出现塌孔、清孔不彻底及浆液扩散渗透的问题,实用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易塌孔地层中的锚索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易塌孔地层中的锚索施工结构的施工状态图一;图3为本技术一种易塌孔地层中的锚索施工结构的施工状态图二。图中:支护桩-1、钻杆-2、钻头-3、外套管-4、易塌孔地层-5、冠梁-6、挂网喷锚-7、边坡插筋喷砼-8、护栏-9、坡顶截水沟-10、桩间止水旋喷桩-11、锚索-12、锚索锚固段-13、注浆体-14、锚索自由段-15、腰梁-16、锚索锁定端-1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易塌孔地层中的锚索施工结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支护桩1、钻杆2、钻头3、外套管4、易塌孔地层5、冠梁6、挂网喷锚7、边坡插筋喷砼8、护栏9、坡顶截水沟10、桩间止水旋喷桩11、锚索12、锚索锚固段13、注浆体14、锚索自由段15、腰梁16、锚索锁定端17,所述的支护桩1与桩间止水旋喷桩11相连接,所述的钻杆2的顶部设有钻头3,所述的钻头3与钻杆2呈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外套管4内设有易塌孔地层5,所述的锚索自由段15设于锚索锁定端17与锚索锚固段13之间,所述的锚索自由段15、锚索锁定端17与锚索锚固段13构成锚索12,所述的腰梁16与支护桩1相连接,所述的锚索锁定端17与腰梁16固定连接,所述的冠梁6设于桩间止水旋喷桩11顶部,所述的边坡插筋喷砼8与冠梁6固定连接,所述的坡顶截水沟10与边坡插筋喷砼8固定连接,所述的坡顶截水沟10上设有护栏9,所述的注浆体14与锚索锚固段13浆连接,所述的易塌孔地层5与注浆体14相连接,所述的易塌孔地层5包含但不限于:淤泥层、砂层、卵石层等结构松散、流塑、透水性强的易塌孔地层,锚索注浆易扩散、渗透,自身质量难保证及周边成品易破坏,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的地层,致使注浆时扩散量大,水泥用量大大增加的地层。本技术所述的钻头3是用以在实体材料上钻削出通孔或盲孔,并能对已有的孔扩孔的刀具。支护桩1、钻杆2、钻头3、外套管4、易塌孔地层5、冠梁6、挂网喷锚7、边坡插筋喷砼8、护栏9、坡顶截水沟10、桩间止水旋喷桩11、锚索12、锚索锚固段13、注浆体14、锚索自由段15、腰梁16、锚索锁定端17构成该锚索施工结构的整体构架,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勘察,掌握该易塌孔地层5的分布和深度等准确信息,根据锚索设计的角度精准的计算出锚索12进尺遇到该地层的具体范围,在钻孔过程中采用外套管4跟进工艺,外套管4至少穿越该易塌孔地层5,防止塌孔和水土流失,然后在外套,4内使用钻机继续钻进到锚索12设计深度后不起拔外套管4直接进行清孔,由于有外套管4保护,孔壁清除干净后可以有效规避塌孔的风险,避免锚索12无法顺利安装或安装后被塌落的土体掩埋,孔内沉渣清除干净后即可安装锚索12锚索设置自由段15和锚固段13,注浆管分为一次注浆管和二次注浆管,二次注浆管材质必须能够承受一定压力,二次注浆孔可在岩层或卵石等地层适当加密,锚索12外漏长度必须满足腰梁16支座及张拉锁定的要求,完成安装后进行一次注浆,等浆体初凝后,拔出外套管4,间隔2-3小时进行二次注浆,二次注浆压力2.5MPa6等锚索浆体强度和支座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张拉锁定,可以避免锚索施工时出现塌孔、清孔不彻底及浆液扩散渗透的问题,实用性高。本技术支护桩1、钻杆2、钻头3、外套管4、易塌孔地层5、冠梁6、挂网喷锚7、边坡插筋喷砼8、护栏9、坡顶截水沟10、桩间止水旋喷桩11、锚索12、锚索锚固段13、注浆体14、锚索自由段15、腰梁16、锚索锁定端1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特殊地层下已经难以正常成孔,容易出现塌孔、清孔不彻底及浆液扩散渗透,实用性低,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当特殊地层下已经难以正常成孔时,使用本技术可以避免锚索施工时出现塌孔、清孔不彻底及浆液扩散渗透的问题,实用性高,具体如下所述:所述的钻杆2的顶部设有钻头3,所述的钻头3与钻杆2呈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外套管4内设有易塌孔地层5,所述的锚索自由段15设于锚索锁定端17与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塌孔地层中的锚索施工结构,其结构包括支护桩(1)、钻杆(2)、钻头(3)、外套管(4)、易塌孔地层(5)、冠梁(6)、挂网喷锚(7)、边坡插筋喷砼(8)、护栏(9)、坡顶截水沟(10)、桩间止水旋喷桩(11)、锚索(12)、锚索锚固段(13)、注浆体(14)、锚索自由段(15)、腰梁(16)、锚索锁定端(17),所述的支护桩(1)与桩间止水旋喷桩(1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2)的顶部设有钻头(3),所述的钻头(3)与钻杆(2)呈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外套管(4)内设有易塌孔地层(5),所述的锚索自由段(15)设于锚索锁定端(17)与锚索锚固段(13)之间,所述的锚索自由段(15)、锚索锁定端(17)与锚索锚固段(13)构成锚索(12),所述的腰梁(16)与支护桩(1)相连接,所述的锚索锁定端(17)与腰梁(16)固定连接,所述的冠梁(6)设于桩间止水旋喷桩(11)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塌孔地层中的锚索施工结构,其结构包括支护桩(1)、钻杆(2)、钻头(3)、外套管(4)、易塌孔地层(5)、冠梁(6)、挂网喷锚(7)、边坡插筋喷砼(8)、护栏(9)、坡顶截水沟(10)、桩间止水旋喷桩(11)、锚索(12)、锚索锚固段(13)、注浆体(14)、锚索自由段(15)、腰梁(16)、锚索锁定端(17),所述的支护桩(1)与桩间止水旋喷桩(1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2)的顶部设有钻头(3),所述的钻头(3)与钻杆(2)呈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外套管(4)内设有易塌孔地层(5),所述的锚索自由段(15)设于锚索锁定端(17)与锚索锚固段(13)之间,所述的锚索自由段(15)、锚索锁定端(17)与锚索锚固段(13)构成锚索(12),所述的腰梁(16)与支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林孔维鹏何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煤江南基础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