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煮胶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22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煮胶桶,包括由内桶体和外桶体构成的桶本体,所述内桶体和外桶体之间形成有加热腔室,所述外桶体上设有与所述加热腔室连通的输入管和输出管、与所述内桶体顶部边缘连通的进胶口、固定连接于内桶体底部中心处的定位柱、设于定位柱外壁的螺旋形导向条以及与该定位柱轴向转动连接的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包括挤压盘,挤压盘的中心处设有供所述定位柱穿过的定位孔,该定位孔的内壁上设有供螺旋形导向条活动的螺旋形导向槽,挤压盘的底部端面周向间隔设有四根挤压条,各挤压条的两侧边缘均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锤形块;所述内桶体的内壁设有若干个与各挤压条相适配且贯穿桶本体底部的出胶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排胶效率高。

A Kind of Boiling Rubber Barr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煮胶桶
本技术涉及胶体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煮胶桶。
技术介绍
煮胶桶,是指一种用于对胶体进行加热使得胶体与其他填料之间混合更加精细的设备。目前的煮胶桶,在对胶体进行加热外壁后,通常通过胶体本身所具有的流体性能而排出煮胶桶外,该种方式存在排胶效率低,并且排胶不完全的缺陷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煮胶桶,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煮胶桶,包括由内桶体和外桶体构成的桶本体,所述内桶体和外桶体之间形成有加热腔室,所述外桶体上设有与所述加热腔室连通的输入管和输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内桶体顶部边缘连通的进胶口、固定连接于内桶体底部中心处且向顶部延伸的定位柱、设于该定位柱外壁的螺旋形导向条以及与该定位柱轴向转动连接的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盘,该挤压盘的中心处设有供所述定位柱穿过的定位孔,该定位孔的内壁上设有供所述螺旋形导向条活动的螺旋形导向槽,所述挤压盘的底部端面以定位孔为中心周向间隔设有四根挤压条,各挤压条均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相邻挤压条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各挤压条的两侧边缘均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锤形块;所述内桶体的内壁以定位柱为中心轴线等距间隔设有若干个与各挤压条相适配且贯穿桶本体底部的出胶口,各出胶口靠近定位柱的一侧内壁向远离出胶口的方向倾斜设置形成有供挤压条滑动的缓冲壁。优选为:各挤压条均朝向挤压盘的边缘弯曲设置。优选为:所述内桶体的底部内壁以及挤压盘的底部端面均设为向外弯曲且两者相互适配的曲面。优选为:各挤压条的厚度自靠近定位孔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厚。优选为:所述挤压条的厚度自挤压盘的旋转方向逐渐变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桶体内部可通过进胶口向内桶体内部加热适量的胶体,并且通过输入管向加热腔室内加入需要对内桶体进行加热的介质(例如:油),从而实现对内桶体内部的胶体达到加热的目的,在加热完毕后,可通过内桶体内部设置的挤压组件对内桶体内部的胶体进行挤压,并在挤压时将内桶体内部的胶体通过桶本体底部设置的出胶口排出内桶体外,而挤压组件的作用可提高胶体排出内桶体的速率,从而提高排胶的速率;更详细的说:由于定位柱的外壁设有螺旋形导向条而挤压盘上设置的定位孔的内壁处设有与螺旋形导向条活动的螺旋形导向槽,故当挤压盘在定位柱上轴向转动时(或者是在定位柱上轴向移动时),可以使得挤压盘在进行轴向移动(或者是轴向转动),从而对内桶体内部的胶体进行挤压,并且将内桶体内部的胶体挤出桶本体外,以此来提高桶本体的排胶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其一)、在挤压盘底部设置挤压条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对内桶体内部胶体的挤压,进而提高排胶效率;(其二)、各挤压条上设置的锤形块可进一步提高挤压条与胶体的接触面积,在挤压盘旋转时,不仅可提高对胶体的挤压效果,还可保证挤压盘的正常旋转,进而进一步提高内桶体的排胶效率;(其三)、出胶口靠近定位柱的一侧内壁倾斜设为缓冲壁的目的是:一、可提高内桶体的排胶效率,二、在挤压条接近出胶口处时,可通过缓冲壁的导向进入出胶口内,从而在提高排胶效率的同时提高排胶的效果;(其四)、挤压条均朝向挤压盘的边缘弯曲设置,该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挤压条与胶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内桶体的排胶效率;(其五)、挤压盘的底部以及内桶体的底部内壁均设为向外弯曲的曲面的目的:可进一步提高挤压盘与胶体的接触面积以及内桶体底部内壁对胶体的导向作用,从而提高内桶体的排胶效率,同时,还可提高挤压盘的旋转效率,从而间接提高对内桶体的排胶效率;(其六)、而挤压条的厚度双向变化(该变化具体描述为:挤压条的厚度自靠近定位孔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厚以及挤压条的厚度自挤压盘的旋转方向逐渐变厚),该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挤压条与内桶体内部胶体的接触面积,并且在挤压盘旋转时,可减少挤压盘底部受到的