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康专利>正文

一种丁腈手套生产线的手模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751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套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丁腈手套生产线的手模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丁腈手套生产线的手模座,包括套装在座杆中间的弹簧,座杆底部与手模座固定连接,座杆的顶部与尼龙材料制成的L型弯臂一端的轴承座固定连接,轴承室内设有轴承,L型弯臂另一端与弯臂套连接并与生产线上的传送装置固定连接,手模座内设有座盘,座盘上的梅花型卡座与座杆固定连接,梅花型卡座外侧设有半圆凸台,半圆凸台外侧设有阶梯状的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设有若干个呈放射状排列的齿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延长了手模座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减少了后期维护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A Hand Mould Base for Nitrile-butadiene Glove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丁腈手套生产线的手模座
本技术涉及手套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丁腈手套生产线的手模座。
技术介绍
丁腈手套是我们手部防护和安全的一次性用具,也是我们日常使用的用品之一。在批量生产丁腈手套时,必然需要成套的生产设备,其中生产设备中离不开手套模具,也叫手模,手模是手套生产的必要条件,其中手模座的质量和结构好坏,决定了手套生产成本的高低,也决定了手套生产流水线生产效率的高低,以及后期维护费用是否满足工业化规模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丁腈手套生产线的手模座,通过分别设置梅花型卡座、弯臂套上设有的油孔、顶碗套装的深度等技术方案,达到了延长手模座的寿命和减少手模座磨损的目的。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丁腈手套生产线的手模座,包括套装在座杆中间的弹簧,所述座杆底部与手模座固定连接,所述座杆的顶部与尼龙材料制成的L型弯臂一端的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轴承,所述L型弯臂另一端与弯臂套连接并与生产线上的传送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手模座内设有手模座盘的座盘,所述座盘内设置的梅花型卡座与座杆固定连接,所述梅花型卡座外侧设有半圆凸台,所述半圆凸台外侧设有阶梯状的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若干个呈放射状排列的齿柱。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座下部固设有开口向下的顶碗套装在弹簧的外侧。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弯臂套上设有油孔用于有效避免其磨损。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碗的套装深度至少超过弹簧长度的2/3。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碗的套装深度为弹簧长度的5/7、3/4或4/5。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座杆的顶部设有第一卡簧,所述座杆的下部设有座盘卡簧,所述座杆上的两个轴承之间设有隔离垫,上侧轴承的顶部设有第二卡簧,下侧的轴承的底部设有第三卡簧,所述第三卡簧也用于固定顶碗的限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座的侧壁上设有轴承座油孔,所述轴承座油孔设置在两个轴承之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L型弯臂上设有拉筋和顶筋,所述拉筋和顶筋为T字型结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L型弯臂直角连接处设有向外凸的凸起。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合理,延长了手模座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技术减少了后期维护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更适于规模化的丁腈手套生产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丁腈手套生产线上的手模座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丁腈手套生产线上的手模座仰视放大图;图3是座杆与手模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图中,10—手模座,111—第二凹槽,112—齿柱,113—梅花型卡座,114—半圆凸台,115—第一凹槽,120—座盘;20—弹簧;30—座杆,31—第一卡簧,32—第二卡簧,33—轴承,34—隔离垫,35—第三卡簧,36—座盘卡簧;40—L型弯臂,41—凸起,43—轴承座,44—拉筋,45—弯臂套,46—油孔,47—顶筋,48—轴承座油孔;50-顶碗,50-套体。