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434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自热式真空移动床反应器为核心的生物质热裂解生产线,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供料装置、热裂解反应器、旋风分离器,热裂解反应器采用自热式真空移动床反应器,旋风分离器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炭收集装置、生物油收集装置,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通过引风机经由管道送至反应器夹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流程中生成的不凝气作为加热热源,不需要任何化石燃料,属于自发热式,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可以通过调节不凝气与空气的混合气量控制反应器温度,有效地调节生物质热裂解产物分布和目的产物产率;具备连续化生产能力,设备运行稳定,整个工艺流程不排放任何污染物,环保经济。

A Rapid Pyrolysis Process for Biom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化工
,涉及一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面对能源危机,生物质作为唯一能转化成可替代常规液态石油燃料和其他化学品的可再生资源,其开发利用是当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目前对生物质转化利用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化学转化方面,其中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是其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该技术很大程度上能缓解当今社会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是人类开发可再生资源的有效途径。生物质热裂解是指生物质在完全缺氧或有限氧供给的条件下发生热解,最终生成液体生物油、可燃气体和固体生物质炭三个组成部分的过程。生物质快速热解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有效途径,在中温(约500℃)、高加热传热速率和极短气体停留时间(通常小于2s)的条件下,将生物质直接加热使其裂解,在产生的挥发物二次裂解前进行快速冷却,从而得到高产率液态生物油。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国内的相关研发机构虽然在木质纤维素水解、可发酵糖生物利用以及代谢产物分离与纯化等方法和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快速热解技术开发中,尚未突破规模化生产和成套设备的难关,大多停留在中试和中试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供料装置、热裂解反应器、旋风分离器,热裂解反应器采用自热式真空移动床反应器,旋风分离器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炭收集装置、生物油收集装置,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通过引风机经由管道送至反应器夹层;自热式真空移动床反应器为夹套式结构,从上到下包括预热段、过渡段和反应段,物料入口设置在反应器顶部,产物出口设置在反应器底部,燃气与空气入口设置在反应器夹层底部,废气出口设置在反应器夹层顶部,反应器夹层外壁设置隔热和阻气层;预热段为圆柱形结构,过渡段为圆台形结构,反应段为圆柱形结构;预热段与反应段直径关系满足5:3条件,预热段与反应段长度关系满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供料装置、热裂解反应器、旋风分离器,热裂解反应器采用自热式真空移动床反应器,旋风分离器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炭收集装置、生物油收集装置,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通过引风机经由管道送至反应器夹层;自热式真空移动床反应器为夹套式结构,从上到下包括预热段、过渡段和反应段,物料入口设置在反应器顶部,产物出口设置在反应器底部,燃气与空气入口设置在反应器夹层底部,废气出口设置在反应器夹层顶部,反应器夹层外壁设置隔热和阻气层;预热段为圆柱形结构,过渡段为圆台形结构,反应段为圆柱形结构;预热段与反应段直径关系满足5:3条件,预热段与反应段长度关系满足5:7条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供料装置包括电机、料斗和螺旋送料器,电机设置在螺旋送料器一侧,料斗设置在螺旋送料器入料端,螺旋送料器出料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反应器顶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不凝气送至反应器夹层前先经由管道经过气体混合装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旋风分离器为一级或二级串联旋风分离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旋风分离器底部通过管道连接炭收集装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旋风分离器顶部连接换热器,换热器分别经由管道连接生物油收集装置和气体输送管道。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换热器为一级或二级串联换热器。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一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管道设有阀门。9.采用如权利要求工艺进行秸秆热裂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秸秆颗粒由布料器不断送入自热式真空移动床反应器,在反应器预热段被迅速加热至裂解所需温度;通过变径过渡段后,秸秆颗粒发生明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继海王伟文陈光辉李建隆张自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