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充电桩的风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87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充电桩的风道结构,其包括:柜体,以及直流充电模块、设置在柜体上的通风过滤网及充电控制系统;其中,直流充电模块包括壳体部件以及置于其中的电路部件,壳体部件在相对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充电模块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壳体部件的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处设置散热风机,以将直流充电模块电路部件产生的热量散发至直流充电桩的柜体内;风道隔板设置为连接充电模块出风口与通风过滤网,并和柜体合围形成密闭风道,以便直接将充电模块的出风口的气流排放到柜体外部。该结构能够有效降低直流充电模块发热所带去的对直流充电桩的影响,在原材料成本几乎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提高了直流充电桩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A duct structure of DC char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充电桩的风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开关型直流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桩的风道结构。
技术介绍
因原油能源的有限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全世界都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产品,在目前所掌握的新能源技术中,属于最有前景的新能源汽车。相对传统以耗油作为动力的汽车,目前的电动汽车技术存在续航能力偏低(电动汽车续航比耗油汽车差),以及再添动力能量的时间过长等缺点(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远超耗油汽车加油时间)。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相关的技术人员正在大力研究电池蓄电能力以及快速充电技术。相关技术的逐步发展,越来越接近人们能够接受的使用需要。对于充电的而言的充电桩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机技术,其效率的高低、寿命的长短、充电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影响电动汽车成本的综合指标,甚至影响电动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充电桩可分为: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交直流一体充电桩。其中,交流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其AC/DC转换电路及充电电路均内置于电动汽车内部,因汽车体积、重量及散热条件等限制,其相关电路体积受限制,因此充电功率也受限制,适用于车辆闲置时期的缓慢充电。直流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可能是交流充电桩的几十倍,适用于各种电动汽车充电,特别适用于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其AC/DC转换电路等均集成于充电桩内部,相关电损带来的发热散发处理均为充电桩考虑范畴,因此,在电动汽车允许情况下,直流充电桩是可以尽可能的为电动汽车提供最大充电功率的,以达到安全快速充满蓄电池的电量为目的。为了标准化、规划化直流充电桩,不同功率的直流充电桩均采用标准规格的直流充电模块并联形成,例如:采用性价比最优的电路拓扑及器件,将直流充电模块设计为15KW、18KW或是20KW等规格,然后将相对应的直流充电模块多个并联,形成不同功率的直流充电桩,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好的控制直流充电模块的设计、原材料、生产调试及维护维修等综合成本,利于直流充电桩的发展需要。图1所示为目前众多直流充电桩的风道示意图,其主要包括:充电桩顶盖101;后门102;元器件103;后门散热孔104;充电枪挂钩105;直流充电模块出风口106;充电桩底座107;显示器108;充电枪插座109;急停按钮110;直流充电模块进风口111;前门112;元件板113;通风过滤网114。其中,充电桩通过元件板将柜内分割为前面、后面部分(和/或左面、右面部分),各部分均布置有充电桩的元器件(含指示灯、显示器、刷卡器、急停按钮、充电枪及其插座、断路器、防雷器、直流接触器、快速熔断器、直流电能表、直流充电桩主控模块、绝缘监测器、中继等器件)。外部空气通过前门(和/或后门、和/或侧板、和/或底座)通风过滤网进入充电桩前面部分(和/或与进风相对应的部分),然后从直流充电模块进风口流入直流充电模块,并从其出风口流出至充电桩后面部分(和/或与出风相对应的部分),再通过后门散热孔流出(和/或后门、和/或侧板、和/或顶盖),形成充电桩的散热通道。因直流充电模块在充电桩中所产生的热量最大,此散热风道必然会造成充电桩后面部分(和/或与出风相对应的部分)的元器件工作于高温中,不利于相关器件长期稳定运行,甚至减短相关器件使用寿命,或是我们需要增额器件容量或选用更为优质的器件来解决其工作环温过高的问题,从而造成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至少在于,针对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直流充电桩的风道结构,能够有效降低直流充电模块发热所带去的对直流充电桩的影响,在原材料成本几乎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提高了直流充电桩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各方面。一种直流充电桩的风道结构,其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柜体内部的一个或多个直流充电模块、设置在柜体上的通风过滤网及充电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柜体包括:充电桩顶盖、前门、后门、两侧侧板、底座及元件板,元件板竖直设置在柜体内以形成柜架;直流充电模块及充电控制系统的各带电元器件安装及固定在柜体上以让各带电元器件与周边环境隔离;所述直流充电模块包括壳体部件以及置于其中的电路部件,其中电路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单元、逆变单元、变压单元、整流滤波单元,以及控制这些单元的控制单元;壳体部件在相对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充电模块进风口和出风口,并在壳体部件的出风口处设置散热风机,以将直流充电模块电路部件产生的热量散发至直流充电桩的柜体内;直流充电模块用于将三相交流电变换为电动汽车需要的直流电;柜体两侧侧板上设置有通风过滤网以及对应的开口;风道隔板设置为连接充电模块出风口与通风过滤网,并和柜体合围形成密闭风道,以便直接将充电模块的出风口的气流通过通风过滤网排放到柜体外部。