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挤压盘的旋转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对内桶体内部胶体的挤出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煮胶桶,包括由内桶体10和外桶体11构成的桶本体1,所述内桶体10和外桶体11之间形成有加热腔室12,所述外桶体11上设有与所述加热腔室12连通的输入管110和输出管111,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与所述内桶体10顶部边缘连通的进胶口100、固定连接于内桶体10底部中心处且向顶部延伸的定位柱2、设于该定位柱2外壁的螺旋形导向条20以及与该定位柱2轴向转动连接的挤压组件3;所述挤压组件3包括挤压盘30,该挤压盘30的中心处设有供所述定位柱2穿过的定位孔31,该定位孔31的内壁上设有供所述螺旋形导向条20活动的螺旋形导向槽310,所述挤压盘30的底部端面以定位孔31为中心周向间隔设有四根挤压条32,各挤压条32均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相邻挤压条32之间形成的夹角B为90°,各挤压条32的两侧边缘均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锤形块321;所述内桶体10的内壁以定位柱2为中心轴线等距间隔设有若干个与各挤压条32相适配且贯穿桶本体1底部的出胶口101,各出胶口101靠近定位柱2的一侧内壁向远离出胶口101的方向倾斜设置形成有供挤压条32滑动的缓冲壁1010。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各挤压条32均朝向挤压盘30的边缘弯曲设置。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桶体10的底部内壁以及挤压盘30的底部端面均设为向外弯曲且两者相互适配的曲面。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各挤压条32的厚度自靠近定位孔31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厚。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条32的厚度自挤压盘30的旋转方向逐渐变厚。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汇总,所述出胶口101处可以设有阀门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桶体内部可通过进胶口向内桶体内部加热适量的胶体,并且通过输入管向加热腔室内加入需要对内桶体进行加热的介质(例如:油),从而实现对内桶体内部的胶体达到加热的目的,在加热完毕后,可通过内桶体内部设置的挤压组件对内桶体内部的胶体进行挤压,并在挤压时将内桶体内部的胶体通过桶本体底部设置的出胶口排出内桶体外,而挤压组件的作用可提高胶体排出内桶体的速率,从而提高排胶的速率;更详细的说:由于定位柱的外壁设有螺旋形导向条而挤压盘上设置的定位孔的内壁处设有与螺旋形导向条活动的螺旋形导向槽,故当挤压盘在定位柱上轴向转动时(或者是在定位柱上轴向移动时),可以使得挤压盘在进行轴向移动(或者是轴向转动),从而对内桶体内部的胶体进行挤压,并且将内桶体内部的胶体挤出桶本体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煮胶桶,包括由内桶体和外桶体构成的桶本体,所述内桶体和外桶体之间形成有加热腔室,所述外桶体上设有与所述加热腔室连通的输入管和输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内桶体顶部边缘连通的进胶口、固定连接于内桶体底部中心处且向顶部延伸的定位柱、设于该定位柱外壁的螺旋形导向条以及与该定位柱轴向转动连接的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盘,该挤压盘的中心处设有供所述定位柱穿过的定位孔,该定位孔的内壁上设有供所述螺旋形导向条活动的螺旋形导向槽,所述挤压盘的底部端面以定位孔为中心周向间隔设有四根挤压条,各挤压条均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相邻挤压条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各挤压条的两侧边缘均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锤形块;所述内桶体的内壁以定位柱为中心轴线等距间隔设有若干个与各挤压条相适配且贯穿桶本体底部的出胶口,各出胶口靠近定位柱的一侧内壁向远离出胶口的方向倾斜设置形成有供挤压条滑动的缓冲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煮胶桶,包括由内桶体和外桶体构成的桶本体,所述内桶体和外桶体之间形成有加热腔室,所述外桶体上设有与所述加热腔室连通的输入管和输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内桶体顶部边缘连通的进胶口、固定连接于内桶体底部中心处且向顶部延伸的定位柱、设于该定位柱外壁的螺旋形导向条以及与该定位柱轴向转动连接的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盘,该挤压盘的中心处设有供所述定位柱穿过的定位孔,该定位孔的内壁上设有供所述螺旋形导向条活动的螺旋形导向槽,所述挤压盘的底部端面以定位孔为中心周向间隔设有四根挤压条,各挤压条均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相邻挤压条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各挤压条的两侧边缘均设有截面为“三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勇陈欢欢徐卫城施德新童含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龙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