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压力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719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底压力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确定油井的源汇节点处的控制面积所在的至少一个非结构单元网格中每个非结构单元网格的流量传导率,进而基于每个非结构单元网格的流量传导率,分别建立该油井处于拟稳态时该源汇节点的第一井底压力计算模型,和该油井处于非稳态时该源汇节点的第二井底压力计算模型。之后,基于拟稳态时的第一井底压力计算模型和非稳态时的第二井底压力计算模型确定该油井的井底压力,避免了将具有一定面积的非结构单元网格的压力确定为油井的井底压力,提高了油井井底压力的准确性,且为油井的后续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

DETERMINATION METHOD,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OF BOTTOM BOTTOM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底压力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藏数值模拟
,特别涉及一种井底压力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是目前定量描述油井对应的非均质储层多相流动规律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油井的开发方案设计、部署优化调整、采收率预测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通过油井对油藏开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确定油井的井底压力,进而通过该油井的井底压力设计该油井的开发方案、调整优化该油井的部署或者预测该油井的采收率等。相关技术中,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发展,以及非常规油藏的开发,采用非结构网格对油井井底复杂的流动边界进行精细描述,并结合有限元、有限体积等数值离散方法进行数值求解,已成为油藏数值模拟
的主要研究方向。具体地,在通过非结构网格精细描述油井井底复杂的流动边界时,先对该油井井底复杂的流动区域采用离散方法进行离散得到多个非结构单元网格,进而通过结合有限元、有限体积等方法直接计算井筒边界处所在非结构单元网格的压力,并将井筒边界处所在非结构单元网格的压力确定为该油井的源汇节点的压力,也即是该油井的井底压力。其中,油井的源汇节点是指在离散过程中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底压力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油井的源汇节点处的控制面积所在的至少一个非结构单元网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非结构单元网格中每个非结构单元网格的流量传导率;基于每个非结构单元网格的流量传导率,建立所述油井处于拟稳态时所述源汇节点的第一井底压力计算模型,以及建立所述油井处于非稳态时所述源汇节点的第二井底压力计算模型;基于所述第一井底压力计算模型和所述第二井底压力计算模型确定所述油井的井底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底压力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油井的源汇节点处的控制面积所在的至少一个非结构单元网格;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非结构单元网格中每个非结构单元网格的流量传导率;基于每个非结构单元网格的流量传导率,建立所述油井处于拟稳态时所述源汇节点的第一井底压力计算模型,以及建立所述油井处于非稳态时所述源汇节点的第二井底压力计算模型;基于所述第一井底压力计算模型和所述第二井底压力计算模型确定所述油井的井底压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油井的源汇节点处的控制面积所在的至少一个非结构单元网格,包括:确定所述油井井底的渗流区域;对所述渗流区域进行离散得到所述油井井底包括的多个非结构单元网格;从所述多个非结构单元网格中确定所述油井的源汇节点处的控制面积所在的至少一个非结构单元网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非结构单元网格的流量传导率,建立所述油井处于拟稳态时所述井点源汇处的第一井底压力计算模型,包括:获取所述油井的井筒半径和井底产量,以及所述油井中流体的粘度、岩石的渗透率和储层的厚度;基于每个非结构单元网格的流量传导率、所述油井的井筒半径和井底产量,以及所述油井中流体的粘度、岩石的渗透率和储层的厚度建立所述第一井底压力计算模型。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油井处于非稳态时所述井点源汇处的第二井底压力计算模型,包括:获取所述源汇节点当前时刻的理论压力和所述油井的井底产量,以及所述油井中流体的粘度、岩石的渗透率、储层的厚度和储层导压系数;基于所述源汇节点当前时刻的理论压力和所述油井的井底产量,以及所述油井中流体的粘度、岩石的渗透率、储层的厚度和储层导压系数,建立所述第二井底压力计算模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井底压力计算模型和所述第二井底压力计算模型确定所述油井的井底压力,包括:确定所述油井当前时刻的第一等效井径和第二等效井径;当所述第一等效井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等效井径时,基于所述第一等效井径,按照所述第一井底压力计算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良马新华钟兵吴建发谢维扬刘军吴天鹏赵圣贤蒋鑫蒋睿胡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