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消音的通风管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6804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加湿消音的通风管路装置,包括若干支撑机架;支撑机架安装在通风管路内,支撑机架的截面形状为对称的流线型,且支撑机架的头尾方向与气体流动方向保持一致,气体喷流从支撑机架头部流向支撑机架尾部;支撑机架前部内侧安装有内管路,在支撑机架前部两侧壁面上开有若干喷水孔;内管路包括驱动器、传动杆、支撑管、内输水管和转动式喷水管,能够实现从喷水孔处喷水,且喷水方向可调;支撑机架后部两侧布置有干燥层,干燥层下部位置处布置有排水沟槽,干燥层能够将周围环境的水分吸收并排入排水沟槽中;排水沟槽连通通风管路外的排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优化管路内气体流场的基础上,利用加湿降噪技术,抑制通风管路内噪声传播,降低背景噪声。

A ventilation pipeline device for humidifying and silen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湿消音的通风管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管路的系统降噪
,具体涉及一种加湿消音的通风管路装置。
技术介绍
通风管路内气体非稳定流动,气体与管路内物体作用会产生气动噪声;机械设备在制造或安装过程中,由于工艺缺陷会引起机械噪声,如风机的轴承噪声、皮带及传动引起的噪声、转子不平衡引起的噪声、机壳及管路的振动噪声等;这些噪声统称为通风管路的背景噪声。过高的背景噪声将向环境辐射大量噪声,对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造成影响,激起通风管路部件的抖振响应,造成结构疲劳损伤,更对近场操作人员造成损伤性影响。因此,降低通风管路背景噪声显得尤为必要,但与此同时,低背景噪声也是通风管路设计建造的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对于通风管路背景噪声的控制均投入了大量研究,包括对通风管路声源的低噪声设计、管路消声设计、系统的控制技术和方法等,部分还采用了有源控制技术对通风管路进行降噪研究。这些方法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技术成本高,造价高,维修复杂,降噪效果有限等问题。因此,需设计一种既能优化气体流场性能,又可实现噪声控制的装置,以适应通风管路设计发展的新形势,提高通风管路的声学性能。专利技术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消音的通风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支撑机架;所述支撑机架安装在通风管路内,上下两端与通风管路的上下壁面刚性连接;所述支撑机架的截面形状为对称的流线型,且支撑机架的头尾方向与气体流动方向保持一致,气体喷流从支撑机架头部流向支撑机架尾部;所述支撑机架为中空结构,在支撑机架前部内侧安装有内管路,在支撑机架前部两侧壁面上开有若干喷水孔;所述内管路包括驱动器、传动杆、支撑管、内输水管和转动式喷水管;驱动器通过传动杆连接支撑管,支撑管上铰接若干转动式喷水管,转动式喷水管的喷水端处于支撑机架前部两侧壁面上的喷水孔处,转动式喷水管与支撑管之间通过内输水管连通;所述支撑管连接通风管路外的高压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消音的通风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支撑机架;所述支撑机架安装在通风管路内,上下两端与通风管路的上下壁面刚性连接;所述支撑机架的截面形状为对称的流线型,且支撑机架的头尾方向与气体流动方向保持一致,气体喷流从支撑机架头部流向支撑机架尾部;所述支撑机架为中空结构,在支撑机架前部内侧安装有内管路,在支撑机架前部两侧壁面上开有若干喷水孔;所述内管路包括驱动器、传动杆、支撑管、内输水管和转动式喷水管;驱动器通过传动杆连接支撑管,支撑管上铰接若干转动式喷水管,转动式喷水管的喷水端处于支撑机架前部两侧壁面上的喷水孔处,转动式喷水管与支撑管之间通过内输水管连通;所述支撑管连接通风管路外的高压水源;所述驱动器能够通过传动杆带动支撑管移动,调整转动式喷水管的喷水方向;在支撑机架后部两侧布置有干燥层;在支撑机架后部下方,位于干燥层下部位置处布置有排水沟槽,干燥层能够将周围环境的水分吸收并排入排水沟槽中;排水沟槽连通通风管路外的排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湿消音的通风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增压器、外输水管、储水箱和排水管;其中增压器和储水箱处于通风管路外部;外输水管连接增压器与支撑机架内部的内管路,排水管连接储水箱与支撑机架内部的排水沟槽;增压器与储水箱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水循环系统实现向内管路提供高压水源并实现水回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湿消音的通风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架安装在通风管路的噪声值较高位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庆王帅盛美萍高麒淦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