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236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滤芯,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滤芯组件,端盖和口感滤芯;滤芯组件包括由外向内设置的预过滤滤芯,滤芯支架和精细过滤滤芯,预过滤滤芯与壳体之间形成与壳体进水口连通的第一腔室,滤芯支架与精细过滤滤芯之间形成第二腔室,精细过滤滤芯内形成第三腔室,该滤芯支架与精细过滤滤芯之间设置有将第二腔室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的止水部,该下腔室与废水口连通;滤芯支架包括主体架和分支架,主体架置于预过滤滤芯和精细过滤滤芯之间且开设有若干个过水孔,分支架设置于主体架的下端,分支架和端盖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容纳腔室,该口感滤芯置于容纳腔室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滤芯的整体结构外观更小巧,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A Composite Filter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滤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滤芯。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复合滤芯大多是采用PP/折纸+活性炭复合滤芯,RO膜+后置口感滤芯等,很少是单独配置一个滤芯,同时又具备3种过滤功能的复合滤芯结构;而随着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整合具有多种过滤功能的复合滤芯,从而实现整机尺寸结构的小型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滤芯。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合滤芯,包括壳体,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滤芯组件,端盖和口感滤芯,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所述滤芯组件包括由外向内设置的预过滤滤芯,滤芯支架和精细过滤滤芯,所述预过滤滤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第一腔室,所述滤芯支架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精细过滤滤芯内形成第三腔室,所述滤芯支架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设置有止水部,所述止水部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与所述废水口连通;所述滤芯支架包括主体架和分支架,所述主体架置于所述预过滤滤芯和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且所述主体架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水孔,所述分支架设置于所述主体架的下端,所述分支架和所述端盖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容纳腔室,所述口感滤芯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较佳的,所述口感滤芯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较佳的,还包括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端盖的外部之间形成第六腔室,所述第一转接件包括第一中空部和第二中空部,所述第二转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件的下端,所述第二转接件包括进水过水道,净水过水道和废水过水道,所述第一中空部依次穿过所述所述端盖和所述滤芯支架连通所述下腔室与所述废水过水道,所述进水过水道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净水过水道连通所述第二中空部和所述净水口。较佳的,所述净水口和所述进水过水道内均设置有单向阀。较佳的,所述分支架包括第一分支架和第二分支架,所述第二分支架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分支架和所述端盖中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中空部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与所述端盖和滤芯支架连接。较佳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较佳的,所述第一分支架包括承载台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连通腔,所述连通腔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预过滤滤芯位于所述承载台上端;所述第二分支架包括本体和支部,所述本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分支架配合形成容置部,所述口感滤芯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内。较佳的,所述端盖包括主体部和设于主体部外周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设置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口感滤芯之间,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本体配合固定所述口感滤芯。较佳的,所述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同心设置。较佳的,所述止水部为止水垫圈。