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振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01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吸头全自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直线振动模块。该直线振动模块包括四个振动组件、光电感应组件、振动支撑架和振动器固定板,所述光端感应组件架设在所述振动组件的上方,所述振动支撑架设于所述振动组件的一侧,所述振动支撑架的上部位于所述振动组件的端部设有吸头限位板,所述吸头限位板的外侧设有光电感应针,所述振动器固定板的上部设有四个振动底板,所述振动底板的上部设有振动主体,所述振动主体的上部设有振动横板,所述第一振动直线导轨与所述第二振动直线导轨之间设有吸头,所述第一振动直线导轨和所述第二振动直线导轨的上部设有吸头防堆叠块。

A Linear Vibration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振动模块
本技术涉及吸头全自动生产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直线振动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全自动话的生产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塑料制品制作行业。在吸头的制作过程中,现阶段一般都会采用全自动的生产设备,在生产中能够完全机械化,不需要人工的操作,但是在此类设备中往往会需要进行吸头的运送相关的模块,但是现阶段的吸头运送的模块一般都是采用履带式的传送方式,导致运送效率极低,并且在运送过程中无法做到有序的进行传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竖直放置的吸头通过振动的方式推送到另一侧的直线振动模块。一种直线振动模块,包括四个振动组件、光电感应组件、振动支撑架和振动器固定板,所述振动组件、光电感应组件、振动支撑架均固定在所述振动器固定板之上,所述光端感应组件架设在所述振动组件的上方,所述振动支撑架设于所述振动组件的一侧,所述振动支撑架的上部位于所述振动组件的端部设有吸头限位板,所述吸头限位板的外侧设有光电感应针,所述振动器固定板的上部设有四个振动底板,所述振动底板的上部设有振动主体,所述振动主体的上部设有振动横板,所述振动底板的上部开设有两条振动竖板安装槽,每个振动竖板安装槽内部设有一块第一振动竖板,所述第一振动竖板的两侧设有第二振动竖板,所述第一振动竖板的上部设有第一振动直线导轨,所述第一振动竖板的下部设有所述振动竖板安装槽,所述第一振动直线导轨卡入所述振动竖板安装槽内部,所述第二振动竖板的上部设有第二振动直线导轨,所述第一振动直线导轨与所述第二振动直线导轨之间设有吸头,所述第一振动直线导轨和所述第二振动直线导轨的上部设有吸头防堆叠块,所述光电感应组件包括光电感应支柱和光电感应横梁,所述光电感应横梁架设在所述光电感应支柱的上部,所述光电感应横梁的上部设有所述光电感应针。作为优选的,所述吸头防堆叠块的下部设有长条形开槽,所述吸头在所述长条形开槽下方穿过。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振动竖板和所述第二振动竖板的中部设有圆形倒角开槽。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振动直线导轨的上部覆盖有第一导轨盖板,所述第二振动直线导轨的上部覆盖有第二导轨盖板。作为优选的,所述振动支撑架包括第二竖板、第二底板和第二加强版,所述第二竖板设于所述第二底板上部,所述第二加强版设于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竖板之间。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中,通过对吸头进行有序的传送,使得吸头在装箱过程中能够更加的简便,通过直线振动的原理,将吸头从一段通过振动的方式传送至另一端,无需进行后续的整理,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直线振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振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振动组件的侧视图。