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饮水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饮水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复合滤芯大多是采用PP/折纸+活性炭复合滤芯,RO膜+后置口感滤芯等,很少是单独配置一个滤芯,同时又具备3种过滤功能的复合滤芯结构;而随着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整合具有多种过滤功能的复合滤芯,从而实现整机尺寸结构的小型化,简化整个净饮水路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饮水路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净饮水路系统,包括过滤模组,内水箱模组和加热出水模组,所述过滤模组包括进水管路,废水管路,净水管路和复合滤芯,其中,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壳体,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滤芯组件,端盖和口感滤芯,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所述滤芯组件包括由外向内设置的预过滤滤芯,滤芯支架和精细过滤滤芯,所述预过滤滤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第一腔室,所述滤芯支架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精细过滤滤芯内形成第三腔室,所述滤芯支架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设置有止水部,所述止水部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饮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模组,内水箱模组和加热出水模组,所述过滤模组包括进水管路,废水管路,净水管路和复合滤芯,其中,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壳体,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滤芯组件,端盖和口感滤芯,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所述滤芯组件包括由外向内设置的预过滤滤芯,滤芯支架和精细过滤滤芯,所述预过滤滤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第一腔室,所述滤芯支架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精细过滤滤芯内形成第三腔室,所述滤芯支架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设置有止水部,所述止水部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与所述废水口连通;所述滤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饮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模组,内水箱模组和加热出水模组,所述过滤模组包括进水管路,废水管路,净水管路和复合滤芯,其中,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壳体,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滤芯组件,端盖和口感滤芯,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净水口和废水口;所述滤芯组件包括由外向内设置的预过滤滤芯,滤芯支架和精细过滤滤芯,所述预过滤滤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第一腔室,所述滤芯支架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精细过滤滤芯内形成第三腔室,所述滤芯支架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设置有止水部,所述止水部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与所述废水口连通;所述滤芯支架包括主体架和分支架,所述主体架置于所述预过滤滤芯和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且所述主体架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水孔,所述分支架设置于所述主体架的下端,所述分支架和所述端盖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容纳腔室,所述口感滤芯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所述进水管路,废水管路和净水管路分别与复合滤芯的进水口,废水口和净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饮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出水模组包括厚膜加热器和换向阀,所述净水管路与所述内水箱模组进水处连通,所述内水箱模组还包括第一出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所述第一出水管路与厚膜加热器的进水处连通,所述厚膜加热器上还设置有第三出水管路,所述第三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二出水管路之间设置有所述换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饮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水汽分离盒,所述水汽分离盒设置于所述换向阀和出水口之间,所述水汽分离盒上设置有一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与所述内水箱模组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饮水路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灯,许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