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丁腈手套生产线的手模座,包括套装在座杆30中间的弹簧20,座杆30底部与手模座10固定连接,手模安装在手模座10下部,座杆30的顶部与尼龙材料制成的L型弯臂40一端的轴承座43固定连接,所述L型弯臂40上设有拉筋44和顶筋47,所述拉筋44和顶筋47为T字型结构,用来加强L型弯臂40的强度。其中,轴承座43内设有轴承33,轴承座43下部固装有开口向下的顶碗50,采用套装的结构安装在弹簧20的外侧,其中,顶碗50的套装深度至少超过弹簧20长度的2/3。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碗50的套装深度为弹簧20长度的5/7、3/4或4/5。以前的顶碗50只是起到控制弹簧20限位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的顶碗50能够把弹簧20覆盖住,对弹簧20起到防腐、防尘、保温不散热的作用。其中,弯臂套45上设有油孔46,从油孔46注油,可以有效避免弯臂套45磨损,避免弯臂套45磨损后手模座左右晃动对产品造成碰伤。其中,所述L型弯臂40另一端与弯臂套45连接并与生产线上的传送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手模座10内设有座盘120,所述座盘120内设置的梅花型卡座113与座杆30固定连接,所述梅花型卡座113外侧设有半圆凸台114,所述半圆凸台114外侧设有阶梯状的第二凹槽111和第一凹槽115,所述第一凹槽115上设有若干个呈放射状排列的齿柱112。其中,所述座杆30的顶部外露部分设有第一卡簧31,防止轴承座底部的卡簧脱落,使轴承33脱落,对生产线造成事故,所述座杆30的下部设有座盘卡簧36,所述座杆30上的两个轴承33之间设有隔离垫34,上侧轴承33的顶部设有第二卡簧32,下侧的轴承33的底部设有第三卡簧35,所述第三卡簧35也用于固定顶碗50的限位。其中,座杆30从轴承座顶部窜出时,第一卡簧31防止轴承座底部的第三卡簧35掉落后手模座脱落,卡簧结构比现有技术中的开口销结构更干净,不会掉落脏东西。如图1所示优选的结构,手模座10的座盘包括上部的副座和下部的主座,副座与座杆30在底部连接位置设有套体51,设在副座上高出2cm的位置,套体51设置在弹簧20内侧与副座固定连接,用来增加座杆30和座盘的接触面积,使座盘在座杆30不晃动。优选的技术方案,轴承座43的侧壁上设有轴承座油孔48,所述轴承座油孔48设置在两个轴承33之间。由于以前给轴承33加油需要将轴承座拆散后加轴承油再安装上,再使用时,也会因轴承缺油造成缩短使用寿命,通过增加了轴承座油孔48,将两个轴承33之间加了一个3mm的垫,让两个轴承分开了3mm的间隙,由轴承座油孔48进行随时的加油,可以保证在不停机时进行加油,减少了后期维护费用,延长了轴承33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L型弯臂40直角连接处设有向外凸的凸起41,凸起41起到支撑作用,防止两个弯臂平面在打开闭合时,平面有油挤出滴到生产出的手套上。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丁腈手套生产线的手模座,包括套装在座杆(30)中间的弹簧(20),所述座杆(30)底部与手模座(10)固定连接,所述座杆(30)的顶部与尼龙材料制成的L型弯臂(40)一端的轴承座(43)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43)内设有轴承(33),所述L型弯臂(40)另一端与弯臂套(45)连接并与生产线上的传送装置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模座(10)内设有座盘(120),所述座盘(120)设置的梅花型卡座(113)与座杆(30)固定连接,所述梅花型卡座(113)外侧设有半圆凸台(114),所述半圆凸台(114)外侧设有阶梯状的第二凹槽(111)和第一凹槽(115),所述第一凹槽(115)上设有若干个呈放射状排列的齿柱(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丁腈手套生产线的手模座,包括套装在座杆(30)中间的弹簧(20),所述座杆(30)底部与手模座(10)固定连接,所述座杆(30)的顶部与尼龙材料制成的L型弯臂(40)一端的轴承座(43)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43)内设有轴承(33),所述L型弯臂(40)另一端与弯臂套(45)连接并与生产线上的传送装置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模座(10)内设有座盘(120),所述座盘(120)设置的梅花型卡座(113)与座杆(30)固定连接,所述梅花型卡座(113)外侧设有半圆凸台(114),所述半圆凸台(114)外侧设有阶梯状的第二凹槽(111)和第一凹槽(115),所述第一凹槽(115)上设有若干个呈放射状排列的齿柱(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丁腈手套生产线的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43)下部固设有开口向下的顶碗(50)套装在弹簧(20)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丁腈手套生产线的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臂套(45)上设有油孔(46)用于有效避免其磨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丁腈手套生产线的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康
申请(专利权)人:张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