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103、吸头;401、振动组件;402、、光电感应组件;403、振动支撑架;404、振动器固定板;405、吸头限位板;406、光电感应针;407、振动底板;408、振动主体;409、振动横板;410、振动竖板安装槽;411、第一振动竖板;412、第二振动竖板;413、第一振动直线导轨;414、第二振动直线导轨;415、吸头防堆叠块;416、光电感应支柱;417、光电感应横梁;418、长条形开槽;419、圆形倒角开槽;420、第一导轨盖板;421、第二导轨盖板;422、第二竖板;423、第二底板;424、第二加强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作为本技术所述直线振动模块的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四个振动组件401、光电感应组件402、振动支撑架403和振动器固定板404,所述振动组件401、光电感应组件402、振动支撑架403均固定在所述振动器固定板404之上,所述光端感应组件402架设在所述振动组件401的上方,所述振动支撑架403设于所述振动组件401的一侧,所述振动支撑架403的上部位于所述振动组件401的端部设有吸头限位板405,所述吸头限位板405的外侧设有光电感应针406,所述振动器固定板404的上部设有四个振动底板407,所述振动底板407的上部设有振动主体408,所述振动主体408的上部设有振动横板409,所述振动底板407的上部开设有两条振动竖板安装槽410,每个振动竖板安装槽410内部设有一块第一振动竖板411,所述第一振动竖板411的两侧设有第二振动竖板412,所述第一振动竖板411的上部设有第一振动直线导轨413,所述第一振动直线导轨413的下部设有所述振动竖板安装槽410,所述第一振动竖板411卡入所述振动竖板安装槽410内部,所述第二振动竖板412的上部设有第二振动直线导轨414,所述第一振动直线导轨413与所述第二振动直线导轨414之间设有吸头103,所述第一振动直线导轨413和所述第二振动直线导轨414的上部设有吸头防堆叠块415,所述光电感应组件402包括光电感应支柱416和光电感应横梁417,所述光电感应横梁417架设在所述光电感应支柱416的上部,所述光电感应横梁417的上部设有所述光电感应针406。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头防堆叠块415的下部设有长条形开槽418,所述吸头103在所述长条形开槽418下方穿过。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振动竖板411和所述第二振动竖板412的中部设有圆形倒角开槽41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振动直线导轨413的上部覆盖有第一导轨盖板420,所述第二振动直线导轨414的上部覆盖有第二导轨盖板421。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支撑架404包括第二竖板422、第二底板423和第二加强版424,所述第二竖板422设于所述第二底板423上部,所述第二加强版424设于所述第二底板423和所述第二竖板422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振动组件、光电感应组件、振动支撑架和振动器固定板,所述振动组件、光电感应组件、振动支撑架均固定在所述振动器固定板之上,所述光端感应组件架设在所述振动组件的上方,所述振动支撑架设于所述振动组件的一侧,所述振动支撑架的上部位于所述振动组件的端部设有吸头限位板,所述吸头限位板的外侧设有光电感应针,所述振动器固定板的上部设有四个振动底板,所述振动底板的上部设有振动主体,所述振动主体的上部设有振动横板,所述振动底板的上部开设有两条振动竖板安装槽,每个振动竖板安装槽内部设有一块第一振动竖板,所述第一振动竖板的两侧设有第二振动竖板,所述第一振动竖板的上部设有第一振动直线导轨,所述第一振动直线导轨的下部设有所述振动竖板安装槽,所述第一振动竖板卡入所述振动竖板安装槽内部,所述第二振动竖板的上部设有第二振动直线导轨,所述第一振动直线导轨与所述第二振动直线导轨之间设有吸头,所述第一振动直线导轨和所述第二振动直线导轨的上部设有吸头防堆叠块,所述光电感应组件包括光电感应支柱和光电感应横梁,所述光电感应横梁架设在所述光电感应支柱的上部,所述光电感应横梁的上部设有所述光电感应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振动组件、光电感应组件、振动支撑架和振动器固定板,所述振动组件、光电感应组件、振动支撑架均固定在所述振动器固定板之上,所述光端感应组件架设在所述振动组件的上方,所述振动支撑架设于所述振动组件的一侧,所述振动支撑架的上部位于所述振动组件的端部设有吸头限位板,所述吸头限位板的外侧设有光电感应针,所述振动器固定板的上部设有四个振动底板,所述振动底板的上部设有振动主体,所述振动主体的上部设有振动横板,所述振动底板的上部开设有两条振动竖板安装槽,每个振动竖板安装槽内部设有一块第一振动竖板,所述第一振动竖板的两侧设有第二振动竖板,所述第一振动竖板的上部设有第一振动直线导轨,所述第一振动直线导轨的下部设有所述振动竖板安装槽,所述第一振动竖板卡入所述振动竖板安装槽内部,所述第二振动竖板的上部设有第二振动直线导轨,所述第一振动直线导轨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利刘昱李务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