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滤芯通过将预过滤滤芯和精细过滤滤芯由外向内设置,该口感滤芯与该预过滤滤芯轴向设置,同时将该精细过滤滤芯置于该口感滤芯内侧(即该口感过滤滤芯至少与该精细过滤滤芯的投影部分重叠),使得该复合滤芯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进而使得该复合滤芯的整体结构外观更小巧,十分有利于提高产品外观制作的灵活性;进一步的,该种结构也能进一步降低整机设计的难度,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缩短产品设计周期,从而降低成本,节能环保性强;此外,在不降低过滤性能的前提下,该结构也能实现减少滤芯级数,使客户在进行更换时更加简单便捷,体验感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水路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水路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滤芯用于净饮水路系统的水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4,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一种复合滤芯9,包括壳体1,滤芯组件,端盖3,口感滤芯4,转接件5,具体来说,该滤芯组件,端盖3,口感滤芯4,转接件5均位于该壳体1内,该滤芯组件的一端与滤芯上盖1a连接,该滤芯上盖1a与壳体1的一端进行连接固定,该壳体1的另一端则设置有进水口11,废水口12和净水口13,该进水口11位置设置有一单向阀110,较佳的,参照附图3,该壳体1上的进水口11,废水口12和净水口13并列设置,该净水口13设置于该进水口11和废水口12的中部。具体来说,该滤芯组件包括由外向内设置的预过滤滤芯20,滤芯支架21和精细过滤滤芯23,其中该预过滤滤芯20可以预先过滤掉水中的铁锈,泥沙及部分有机物,确保进入该精细过滤滤芯的水的水质,有利于该滤芯组件的寿命延长,例如该预过滤滤芯可为pp棉和活性炭的复合滤芯构成;该精细过滤滤芯23可以进一步拦截水中的细菌病毒等,例如该精细过滤滤芯为反渗透膜。其中,该预过滤滤芯20和该精细过滤滤芯23置于滤芯支架21的相对两侧,且该预过滤滤芯20位于该壳体1和滤芯支架21之间,同时该预过滤滤芯20与该壳体1之间形成第一腔室61,该滤芯支架21与该精细过滤滤芯23之间形成第二腔室62,该精细过滤滤芯内部则形成一第三腔室63;该滤芯支架21包括主体架21a,第一分支架21b和第二分支架21c,其中,该主体架21a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水孔b,该主体架21a置于该预过滤滤芯20和精细过滤滤芯23之间,该第一分支架21b和第二分支架21c均设置于该主体架21a的下端,该第一分支架21b,第二分支架21c和端盖3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容纳腔室7,该容纳腔室7与第三腔室63连通;该第一分支架21b包括承载台211和延伸部212,该延伸部212和壳体1之间形成连通腔a,该连通腔a与第一腔室61连通,该预过滤滤芯20则位于该承载台211上端,该口感滤芯之间位于该承载台的下端,即该预过滤滤芯位于该承载台211未设置有口感滤芯4的相对一侧;该第二分支架21c包括本体213和支部214,该本体213的一侧与第一分支架21b配合形成容置部71,该口感滤芯4则设置于该容置部71内,该口感滤芯4可为活性碳棒,该口感滤芯4可进一步去除残余余氯等其他物质,并可以保留微量钙等矿物质,使得口感更佳甘甜;同时该本体213的另一侧与精细过滤滤芯23配合将第二腔室62分为上腔室621和下腔室622,举例来说,该精细过滤滤芯23的外端可凸出设置有一止水部231,该止水部231例如为止水垫圈与该本体213或主体架21a进行密封配合,同时,该支部214与精细过滤滤芯23之间例如利用密封圈进行密封连接,此外,该支部214上还开设有第一开口216;该端盖3包括主体部30,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滤芯组件,端盖和口感滤芯,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所述滤芯组件包括由外向内设置的预过滤滤芯,滤芯支架和精细过滤滤芯,所述预过滤滤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第一腔室,所述滤芯支架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精细过滤滤芯内形成第三腔室,所述滤芯支架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设置有止水部,所述止水部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与所述废水口连通;所述滤芯支架包括主体架和分支架,所述主体架置于所述预过滤滤芯和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且所述主体架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水孔,所述分支架设置于所述主体架的下端,所述分支架和所述端盖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容纳腔室,所述口感滤芯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滤芯组件,端盖和口感滤芯,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所述滤芯组件包括由外向内设置的预过滤滤芯,滤芯支架和精细过滤滤芯,所述预过滤滤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第一腔室,所述滤芯支架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精细过滤滤芯内形成第三腔室,所述滤芯支架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设置有止水部,所述止水部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与所述废水口连通;所述滤芯支架包括主体架和分支架,所述主体架置于所述预过滤滤芯和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且所述主体架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水孔,所述分支架设置于所述主体架的下端,所述分支架和所述端盖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容纳腔室,所述口感滤芯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感滤芯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端盖的外部之间形成第六腔室,所述第一转接件包括第一中空部和第二中空部,所述第二转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件的下端,所述第二转接件包括进水过水道,净水过水道和废水过水道,所述第一中空部依次穿过所述所述端盖和所述滤芯支架连通所述下腔室与所述废水过水道,所述进水过水道连通所述进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建勇许伟强刘运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