优选的,所述风道隔板竖直安装在充电模块的出风口与柜体之间,风道隔板的高度根据一个和/或多个并联和/或串联的组合的充电模块数量来设置。优选的,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前门、后门、侧板、充电桩顶盖、以及底座中的一者或者多者上的多个通风过滤网。优选的,所述通风过滤网设置为多层结构,并在中间层内置过滤材料,以将空气中的粉尘脱离出来,避免粉尘流入充电桩内部。优选的,所述充电桩顶盖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吊环以用于移动充电桩。优选的,所述充电控制系统包括:与直流充电桩主控模块连接的急停按钮、断路器、防雷器、直流接触器、快速熔断器、直流电能表、绝缘监测器、以及中继器;这些部件在直流充电桩主控模块的信号驱动下控制通断输入供电,抑制供电超限,并记录电动汽车充电功率;所述急停按钮用于紧急断电控制。优选的,进一步包括指示灯、显示器、刷卡器、充电枪及其插座;其中,所述指示灯用于指示直流充电桩的工作状态;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充电桩的各种运行参数、运行状态及设置充电相关参数,并记录电动汽车充电的相关数据;所述刷卡器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费用查询、扣除及记录;所述充电枪用于直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连接,实现电动汽车与直流充电桩的通讯连接,以及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能量,其插座用于充电枪没在工作时的固定。优选的,所述柜体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充电枪;充电枪与充电模块一对一连接,或者多个充电模块并联和/或串联后与充电枪连接以为单个充电枪提供充电能量;并且,多个充电模块并联和/或串联后与充电枪连接设置为经由充电桩控制系统来调控,以便同一台充电桩连接不同数量的电动车时,动态调控各电动汽车的充电能量。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充电桩所有元器件设置在直流充电模块的进风口一侧,直流充电模块的出风则直接通过充电桩内部散热通道后快速散发至周边环境中,能够让直流充电模块散发的热量不流经充直流电桩各元器件,从而减小直流充电模块对直流充电桩元器件的影响,使得充电桩的相关元器件一直处于环温环境中运行,在原材料成本几乎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直流充电桩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提升的同事,直流充电桩也更具性价比。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充电桩的风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的前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的后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的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的侧面剖视图。附图标记: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充电桩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柜体内部的一个或多个直流充电模块、设置在柜体上的通风过滤网及充电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柜体包括:充电桩顶盖、前门、后门、两侧侧板、底座及元件板,元件板设置在柜体内以形成柜架;直流充电模块及充电控制系统的各带电元器件安装及固定在柜体上以让各带电元器件与周边环境隔离;所述直流充电模块包括壳体部件以及置于其中的电路部件,其中电路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单元、逆变单元、变压单元、整流滤波单元,以及控制这些单元的控制单元;壳体部件在相对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充电模块进风口和出风口,并在壳体部件的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处设置散热风机,以将直流充电模块电路部件产生的热量散发至直流充电桩的柜体内;直流充电模块用于将三相交流电变换为电动汽车需要的直流电;柜体两侧侧板上设置有通风过滤网以及对应的开口;风道隔板设置为连接充电模块出风口与通风过滤网,并和柜体合围形成密闭风道,以便直接将充电模块的出风口的气流通过通风过滤网排放到柜体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充电桩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柜体内部的一个或多个直流充电模块、设置在柜体上的通风过滤网及充电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柜体包括:充电桩顶盖、前门、后门、两侧侧板、底座及元件板,元件板设置在柜体内以形成柜架;直流充电模块及充电控制系统的各带电元器件安装及固定在柜体上以让各带电元器件与周边环境隔离;所述直流充电模块包括壳体部件以及置于其中的电路部件,其中电路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单元、逆变单元、变压单元、整流滤波单元,以及控制这些单元的控制单元;壳体部件在相对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充电模块进风口和出风口,并在壳体部件的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处设置散热风机,以将直流充电模块电路部件产生的热量散发至直流充电桩的柜体内;直流充电模块用于将三相交流电变换为电动汽车需要的直流电;柜体两侧侧板上设置有通风过滤网以及对应的开口;风道隔板设置为连接充电模块出风口与通风过滤网,并和柜体合围形成密闭风道,以便直接将充电模块的出风口的气流通过通风过滤网排放到柜体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隔板竖直安装在充电模块的出风口与柜体之间,风道隔板的高度根据一个和/或多个并联和/或串联的组合的充电模块数量来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前门、后门、侧板、充电桩顶盖、以及底座中的一者或者多者上的多个通风过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过滤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刚刘少德陈晓法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蔚宇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