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6579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原状土质边坡进行修整、削坡;第二步、在待处理的坡面上浇筑淤泥陶粒混凝土;第三步、在淤泥陶粒混凝土上依次铺设营养土及种植土;第四步、在护坡上分别种植水生植物和草皮;第五步、对种植后的植物进行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淤泥陶粒混凝土护坡技术与景观绿化相配合,规避了传统护坡绿化不足的问题,在满足护坡安全稳定性的同时,保障植物更容易扎根于护坡土体中,从而构建出生态绿化护坡,适用于江河湖海水系、黑臭河道治理、道路交通等工程,起到固土护坡、治理污染、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Construction method of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with silt ceramsite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属于生态护坡

技术介绍
在江河、湖泊、滩涂的综合治理和港口航道的疏浚工程中产生的疏浚淤泥量日益增加,由于疏浚淤泥具有高含水率、高液限、高压缩性、低强度、透水性差、固结速率慢、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其工程性质极差,考虑到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等因素,以往对疏浚淤泥简单抛弃或堆放的处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采用淤泥这种废弃物作为生产陶粒的原材料生成淤泥陶粒,既能有效稳定淤泥中的污染物,可实现对淤泥的资源化利用,还可用作生态混凝土的骨料,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各种生态护坡逐渐取代浆砌石、干砌块石、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块体等传统护坡。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因此,在实践中寻找既具有经济性又具有可行性的堤防生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原状土质边坡进行修整、削坡;第二步、在待处理的坡面上浇筑淤泥陶粒混凝土;第三步、在淤泥陶粒混凝土上依次铺设营养土及种植土;第四步、在护坡上分别种植水生植物和草皮;第五步、对种植后的植物进行养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原状土质边坡进行修整、削坡;第二步、在待处理的坡面上浇筑淤泥陶粒混凝土;第三步、在淤泥陶粒混凝土上依次铺设营养土及种植土;第四步、在护坡上分别种植水生植物和草皮;第五步、对种植后的植物进行养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清除原状土质边坡表面的杂物,并根据形成护坡的坡比及结构要求,对原状土质边坡进行一定修整、削坡、夯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在护坡的坡脚处浇筑底梁或打设木桩以护住护坡的底部,在护坡顶部挖一深坑,坑内浇筑混凝土作为护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陶粒混凝土由水泥、淤泥陶粒、水与添加剂按照1:4:0.6:0.03的质量比配置而成,搅拌时要确保每粒淤泥陶粒上都包裹有水泥浆;所述添加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磷酸氨镁35%,聚羧酸盐28%,二氧化硅26%,有机质8%,微生物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将搅拌好的淤泥陶粒混凝土分层铺设到边坡坡面上,每层淤泥陶粒混凝土控制在一定的厚度,在每层淤泥陶粒混凝土上振捣打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鹏蔡新武颖利周丹曹永勇黄家青沙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